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怪潭深不见底,百斤水牛掉入离奇消失,专家二次潜水给出真相

2022年11月02日17:33:21 科学 1459

广西怪潭深不见底,百斤水牛掉入离奇消失,专家二次潜水给出真相 - 天天要闻

编辑|梦想冷历史

文|梦想冷历史


广西山村惊现神秘水潭,谭中深不见底,几百斤水牛掉入水潭后瞬间消失,一时间让人们人心惶惶!不少当地人都称水潭中有着从未见过的水怪,潜水团队得知消息后更是两次潜入水探寻秘密,那么这个水潭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呢?点个关注,让小编带大家一探究竟!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在我们广阔的国土内有着数不尽的神奇景色以及地点,而我们今天所介绍的这处神奇水潭就是位于广西的巴丁潭,虽然这片水潭历史悠久,但当地的老百姓一直以来都不敢靠近它,因为在这片水潭中发生了许多怪异的事!

比如:曾有一头几百斤重的水牛不慎掉入水中,一瞬间就直接被水潭给吞没,当主人前来寻找水牛时更是被吓得惊慌失措!在这消息被传开之后,很多人都认定水里一定存在不为人知的怪物,慢慢地,当地老百姓都不敢再靠近这片水潭了。

广西怪潭深不见底,百斤水牛掉入离奇消失,专家二次潜水给出真相 - 天天要闻

时间来到了2011年,专家小组在得知巴丁潭的奇异事件后,就立即坐着车来到了现场,当他们看到巴丁潭附近的景色,发现其实这个潭的整体面积并不大,看起来根本没有想象的恐怖!那为什么这么一个小潭会有着如此多稀奇古怪的传闻呢?专家们纷纷觉得这里非常有必要探索一发,为了搞清楚巴丁潭的水深,他们还特地做了一个实验!

专家们用一条长100米的绳子,一端绑着大石头,慢慢地将这根绳子放入水底!就在此时,让人惊奇的一幕发生了,只见这根绳子不断地往下降,可直到降到末端,依旧没有沉底的迹象,这就意味着巴丁潭的深度超过了100米!这可把专家们给吓到了,因为谁能想到一个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小潭,内部竟然会有这么深。

看样子想要弄清楚里面究竟是个什么样,只能通过潜水员亲自潜水进去看看才行!虽然专家小组已经决定用潜水的方式调查,但他们并没有立即行动,而是先对巴丁潭周围的地貌进行勘察!最终他们决定选择一个地势相对平坦的地方下水,由于水深测量已经超过了100米,所以潜水员们已经事先预备好了深潜的装备,但即便如此,危险依旧存在!

广西怪潭深不见底,百斤水牛掉入离奇消失,专家二次潜水给出真相 - 天天要闻

在这几名潜水员下水后,首先映入他们眼帘的就是神秘且壮观的水下世界,在刚开始下潜时,他们只能看到水中一些水草,并没有发现任何生物,而且水下的岩石非常尖锐,稍不留神就有可能会把身体划破,因此潜水员只能以缓慢的速度,小心翼翼地往下潜!等他们下潜到20多米时,就发现水中的泥沙一下子就变多了,如此一来,潜水员们的能见度也变得很低!

为了能够看清楚周围的一切,潜水员就赶紧拿出手电筒进行照明,最后发现,这巴丁潭水深20米处竟然全都是岩石,而且这些岩石基本都是黄色的,虽然看上去有点奇特,但这并不是潜水员研究的重点,为了继续弄清楚水谭的秘密,潜水员选择继续往下潜!

当他们来到水下40米处,能见度就变得更低了,而就在此时他们所用的呼吸机还发生了意外,一不小心陷入了淤泥!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潜水员们只能无奈地原路返回。这一次虽然没能潜入到水底,但还是通过潜水,摸清了巴丁潭其实是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而之所以会深不见底,其实是因为潭水下面有一条地下暗河

广西怪潭深不见底,百斤水牛掉入离奇消失,专家二次潜水给出真相 - 天天要闻

等到潜水员们上岸后,心里还是有点不甘心,毕竟水潭的真相还未找到!而为了找到这条地下暗河,潜水员们不顾危险准备进行第二次潜水!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这一次他们就没有这么困难了!

仅仅用了不到半个小时,他们就潜到了水下的80米,正当他们要往100米处潜水时,这时突然看到一条长度达到了一米多的大鲶鱼,这条鱼的鳞片还是金黄色的,而且鱼鳃也比一般的鲶鱼要大得多,这不得不让潜水员们开始联想,如果继续往下潜,是不是能够发现更多奇形怪状的水下生物呢?

很快,潜水员们就来到了水下100米左右的地方,在这里,他们看到底部还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洞口,这些洞口很有可能就是地下暗河与水潭的连接处,潜水员们越潜越好奇,非得要下去一探究竟!但此时意外却发生了,他们背上的氧气罐已经所剩无几,无奈之下也只能够带着遗憾返回水面。

虽然二次潜水没有到达真正的潭底,但是潜水员们所收集的数据已经足够让专家分析出巴丁潭的内部情况了!通过这些数据,专家发现潭水的深浅变化和地下暗河的流动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并且断定周围肯定还有类似这种巴丁潭的地形,于是专家就派出人员,在方圆几十公里内搜寻水潭的数据,最后他们果然发现有几十个类似于巴丁潭的深坑水潭。

广西怪潭深不见底,百斤水牛掉入离奇消失,专家二次潜水给出真相 - 天天要闻

而这些水潭之所以会存在,其实是离不开大自然的巧夺天工,由于这里是喀斯特地貌,在常年雨水不断冲刷之下,有一些比较薄的岩石就会被雨水穿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种深坑,再加上这里有一条奔流不息的地下暗河,当它们与这些深坑连接后,地下暗河的水位就会变得越来越高,也就变成如今的深不见底了,这也就是巴丁潭所形成的原因!

当地的居民听完专家的分析后都觉得非常有道理,从那以后也再也没有人相信巴丁潭可怕的传闻了。虽然潭中的秘密已经被揭开,但是那头无辜丧命的水牛的确让人感到惋惜,如果它的主人能够稍微细心一点,不把这头牛带到水潭附近喝水的话,说不定这条无辜的生命根本就不会坠入水中!

不过如今真相大白,与地下暗河所连接的巴丁潭说危险也确实非常危险,如果当地村民没什么事的话,还是不要随便靠近这个深不见底的水潭了,毕竟每个人的命只有一条,何必要将自己置身于危险的境地呢?

好了,今天的故事到此结束,不知道各位对于这件事又有着什么样的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观点,我们下期视频再会。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长,不负骄阳 - 天天要闻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长,不负骄阳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今天我们迎来夏天的第五个节气小暑标志着盛夏的登场俗话说:“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启“蒸煮模式”这一时节,暑气蒸腾全国从南到北,正是荷花竞相盛放之时偶有清风拂过,满塘荷香给炎热的夏季添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 天天要闻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热工专业创始人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严家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7日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4岁。严家騄同志1931年1月出生于江苏南通,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同年进入哈工大读研,1985年任教授。历任哈工大热工教研室主任、工程热物理研究室主任。曾...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 天天要闻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今年第 4 号台风 “丹娜丝”备受关注。最新消息显示,截至 7 月 7 日 17时,“丹娜丝” 为热带风暴级,台风中心位于距离浙江省温岭市偏南方向约 190公里的东海西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 9 级(23 米 / 秒,约 83 公里 / 小时)。“丹娜丝”将先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8日早晨起逐渐转向偏西方向...
相比AI,我们更期待人类的回复;生活方式工业化与炎症性衰老相关?埃及祖先的新线索 | 一周论文新鲜读 - 天天要闻

相比AI,我们更期待人类的回复;生活方式工业化与炎症性衰老相关?埃及祖先的新线索 | 一周论文新鲜读

关注+星标,好搭档不错过7.7本周值得读来自《自然》旗下期刊的新近发表,我们为您精选呈现。1. 将AI回复标记为人类回复能增强同理心2. 并非所有人群的衰老都与慢性炎症相关3. 古DNA揭示埃及祖先4. 拟态是否成功取决于观察者的视角心理学 | 将AI回复标记为人类回复能增强同理心Comparing the value of perceived human
全新影响因子!科研人必备《期刊手册》 - 天天要闻

全新影响因子!科研人必备《期刊手册》

开放科学(Open Science)是透明、值得信赖、且可供所有人使用、重复使用并借鉴的科学,它能带来更快、更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以及更为广泛的益处,而开放获取(Open Access)是这一切的基础。以OA形式发表研究,也能为研究人员和作者带来影响力和可见度等诸多益处: 金色OA具有更大程度的引用优势,更多的使用量和更广的影响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