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诺贝尔奖花落谁家?这些人都是大热门

2022年10月06日05:04:25 科学 1178

提起诺贝尔奖,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

作为目前世界范围内科学和文学领域的最高奖项,诺贝尔奖从1901年首次颁发以来,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

10月3日,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瑞典科学家Svante Pääbo获奖,以表彰他「在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方面的发现」。

2022年的诺贝尔奖单项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642.8万元)。

2022诺贝尔奖花落谁家?这些人都是大热门 - 天天要闻

在2015年10月,中国医药学家屠呦呦也曾获得这个奖项。

获奖理由是她发现了大名鼎鼎的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由此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2022年诺贝尔各奖项的颁布时间如下:

  • 10月3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已公布);
  • 10月4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
  • 10月5日,诺贝尔化学奖公布;
  • 10月6日,诺贝尔文学奖公布。


今年诺贝尔奖的热门夺奖名单中,多名华人科学家被提及:

发明「孕妇血浆检测胎儿DNA的无创检测的方法」的卢煜明

首次发现了「一种被称为TDP43蛋白聚集在额颞叶痴呆(FTLD)和渐冻症(ALS)中的作用」的李文渝

制造了柔性“电子皮肤”半导体聚合物的化学工程师鲍哲南

2022诺贝尔文学奖10月6日公布,有三名中国作家成了热门:残雪阎连科余华

有关诺贝尔奖你的了解有多少呢?

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遗嘱于1901年开始每年颁发的5个奖项,包括: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

所以,记住了吗?

诺贝尔没有数学奖

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设立了瑞典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通称“诺贝尔经济学奖”,不属于1895年诺贝尔遗嘱中所提到的5个奖项。

2022诺贝尔奖花落谁家?这些人都是大热门 - 天天要闻

诺贝尔其人其事:

诺贝尔是瑞典的工程师,发明家,一生拥有 355 项专利,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诺贝尔还有另一个身份:炸药大王。

他设立许多工厂生产,大量的军火被运送到战场上,靠军工制造累积了巨大财富。

同时,他所发明的炸药被用作开山劈石、进行各种工程建设的利器,推动了世界的发展。

在即将辞世之际,诺贝尔立下了遗嘱:“请将我的财产变为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

诺贝尔奖金为什么发到现在都没发完?

从1901年开始,具有国际性的诺贝尔奖创立了,已经颁发了一百多年,金额远远超过了原始资金。

诺贝尔基金会其实更像一个投资公司,将这笔钱投资、再投资,属于典型的永续型基金。

诺贝尔奖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奖项,获奖的成果基本上代表了人类科学研究、文学与和平领域最高贡献。

诺贝尔奖是一种象征,意义在于激励人类在发展探索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不断创新。

对于孩子来说,诺贝尔奖更像是一颗在成长之路上的指明灯,随时鞭策和激励自己前行。

童书姑姑今天带来三套与诺贝尔奖有关的绘本,让孩子们与诺贝尔奖来一次“零距离接触”。

1《诺贝尔奖评委写给孩子的万物简史》

2022诺贝尔奖花落谁家?这些人都是大热门 - 天天要闻

从天文到地理,从物理到化学,从生物到科学实验,看这一本就够了。

作者卢克·奥尼尔教授是2009年诺贝尔奖评委,这是他献给孩子们的一份礼物,跟着他从宇宙开始,穿越星系,来到地球的大好河山;

再进入奇妙的人体,探索万物构成的基本单位元素和原子

宇宙奥秘、地球科学、人体漫游、微观世界,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答案,涵盖了5-13岁孩子必知的科学知识。

其中还包含了很多物理、化学、生物基础知识,让孩子爱上思考与探索。

2《诺贝尔文学家绘本》

2022诺贝尔奖花落谁家?这些人都是大热门 - 天天要闻


每年诺贝尔奖文学奖都是人们讨论最多的奖项,这套《诺贝尔文学奖绘本》精选了10个适合孩子阅读的作品,并改编成了绘本。

5个成长故事: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黑塞的《可怕的奥古斯都》、吉卜林的《狼孩莫格里》、梅特林克的《青鸟》和泰戈尔的《新月集》;

5个陪伴故事:斯坦贝克的《小红马》、福克纳的《许愿树》、叶芝的《神奇兄弟》、希梅内斯的《小毛驴与我》、法朗士的《蜜蜂公主》。

这些作品有着高尚的文体、人道主义情怀、富有同情的幽默感和对社会的敏锐观察。

让大师的作品,伴随着孩子走进一个梦境与幻想、沉思与激情交织的世界。

3《我真能得到诺贝尔奖?》

2022诺贝尔奖花落谁家?这些人都是大热门 - 天天要闻


诺贝尔离我们普通人很远吗?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答案。

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喜欢画画、热爱观察的小姑娘。有一天她发现了一颗有花纹的蛋,她很想知道这颗蛋会孵出什么来,于是开始写观察日记。

在做了许多科学研究之后,小姑娘的研究成果得到了科学大奖的肯定吗?

2022诺贝尔奖花落谁家?这些人都是大热门 - 天天要闻

科学研究是遥不可及的存在吗?当然不是!

好奇心与观察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持之以恒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绘本里的爸爸妈妈,面对小姑娘的异想天开,没有反对或打击孩子,而是支持她写观察日记,给予孩子肯定和成就感,也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为孩子进一步探索科学提供了帮助。

虽然我们不可能人人都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当你怀揣着一颗好奇的心,并坚持着努力走下去,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最后,向所有诺贝尔奖获奖者致敬。

版权说明:本文为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图片版权属于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险被毁容!湖北也有,碰到千万别这样做 - 天天要闻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险被毁容!湖北也有,碰到千万别这样做

“我还以为是蚊子,没想到它有这么强的威力。”近日,任女士向武汉亚心总医院皮肤科主任全根讲述“随手一拍”的经历时,后悔不已。5月27日,任女士在户外露营时,一只形似蚂蚁的小虫突然飞到脖子上。她下意识地抬手一拍,瞬间感到颈部一阵灼烧般的刺痛。仅仅几小时后,她的右脸便出现大片红斑,并逐渐发展为5厘米×6厘米的...
美国能不能重建稀土产业链? - 天天要闻

美国能不能重建稀土产业链?

原创 聼风者 先厘清一个概念,就是稀土矿和稀土成品的区别。稀土矿在我们地球上其实并不稀少,但都只是以伴生矿的形式出现,聴风楼说真的,老美它自己的稀土矿储量,在世界上那也是数一数二的。既然它自己就有,那为啥还缺呢?
合肥这座公园树上“长”出小动物 - 天天要闻

合肥这座公园树上“长”出小动物

【来源:合肥在线】咬着玫瑰花的梅花鹿、乖巧可爱的小松鼠、掩在竹林中的大熊猫……这些充满童趣的形象并非真实的动物,而是巧妙地绘制在公园树洞之上的精美彩绘。近日,在天乐公园内,不少市民在游玩时偶然发现这一独特景观,纷纷被这小小的童话世界所吸引,
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东林:冬战三九夏战三伏,把电磁兼容从“玄学”变为科学 - 天天要闻

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东林:冬战三九夏战三伏,把电磁兼容从“玄学”变为科学

5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请科技领域代表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 矢志建设科技强国”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东林。图/国新网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苏东林介绍,她现在担任电磁兼容与防护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也是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敢闯敢试45载,深圳如何用“改革基因”回答“时间之问”? - 天天要闻

敢闯敢试45载,深圳如何用“改革基因”回答“时间之问”?

理想之城。作 者丨王寒华商韬略出品丨ID:hstl8888从“经济特区”到“全球标杆”,45岁的深圳,仍在书写奇迹。一座科技、人文与生态和谐相融的理想之城,是什么模样?深圳率先给出了答案。以与人人相关的出行为例。在这座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超过四分之一的前沿之城,150座、5676个采用华为最先进液冷大功率超充技术的充电...
中欧科学家论坛专家团队助力第二届香港世界青年科学大会圆满召开 - 天天要闻

中欧科学家论坛专家团队助力第二届香港世界青年科学大会圆满召开

第二届“香港世界青年科学大会”开幕式暨2025第二届“香江诺贝论坛”4月13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8位诺贝尔奖和图灵奖获得者、40位海内外院士及世界顶尖科学家,以及青年科学家、企业家等近1000人出席,共同探讨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材料等议题。活动由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联盟主办,中国电子学会和香港贸易发展局合...
第14届国际空间设计大奖艾特奖获奖名单戳这里➙ - 天天要闻

第14届国际空间设计大奖艾特奖获奖名单戳这里➙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娥 5月27日,作为全球设计界年度巅峰盛事,第14届国际空间设计大奖艾特奖(IDEA-TOPS)颁奖盛典在深圳科学技术馆举行。本届艾特奖延续其“立足大湾区,面向世界”的定位,共收到全球75个国家7026件参赛作品
《自然·免疫学》:腺苷荼毒T细胞!科学家首次发现T细胞摄取腺苷,并导致免疫抑制的机制 - 天天要闻

《自然·免疫学》:腺苷荼毒T细胞!科学家首次发现T细胞摄取腺苷,并导致免疫抑制的机制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掉在地上、来路不明的东西不能乱吃,按说属于小孩子就能弄懂的常识,但就算各位都已经长大成人了,身体里的细胞也不见得能懂这一点。没错,说的就是你们T细胞,这一天天的,想办法让你们保持正常的功能已经不容易了,咋还自己乱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