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为国改名!千万网友“在线”缅怀黄旭华院士

2025年02月09日15:43:05 科学 1627

“全网起立,敬礼!”“泪奔,深深致敬!”“为国铸剑数十载,黄老千古”……连日来,无数网友通过线上“吊唁厅”或社交平台等留言、献花,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表达哀思、致敬英雄。

网友自发悼念,引发集体追思

黄旭华院士逝世的消息一经发布,便迅速登上不少社交平台热搜榜。#送别黄旭华院士#、#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逝世#等话题阅读量持续攀升,网友们纷纷转发相关报道、发表悼念文章,表达对黄老的哀思。

他甚至为国改名!千万网友“在线”缅怀黄旭华院士 - 天天要闻

在一条题为《黄旭华夫人泪别黄老》的视频下方,一位网友留言:“全网起立,敬礼!”收到网友1000多个点赞。

还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黄老生前的感人故事,讲述他隐姓埋名三十年、潜心研究核潜艇的感人事迹,致敬他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黄老“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奉献精神,深深感染着每一位网友。

他甚至为国改名!千万网友“在线”缅怀黄旭华院士 - 天天要闻

跨越时空界限,传递精神力量。各地网友纷纷参与到这场特殊的告别仪式中。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青春洋溢的少年,都通过网络表达着对黄老的敬意,传承着黄老的精神力量。

线上“吊唁厅”,跨越时空致敬

“卅载呕心研潜艇,深海蛟龙惊世界;一生矢志卫海疆,大国重器铸功勋”是黄老一生的写照。为缅怀这位为国家奉献一生的功勋科学家,长江新闻客户端特设线上“吊唁厅”,便于网友们在线上进行祭奠,表达对黄老深深的怀念和至高的敬意

他甚至为国改名!千万网友“在线”缅怀黄旭华院士 - 天天要闻

打开长江云新闻APP,进入“吊唁厅丨深切缅怀黄旭华”页面,点击“献花致祭”,音乐随之响起,电子蜡烛开始燃烧,一束白菊呈现在黄老的照片下方……

截至2月9日14点,已有12500多名网友通过该平台线上献花致祭。

“深潜人生、深藏功名、深受感动、深鞠一躬!黄老,一路走好!”在长江云新闻APP开设的留言致敬专区,也被网友的深情告白刷屏。“国之脊梁,民族骄傲,黄老精神永存!”“您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向您致敬!”……一句句真挚的话语,饱含着对黄老的无限敬仰和深切缅怀。

他甚至为国改名!千万网友“在线”缅怀黄旭华院士 - 天天要闻

一句句真挚的话语、一束束洁白的菊花、一根根点燃的白烛,承载着网友们对黄旭华院士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黄院士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长江云新闻记者 王雨湄 )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 天天要闻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2型糖尿病是我国主要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肝糖输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鉴定与糖代谢稳态调节密切相关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建立疾病预警体系和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周健团队、代...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6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等主办的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上,围绕AI时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脑机接口与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认为脑机接口将引领医疗新变革,是解决未来重大医疗需求的关键路径,脑机接口的突破性进展将出现在医疗康复领域。郑海荣以科幻电影《阿凡达》中通过意...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 天天要闻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如今,无人机的身影随处可见,不管是用于拍摄壮丽风景,还是助力农业喷洒农药,它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可谁能想到,这小小的无人机,一旦不受控制地乱飞,就会成为机场安全的巨大威胁。 ....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 天天要闻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职引未来】 当前,不少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到这些地方就业,青年学子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又将收获怎样的人生体验?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新颖在接受光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奋斗,青年学子收获的不仅是...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 天天要闻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我叫于野,今年24岁,陕西宝鸡人。 父母望子成龙,希望我考上大学,可我却贪玩无心读书,16岁就下工地干起了塔吊司机,如今已是一个8年塔吊经验的老司机了。 开塔吊被称为高危中的高危....
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理想充电桩突破15000根 - 天天要闻

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理想充电桩突破15000根

【太平洋汽车 行业频道】近日,理想汽车宣布,截止至2025年6月30日,理想超充桩数量突破15000根,且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在此前,李想本人也曾发社交媒体表示,之所以近两年加速建设充电站,主要是先为理想的纯电用户们持续打造没有里程焦虑的用车环境。未来,理想还将持续在高速和城市中建设更多更好的理想超充站。 值得一...
小河边常见 野草图鉴 - 天天要闻

小河边常见 野草图鉴

“从前在我家的门前有一条小河,小河里面住着几只我从小养的鹅”大家听过这首歌吗[呲牙]我家门前真的有条景观河,不仅有景区养的小鸭小鹅,河边还有很多常见的植物!你们还记得那些常见的植物吗?芦苇芦苇应该是河边最常见的标志性植物吧。
山榄科胶木属基因组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创新 - 天天要闻

山榄科胶木属基因组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创新

文章信息摘要:胶木属(Palaquium)目前是山榄科(Sapotaceae)中最大的属。先前关于胶木属及其所在的异胶木族(Isonandreae)内部类群关系的研究,基于有限的样本和基因座开展,未能明确界定分类边界,进而阻碍了对这一以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