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以为是蚊子,没想到它有这么强的威力。”近日,任女士向武汉亚心总医院皮肤科主任全根讲述“随手一拍”的经历时,后悔不已。
5月27日,任女士在户外露营时,一只形似蚂蚁的小虫突然飞到脖子上。她下意识地抬手一拍,瞬间感到颈部一阵灼烧般的刺痛。仅仅几小时后,她的右脸便出现大片红斑,并逐渐发展为5厘米×6厘米的灼伤样皮损,伴随水疱和脓疱。经诊断,任女士的皮肤损伤正是由隐翅虫毒液引发的急性接触性皮炎。全根介绍,“进入夏季后,接诊的隐翅虫皮炎患者数量明显增多,且多数患者皮损集中在面部、颈部等暴露部位,拍打虫体可使损伤面积扩大3至5倍。”
隐翅虫体长约0.5至1厘米,外形酷似蚂蚁,但头、胸、腹部呈黑橘相间色,鞘翅短小不易察觉。其体内毒液ph值仅为1至2,堪比硫酸,主要成分为隐翅虫素,可抑制dna合成并导致细胞坏死。一旦虫体被拍碎,毒液接触皮肤后,数小时内即可引发灼烧性皮炎,轻则红斑、水疱,重则糜烂、化脓,甚至可能因毒液入眼导致失明。
此前,有网友分享了差点被隐翅虫毁容的经历,也登上了微博热搜。
该网友称,自己在凌晨关灯玩手机时,手机屏幕的光亮吸引了小虫子在自己脸上爬动。
开灯后,她发现是一只黑红相间的虫子,当时只是用手轻轻把虫子抚走,结果没想到随后几天,她的眼下就开始红肿疼痛,就医后确诊为隐翅虫皮炎。
热搜话题下,不少网友都表示被隐翅虫叮咬过,从大家晒出的照片可以看出,接触过隐翅虫后,皮肤上会留下明显的痕迹,并且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消除。
“隐翅虫并不主动叮咬人类,但因其趋光性,常在夜间飞入室内或附着于人体皮肤。”全根介绍,当人们因瘙痒或异物感拍打虫体时,毒液便会释放。
全根提醒,当隐翅虫落在皮肤上时,切勿拍打或揉搓。可用嘴吹走或用纸巾、树叶等工具轻轻拨落。接触虫体后,立即用清水或碱性肥皂水冲洗皮肤至少15秒,中和酸性毒液。若出现轻微红斑,可外用皮炎平、地奈德等药膏处理。如果症状严重,已形成糜烂面或者水疱,需及时就医。
“对待这种‘飞行硫酸’,最安全的策略是‘不接触、不拍打、早处理’。”全根说,夏季户外活动增多之际,公众需提高防范意识,避免因一时疏忽而付出“毁容”代价。
来源:荆楚网综合湖北日报、深圳卫健委
(来源:荆楚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