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终究会走向死亡,但死亡并非结束而是新生的开始!

2023年07月16日10:01:06 科学 1420

在研究不同恒星的演化方向的过程中,天文学家们发现像我们太阳这样大小的恒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都会膨胀为红巨星,最终留下致密的内核,演化为白矮星

太阳终究会走向死亡,但死亡并非结束而是新生的开始! - 天天要闻

拿我们的太阳举例子。太阳的寿命大约为100亿岁,而目前太阳年龄大约为46亿岁,正值中壮年,也是一生中最美好最稳定的时间。随着太阳持续燃烧,氢燃料会逐渐减少,在这个过程中太阳会逐渐膨胀,成为红巨星。

红巨星体积十分庞大,会一直膨胀到水星金星轨道,意味着水星和金星会被吞噬。那时的红巨星会比如今的太阳大上千倍,亮度极高,即使我们的地球没有被吞噬,在极高亮度的照射下,也会成为一颗死寂星球,海水全部蒸发,生命也不可能存在。

太阳终究会走向死亡,但死亡并非结束而是新生的开始! - 天天要闻

而随着太阳体积膨胀和亮度增加,太阳系宜居带也会随之外移,从如今的地球火星附近,外移到木星土星附近,或许木星土星的众多卫星家族会成为宜居星球。不过那只会发生在极其遥远的未来。

晚年的太阳是极为狂暴的,对“自己的孩子”,也就是八大行星,也会丝毫不留情面。晚年的太阳,不但意味着地球的末日,甚至也是太阳系的末日。狂暴的太阳会摧毁一切生命,同时太阳系的结构分布也会发生重大变化。

太阳终究会走向死亡,但死亡并非结束而是新生的开始! - 天天要闻

在大约50亿年之后,太阳将会走完自己的一生,用悲壮的死亡宣告一切的终结。但或许我们用不着那么悲观,因为太阳的死亡并非结束,反而是另一种新生的开始。

在氢燃料耗尽之后,会上演新一轮聚变,氢聚变成的氦元素会继续聚变下去,形成更重的元素碳,然后是氖,氧元素等。由于我们的太阳质量相对较小,聚变到氧元素之后就不会继续聚变下去了。

太阳终究会走向死亡,但死亡并非结束而是新生的开始! - 天天要闻

太阳膨胀为红巨星之后,会逐渐剥离庞大的外层物质,最终只留下致密的内核,也就是白矮星。白矮星体积只有地球大小,但密度非常高,每立方米可达1000万吨。

白矮星的外层物质会被抛洒到浩瀚星际空间,主要是有一些较轻的元素自称,比如说氢,氦,碳等元素。如今我们生活中见到的碳元素,包括你我身体内的碳基本都来自于红巨星膨胀过程中废弃的外层物质。

太阳终究会走向死亡,但死亡并非结束而是新生的开始! - 天天要闻

核聚变与引力两种力量较量过程中,最终引力会战胜核聚变的力量,结果就是恒星的外层物质会与致密的内核分离,大部分轻元素会被抛洒到浩瀚星际空间,只留下致密的残骸,白矮星。

太阳终究会走向死亡,但死亡并非结束而是新生的开始! - 天天要闻

这就是我们太阳最终的宿命。

白矮星仍旧会发出微弱的光芒,但根本不足以照亮太阳系。其实白矮星也并非太阳的终极宿命,在极其漫长的时间之后,白矮星的光芒也会彻底暗淡下来,演化为黑矮星。如今宇宙中没有一颗黑矮星,因为宇宙历史只有138亿年,还不足以演化出黑矮星。

太阳终究会走向死亡,但死亡并非结束而是新生的开始! - 天天要闻

恒星的死亡是非常悲壮的,但恒星的死亡并非一切的结束,而是新生的开始。原有的故事结束了,但新的故事还会继续。

恒星死亡之后会留下致密的星际“墓碑”,比如说太阳质量大小的恒星死亡之后会演化为白矮星,而质量更大的恒星会演化为中子星甚至黑洞,这些奇异天体成为科学家们了解宇宙形成演化的关键。

太阳终究会走向死亡,但死亡并非结束而是新生的开始! - 天天要闻

同时,恒星在死亡过程中通常都会发生猛烈的爆发,爆发的能量如此强大,把各种物质抛洒到星际空间,这些物质会成为下一代恒星和行星的原材料。

宇宙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在一代又一代的生命历程中,上演着各种奇迹,直到今天,形成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

太阳终究会走向死亡,但死亡并非结束而是新生的开始! - 天天要闻

所以,我们不必为太阳的死亡而扼腕叹息,因为没有死亡也就不会有新生,看似无情的死亡,其实也是新生的开始!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 天天要闻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今年第 4 号台风 “丹娜丝”备受关注。最新消息显示,截至 7 月 7 日 17时,“丹娜丝” 为热带风暴级,台风中心位于距离浙江省温岭市偏南方向约 190公里的东海西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 9 级(23 米 / 秒,约 83 公里 / 小时)。“丹娜丝”将先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8日早晨起逐渐转向偏西方向...
相比AI,我们更期待人类的回复;生活方式工业化与炎症性衰老相关?埃及祖先的新线索 | 一周论文新鲜读 - 天天要闻

相比AI,我们更期待人类的回复;生活方式工业化与炎症性衰老相关?埃及祖先的新线索 | 一周论文新鲜读

关注+星标,好搭档不错过7.7本周值得读来自《自然》旗下期刊的新近发表,我们为您精选呈现。1. 将AI回复标记为人类回复能增强同理心2. 并非所有人群的衰老都与慢性炎症相关3. 古DNA揭示埃及祖先4. 拟态是否成功取决于观察者的视角心理学 | 将AI回复标记为人类回复能增强同理心Comparing the value of perceived human
全新影响因子!科研人必备《期刊手册》 - 天天要闻

全新影响因子!科研人必备《期刊手册》

开放科学(Open Science)是透明、值得信赖、且可供所有人使用、重复使用并借鉴的科学,它能带来更快、更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以及更为广泛的益处,而开放获取(Open Access)是这一切的基础。以OA形式发表研究,也能为研究人员和作者带来影响力和可见度等诸多益处: 金色OA具有更大程度的引用优势,更多的使用量和更广的影响范...
深度科普:光飞行一光年需要一年吗?光:我只需要一瞬间! - 天天要闻

深度科普:光飞行一光年需要一年吗?光:我只需要一瞬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速度的理解往往基于牛顿力学体系下的相对速度概念。比如,当我们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上,观察到车外的物体在以一定的速度向后移动,这个速度是相对于汽车这个参考系而言的。然而,光的速度却截然不同,无论在何种参考系中测量,光在真空中
超导量子计算机关键核心设备之一:本源量子批量出口稀释制冷机 - 天天要闻

超导量子计算机关键核心设备之一:本源量子批量出口稀释制冷机

IT之家 7 月 7 日消息,本源量子今日宣布自主稀释制冷机获国际订单,将批量出口“一带一路”国家,标志着我国自主量子计算核心装备在国际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本源 SL400 稀释制冷机稀释制冷机是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关键核心设备之一,能够为量子计算机提供接近绝对零度(IT之家注:-273.15℃)的极低温运行环境,除量子...
自然之美:布氏苇莺 - 天天要闻

自然之美:布氏苇莺

布氏苇莺:雀形目、莺科、苇莺属鸟类,属小型鸟类。体长12-15厘米,体重10-12克。其中国内主要分布于新疆以及香港,主要栖息于湖泊、河流、水库、水塘、溪流、沼泽等不同水域附近的灌木丛、芦苇丛以及草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