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惊现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

2022年09月06日02:01:38 科学 1097

你敢相信吗?地球上出现了一个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尽管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但这个核反应堆人们似乎没能找到合理的解释,难道说这次真的是外星人所为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史前核反应堆真的存在吗?

非洲惊现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 - 天天要闻

1972年,法国人在非洲的加蓬共和国奥克洛发生了一座非常奇怪的铀矿。为什么说它奇怪?因为世界上任何一座铀矿挖掘出来的铀235都非常稳定基本的比例基本在0.72%,但是这里的铀235很明显缺斤短两,有的是0.6%,有的则只是0.29%,这说明什么?

非洲惊现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 - 天天要闻

说明这里的铀被使用过,怎么使用的?自然是核反应。这个结果直接惊呆了众人,我们知道居里夫人发现铀不过才100多年,并且,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是在1956年才出现,而经过专家们的勘探,加蓬这个核反应堆却是发生在距今20亿年前。所以1975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干脆在加蓬召开了研讨会,结果没想到越研究越蒙圈,甚至超出了科学家们的认知,因为大家发现这个核反应堆至少顺利运转了50万年以上,消耗了500到800吨的天然铀,输出功率可达一百千瓦,简直不可思议。那么问题来了,如此规模庞大且优秀的核反应堆究竟是谁建造的?难不成是外星人吗?

非洲惊现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 - 天天要闻

这是一座存在于21年前结构合理、设计科学且保存完整的核反应堆。正如人们传言那样,是外星人所为吗?

毕竟奥克洛核反应堆所体现出的优秀是现代科学技术,其实火箭也追赶不上的,所以有人自然而然地将其和外星文明联系到了一起,毕竟我们已经在金星和火星上发现了氯化氢,而且这两个星球也是太阳系中的宜居带,在几十亿年前有生命存在,也不是没有可能发达的外星文明。让他们没事来荒芜的地球串个门也说不准,这个核反应堆很可能就是外星人随手搞出的地球矿产资源。除了外星文明之外,人们还想到了史前文明。如果说在20亿年前,奥克罗地区存在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他们所建立的核电站超过了地球上人类的最高水平。

非洲惊现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 - 天天要闻

要知道,人类迄今为止核泄漏事件已经多达11次。核反应堆中最危险的副产品之一就是放射性,它会对周围土壤和水造成严重污染,但奥克洛核反应堆却巧妙地让发生结合,直接解决了这个难题。于是,世界各大实验室都想研究出来怎么做到长效的核备料处理技术,能让核备料规规矩矩地待在原地不动。但60年过去了,依旧没有成功的案例,因此人们更加相信。这并非是地球人可以掌握的技术。

非洲惊现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 - 天天要闻

你认为奥克洛核反应堆会是史前文明或者是外星人所为吗?首先我是不信的,为什么我如此肯定?咱们先从数值来看这个核反应堆,在预计的50万年时间里消耗了500到800吨铀,释放了大约100亿度电,看上去这似乎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值,可若是我们平均下来差不多一天,只有54.8度电,还说能造一个如此优秀核电站的发达文明,真的为了这一丢丢的电量费时费力的搞个核反应堆出来吗?外星人就更不用说了,这么多变量还没等传到外星星球,估计都消耗没了本。显然这是个得不偿失的做法。

后来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终于发现了猫腻,证明了奥克洛的核反应堆就是天然核反应堆。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跟奥科洛的出水环境有着极大的关联。该矿场最初形成时是灵活的,在河水的冲击下,大量细沙被埋入河岸底下,长年累月下来。形成了松软的砂岩,而河水带来的铀元素,遇到砂以后被大量吸收形成的铀矿,所以只要形成核反应堆的各种条件都满足,大自然就可以制造出一个简单的核反应堆,只不过这种自然核反应堆反应的速度非常慢,所释放的能量也有限。

其实除了奥克陆核反应堆之外,这个地球上还有很多目前人类文明无法解释的东西,但我相信,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这些曾经的不解之谜,最后都能被逐一解答。

关注画板,带你看不一样的世界。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2025年梅雨时间表来了,“入梅”要提前?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准备 - 天天要闻

2025年梅雨时间表来了,“入梅”要提前?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准备

“三秋梅雨愁枫叶,一夜篷舟宿苇花”,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及江淮流域,将迎来连绵数日的降雨,而且雨量集中且强度大,此时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季节,因此民间把这段降雨时期称之为“梅雨”,也叫“黄梅雨”,又因高温高湿的特点,很容易导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将人工智能送上太空!我国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发射 - 天天要闻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将人工智能送上太空!我国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发射

记者5月14日从浙江省新型研发机构之江实验室了解到,随着太空计算卫星星座1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整轨互联太空计算星座“三体计算星座”正式进入组网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介绍,“三体计算星座”是由之江实验室协同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千星规模的太空计算基础设施。该设施将通过在轨...
@婺城人,发现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 天天要闻

@婺城人,发现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金华山风光秀丽,岩溶地质景观丰富。近日,专家经过调查,发现金华山上还有丰富的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罗店镇鹿田村公路旁,竖立着一块“腕足类化石点”的牌子,在这附近山体上,地质专家发现了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腕足动物是一类古老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它们在古生代海洋中非常繁盛。“这套地层主要是二叠纪早期,距今2.8...
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5月13日隆重开幕:科技赋能应急,创新驱动未来 - 天天要闻

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5月13日隆重开幕:科技赋能应急,创新驱动未来

5月13日,作为“长三角地区5·12防灾减灾宣传周”重量级品牌活动之一,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出席并致辞。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尚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上海新时代城市安全与应急...
应急科普丨遇到地震怎么办?这些知识get一下 - 天天要闻

应急科普丨遇到地震怎么办?这些知识get一下

编者按 地震、暴雨、洪水……灾害无情,但正确的逃生避险方法是我们的有力武器。当灾害来临时,你知道应该怎么做吗?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云南网推出应急科普专栏,和大家一起学习应急避险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防灾避险能力。 突如其来的地震往往使人猝不及防时间就是生命,自救至关重要发生地震如何自救?一旦...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 天天要闻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胃肠外科暨胃肠手术功能保护研究中心新技术应用沙龙上,一款名为DeepGuide的手术导航系统对外发布。该系统成功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使胃肠肿瘤手术的系膜完整率从75%升至98%。中山三院新技术应用沙龙现场。甄晓洲...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 天天要闻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中新网嘉兴5月13日电(记者 王逸飞)13日,在浙江嘉善举行的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这也是长三角首张跨域“生物多样性图谱”。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现场。浙江省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