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像是卫星,绕着各自的太阳旋转 | 书评·乱花迷眼

2025年07月01日17:30:22 科学 4953

《在家》是德国当代作家尤迪特·海尔曼的一部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在人至中年之后,离开了丈夫和女儿,来到沿海的乡下,帮助哥哥打理那里的一间酒吧。她认识了新的朋友,开始了新的生活,但是近三十年前的一段记忆却不断缠绕着她。

那个时候,她就跟女儿安、哥哥的女朋友尼克一样年轻,在一个中等城市的卷烟厂,心不在焉地工作着。在住处附近的加油站商店里,她遇到了一名魔术师。魔术师邀请她加入自己的魔术表演,登上豪华邮轮,开启一场奔赴新加坡的旅程。

可事实是,她没有去新加坡,而是去了另外一个地方,她遇见了后来的丈夫奥蒂斯,结了婚,有了女儿安。

我们就像是卫星,绕着各自的太阳旋转 | 书评·乱花迷眼 - 天天要闻

近三十年后,她常常想,如果当时去了新加坡会怎么样,而至于到底为什么没有去新加坡,她似乎也有些记不清了。对当时那个年轻的她来说,想去新加坡,是因为那趟旅程有吸引力,还是因为她更想以此为借口辞掉那份无聊的工作?

小说中没有答案,但是读者心里有。无数人会像小说主人公一样,在人生失意、孤独的时刻,下意识美化那条没有走过的路,以为自己错过了一番好风景。而实际上,人生没有那么多“如果”,没走过的路也不一定就是好路,那只是一种无法名状的遗憾。

“我说,如果我去了新加坡那就不会遇到你了。我没有去,所以我才会遇见你。如果我们没有遇到对方,就不会有安了。”奥蒂斯说,对的,是这样。他的语气中带着迟疑。他说,“但这不是你不去新加坡的理由。当时你还不认识我,更不知道会有安。”

安就跟年轻时的母亲一样,也陷入了要去哪里过怎样人生的迷茫中,但跟母亲不一样的是,她真的踏上了一场海上旅行,一路向北,在越来越远的坐标里寻找人生落脚点。

小说里的另一个年轻人是尼克,她的原生家庭很糟糕,也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她的人生似乎也没有目的地,随遇而安,像是野生般的存在。小说中写了一个她吃薯片的细节,很生猛,很孩子气,“她把薯片拉到自己面前,一拳捣上去,袋子‘啪’一声爆了,她握紧拳头继续捣,直到里面的薯片被砸得稀碎,接着她把碎渣倒出来,用另一只手捧着送进嘴里。”

尼克是一个没有根的人,但她似乎也没有那么在意要在哪里扎根生长。她遇到可以一起生活的人就一起生活,不喜欢了就径直离开。她不觉得能来到世间生活是多么隆重的一件事,而自己此时此刻的生命体验远胜于一切。

“扎根”应该也是小说的主题之一。“我”和哥哥萨沙、咪咪和弟弟阿利尔德是一组鲜明的对照。“我”和哥哥萨沙似乎只是这里的暂居者或者过路者,阿利尔德则在这里继承了父母的养猪场,并且扩大了规模,他从来不会想去新加坡,他就待在从出生起就开始生活的地方,即使亲人都陆续离开了,他也要留在那里。咪咪是一名雕塑家和画家,她在离婚后回到故里,在家乡她重新找到了满意的生活。

小说即将结束的时候,“我”终于理解了自己的那些寻找和遗憾是什么,终于理解为什么没有根,“我一直在随波逐流,或许安也是。”

随波逐流是因为失去了目标,犹如卫星失去了太阳,找不到自己的轨道。小说里,“我”一度把女儿和丈夫当作自己的太阳,“我们需要什么,又能放弃什么。我忽然想到,我们就像是卫星绕着各自的太阳旋转,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太阳。我的太阳是安。奥蒂斯和安。”

可是,这都是外在的关系,女儿终将要远行,丈夫也会有不能同频的时刻。真正永恒的太阳是自己的内心,而内心才是通往人生目标的过程中最准确的指南针。

记者:江丹 剪辑:江丹 编辑:徐征 校对:高新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获悉,中国人民大学与西湖大学携手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并面向全球发布“未来人类十大议题”,聚焦人类文明演进的重大挑战与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 天天要闻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6月30日,华熙生物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章《推动行业进入以检测结果为宣传依据的时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张免受科学检验的必定属于伪科学。文章直指,在重组胶原蛋白的测量问题中,声称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就无法准确测量,就是一种典型的“免受检验策略”,试图让自己的主张免受科学检验和公共监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 天天要闻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2型糖尿病是我国主要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肝糖输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鉴定与糖代谢稳态调节密切相关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建立疾病预警体系和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周健团队、代...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6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等主办的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上,围绕AI时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脑机接口与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认为脑机接口将引领医疗新变革,是解决未来重大医疗需求的关键路径,脑机接口的突破性进展将出现在医疗康复领域。郑海荣以科幻电影《阿凡达》中通过意...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 天天要闻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如今,无人机的身影随处可见,不管是用于拍摄壮丽风景,还是助力农业喷洒农药,它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可谁能想到,这小小的无人机,一旦不受控制地乱飞,就会成为机场安全的巨大威胁。 ....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 天天要闻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职引未来】 当前,不少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到这些地方就业,青年学子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又将收获怎样的人生体验?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新颖在接受光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奋斗,青年学子收获的不仅是...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 天天要闻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我叫于野,今年24岁,陕西宝鸡人。 父母望子成龙,希望我考上大学,可我却贪玩无心读书,16岁就下工地干起了塔吊司机,如今已是一个8年塔吊经验的老司机了。 开塔吊被称为高危中的高危....
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理想充电桩突破15000根 - 天天要闻

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理想充电桩突破15000根

【太平洋汽车 行业频道】近日,理想汽车宣布,截止至2025年6月30日,理想超充桩数量突破15000根,且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在此前,李想本人也曾发社交媒体表示,之所以近两年加速建设充电站,主要是先为理想的纯电用户们持续打造没有里程焦虑的用车环境。未来,理想还将持续在高速和城市中建设更多更好的理想超充站。 值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