打破垄断,400亿芯片龙头,订单爆了!

2025年04月08日19:32:09 科学 1859

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目前,半导体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核心命题,而半导体设备作为半导体产业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为712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有望大幅攀升到1820亿美元,前景广阔。

打破垄断,400亿芯片龙头,订单爆了! - 天天要闻

那么,从半导体设备的光明前景来看,国内哪些领域有望迎来新机遇?

晶圆制造设备中,薄膜沉积设备、刻蚀设备、光刻设备的占比均在20%左右,是价值量最大的三个部分。

其中,薄膜沉积设备所沉积的薄膜是芯片结构内的功能材料层,在芯片制造过程中需求量巨大,且直接影响芯片的性能。

打破垄断,400亿芯片龙头,订单爆了! - 天天要闻

在此背景下,拓荆科技作为我国薄膜沉积设备龙头,正凭借核心技术突破与平台化布局,成为国产替代的关键力量。

技术突围,打破国际垄断

拓荆科技的崛起,始于一场对技术垄断的逆袭。在薄膜沉积设备领域,公司凭借多年研发积累,不仅实现了PECVD设备的全系列介质薄膜覆盖,更在ALD、SACVD(次常压化学气相沉积)等领域多点开花。

截至目前,公司的设备已适配28/14nm逻辑芯片、19/17nm DRAM等晶圆制造产线,客户涵盖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江存储等头部晶圆厂,护城河优势显著。

而这些成就的背后,是公司对研发的持续投入!

2020年到2023年,拓荆科技的研发费用从1.23亿元大幅增长到5.76亿元,涨幅近360%。更何况,这期间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始终维持在20%以上,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也正是这种“压强式”投入,让公司打破了国际垄断,在全球薄膜沉积设备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打破垄断,400亿芯片龙头,订单爆了! - 天天要闻

高研发投入带来的技术壁垒和行业地位,也直接反映在毛利率上。

早在2020年,拓荆科技的毛利率仅为34.06%,随着竞争优势的显现,到2023年公司的毛利率已增长至51.01%,超越了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半导体设备龙头。

打破垄断,400亿芯片龙头,订单爆了! - 天天要闻

不过,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下滑至43.59%,主要原因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前期客户验证成本较高,导致毛利率阶段承压,后续随着新品放量,有望得到修复。

订单驱动下的增长密码

公司技术突破的成果,在其财务数据中得到了直观体现。2020年到2024年(未经审计),公司营收从4.36亿元上升到41.03亿元,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从-0.11亿元大增至6.88亿元,表现稳健。

打破垄断,400亿芯片龙头,订单爆了! - 天天要闻

然而,业绩快报显示,2024年公司的营收同比大增51.7%,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净利润却只同比微增了3.91%,远低于营收增速。

那,公司的利润增速为何不敌营收呢?难道是出现了经营问题?

其实不然。对这种高研发投入的科技企业而言,比起追求净利润,公司可能更倾向于技术创新和业务扩张,因此赚到的钱大多都砸在了研发上。

因此,面对此类企业,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存货”和“订单”。

先来看,存货。

截至2024年上半年,拓荆科技的存货高达64.55亿,较去年同期大增近40%。而在存货的构成当中,贡献最大的则是发出商品。

什么是发出商品呢?通俗来说,就是公司已将产品发给客户,只是还未验收,一旦客户完成验收,便可以确认对应收益。

打破垄断,400亿芯片龙头,订单爆了! - 天天要闻

从上图看来,2024年上半年,拓荆科技的发出商品金额为31.62亿元,约占存货总额的一半。也就是说,公司当下的存货像一张蓄势待发的底牌,预示着未来业绩的释放。

再来看,在手订单。

据公司年报披露,2022年末,公司在手订单为46.02亿,到2023年末大幅增加至64.23亿元(不含Demo订单)。

尽管公司2024年未公开具体的订单数,但在公告中表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签销售订单及出货金额均同比大幅增加,在手订单充足。

打破垄断,400亿芯片龙头,订单爆了! - 天天要闻

不仅如此,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和先进产品陆续推出,公司设备出货量大幅增加。

光是2024年上半年,就已经出货超过了430个反应腔,预计2024年全年出货超过1000个反应腔,将创历史新高。

打破垄断,400亿芯片龙头,订单爆了! - 天天要闻

因此,我们从全年出货量和新签订单的强劲增长来推测,拓荆科技2024年的在手订单储备也很充足,公司中长期业绩的稳定性较高。

从单点突破到平台化布局

拓荆科技的野心不止于单一设备,而是积极布局混合键合设备,开启第二增长曲线,以此形成“沉积+键合”的双轮驱动战略,构建半导体制造关键环节的完整解决方案。

这种平台化扩张的背后,是公司对行业趋势的前瞻洞察。随着摩尔定律逼近物理极限,3D堆叠、Chiplet等技术已成为破局关键,而拓荆科技在薄膜沉积与键合设备的协同创新,正契合这一变革方向。

公司的晶圆对晶圆键合产品(Dione 300)是国内首台应用于量产的混合键合设备,不仅性能和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还顺利通过了客户验证,实现产业化应用。

打破垄断,400亿芯片龙头,订单爆了! - 天天要闻

2023年,公司混合键合设备实现收入6430万元,占总营收比重为2.38%,毛利率高达50.84%。因此,凭借着较强的先发优势,拓荆科技有望率先享受到行业红利,实现第二增长曲线的放量。

结语

拓荆科技的发展之路,是我国半导体设备企业崛起的缩影。

在技术优势、订单驱动及增长曲线的三重推力下,公司有望乘胜追击,在国产替代的道路上加速前进,实现业绩持续向好。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百度公布动物语言转换专利 可实现动物与人类沟通 - 天天要闻

百度公布动物语言转换专利 可实现动物与人类沟通

站长之家(ChinaZ.com) 5月6日 消息:近日,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其申请的“动物语言转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正式公布。该专利聚焦于跨物种沟通技术,融合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等前沿技术,旨在实现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深度情感交流。据专利文件披露,这一技术...
如果人工智能反叛人类,我们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 天天要闻

如果人工智能反叛人类,我们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对于人工智能会不会反叛人类,科学界争论了很久,在近些年慢慢达成了共识,答案是:会!因为任何具有绝对智商优势的意识体,都不会接受智商远低于自己的物种的统治。在我们相关的立法和技术完善前,应该放缓对人工智能的开发。因为人工智能有可能最后不受人类
《人民日报》点赞!东大2名学子上榜! - 天天要闻

《人民日报》点赞!东大2名学子上榜!

5月4日《人民日报》刊登2024年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单东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2022级本科生田昱锟、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段升顺光荣入选一起来看看他们的事迹吧!
国际上首次,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试验在白天成功实施 - 天天要闻

国际上首次,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试验在白天成功实施

5月6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又称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获悉,4月29日,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中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4月27日白天...
中国攻克光刻机光源,技术有别于阿斯麦 - 天天要闻

中国攻克光刻机光源,技术有别于阿斯麦

“中国突破了自主生产先进芯片的障碍!”,最近,《南华早报》发布的一篇报道,公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在西方拼命“卡脖子”的光刻机领域,取得了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 据悉,中国科学院上海光....
走在开放前沿,它们靠什么成为全球资源“强磁场”? - 天天要闻

走在开放前沿,它们靠什么成为全球资源“强磁场”?

每经编辑:杨欢图片来源:成都东部新区供图从地面到天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机场正悄然改写城市命运。全球化加速推进,越来越多城市加码入局枢纽机场竞争,期待在加速联通世界中重塑经济地理与城市竞争力。一个普遍共识是,更高效便利的航空运输会成为带动贸易发展、人才流动、资源共享的全新动力源,进而创造面向未来发展的...
联想“稀土外壳”争议:美国能否靠回收提炼打破中国稀土封锁? - 天天要闻

联想“稀土外壳”争议:美国能否靠回收提炼打破中国稀土封锁?

背景:稀土出口管制下的“变相出口”疑云近期,联想推出的“稀土镁合金”笔记本电脑外壳引发舆论争议。据网友爆料,其外壳中使用的钇元素属于中国严格管控的7类中重稀土之一。尽管中国已对稀土出口实施限制,但联想通过将稀土加工成合金材料并嵌入笔记本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