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TC:浙大团队发现,BCL-2抑制剂可“洞穿”癌细胞线粒体,激活先天性抗癌免疫通路!

2025年05月14日02:52:03 科学 1735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说起来,cGAS-STING通路最近在奇点糕这儿的出镜率可真不低,属实对得起它在抗肿瘤免疫应答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激活这条通路的影响也不太一样,比如干预对象是癌细胞时,将通路激活才有利于抗癌,所以前些年才有STING激动剂的研发热潮。但或许,破解STING激动剂考题的另一种答案早已存在,只是无人知晓呢?

近日,浙江大学丁玲、杨波等研究者在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期刊发表的最新论文[1]就显示,已在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中大显身手的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Venetoclax/ABT-199),也可在实体瘤中有效激活STING信号通路,与现有免疫治疗协同增效,原因在于BCL-2抑制剂可影响BCL-2在线粒体膜上与离子通道蛋白VDAC1的结合,制造可将线粒体DNA(mtDNA)释放进胞质的孔洞,从而激活cGAS-STING通路。

JITC:浙大团队发现,BCL-2抑制剂可“洞穿”癌细胞线粒体,激活先天性抗癌免疫通路! - 天天要闻

要说研究者们一下子就能想到用维奈克拉,那还真没有,本次研究的出发点其实是从已获批的小分子药物中,筛选可激活STING通路、且药代动力学特性相对较好的对象,毕竟之前开发热潮时期的STING激动剂,真叫一个“死的死,伤的伤”,基本都过不了临床早期研究的考验,要是不想重蹈覆辙,尝试走走老药新用的路子就不错。

使用ELISA技术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筛选结果表明,维奈克拉先是能显著诱导趋化因子CXCL10、CCL5和IFN-β的分泌,而后进一步检测显示,它也使STING、TBK1和IRF3磷酸化水平上调,符合STING通路被激活的表现,且维奈克拉的激活效应在多种人源和小鼠肿瘤细胞中均成立;而在荷瘤小鼠模型中,维奈克拉单独使用即可抑制肿瘤生长,联合PD-L1抑制剂更表现出明确的协同增效性,显著改善了由T细胞主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JITC:浙大团队发现,BCL-2抑制剂可“洞穿”癌细胞线粒体,激活先天性抗癌免疫通路! - 天天要闻

考虑到维奈克拉的出色“履历”,它能抑癌的结果其实不出所料,但接下来的机制分析显示,维奈克拉激活STING通路的原因却与它已知作用机制,即通过结合并抑制癌细胞内过表达的BCL-2,激活凋亡效应分子BAX/BAK并不相关,癌细胞没怎么凋亡不说,把BAX/BAK敲掉也不影响维奈克拉起效,那就得找找别的解释了。

而在维奈克拉处理后,癌细胞内更显眼的改变就是细胞质中积聚了大量双链mtDNA,熟悉cGAS-STING通路激活机制的朋友们应该已经想到了,作为细胞质内核酸感受器的cGAS,正是因为感知到这些双链mtDNA,才会激活后续通路来上调抗肿瘤免疫应答。既然被释放的是mtDNA,更细致的作用机制就肯定要去线粒体里找。

JITC:浙大团队发现,BCL-2抑制剂可“洞穿”癌细胞线粒体,激活先天性抗癌免疫通路! - 天天要闻

结合2019年《科学》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2],研究者们也搞清了前因后果:维奈克拉与BCL-2的结合可能导致其结构改变,使BCL-2在线粒体膜上与离子通道蛋白VDAC1的相互作用被破坏,而这会使VDAC1更易进入“低聚”(oligomerization)状态,从而在线粒体膜上形成可释放mtDNA进入细胞质的孔道,因此VDAC1和cGAS双双完整存在时,维奈克拉处理才能使mtDNA被释放,激活cGAS-STING通路上调抗肿瘤免疫应答。

从这项研究来看,维奈克拉之前可能还是被大家“小瞧”了,它的抗癌机制并不限于促凋亡这一招,或许在实体瘤中还有激活STING通路、增强免疫应答的路数,而且还是现成的免疫治疗好帮手,至于是不是真能成功,做做临床研究就知道啦。

JITC:浙大团队发现,BCL-2抑制剂可“洞穿”癌细胞线粒体,激活先天性抗癌免疫通路! - 天天要闻

参考文献:

[1]Zhang W, Pan X, Wang L, et al. Selective BCL-2 inhibitor triggers STING-dependent antitumor immunity via inducing mtDNA release[J].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2025, 13(4): e010889.

[2]Kim J, Gupta R, Blanco L P, et al. VDAC oligomers form mitochondrial pores to release mtDNA fragments and promote lupus-like disease[J]. Science, 2019, 366(6472): 1531-1536.

JITC:浙大团队发现,BCL-2抑制剂可“洞穿”癌细胞线粒体,激活先天性抗癌免疫通路! - 天天要闻

本文作者丨谭硕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 天天要闻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胃肠外科暨胃肠手术功能保护研究中心新技术应用沙龙上,一款名为DeepGuide的手术导航系统对外发布。该系统成功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使胃肠肿瘤手术的系膜完整率从75%升至98%。中山三院新技术应用沙龙现场。甄晓洲...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 天天要闻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中新网嘉兴5月13日电(记者 王逸飞)13日,在浙江嘉善举行的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这也是长三角首张跨域“生物多样性图谱”。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现场。浙江省生态...
11000年前的冒险,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类北迁传奇 - 天天要闻

11000年前的冒险,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类北迁传奇

在苏格兰斯凯岛发现的水下石圈和石器时代工具显示,约11000年前,人类已踏足如今的苏格兰北部。 这一发现表明,史前人类勇敢穿越苏格兰北部冰川肆虐、海岸线变幻莫测的险境,向北迁徙的距离远超此....
探访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430余项颠覆性技术项目展“科创雄心” - 天天要闻

探访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430余项颠覆性技术项目展“科创雄心”

极目新闻记者 荣枚“因聚而变,惟创则新”。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下,这句充满力量的话语成为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的生动注脚。5月13日,“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湖北行报道团走进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进入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展厅中央屹立着一棵“科创之树”。“劳动者”人形机器人、高产高蛋白宜...
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逝世,享年64岁 - 天天要闻

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逝世,享年64岁

沉痛悼念陆树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创面修复中心主任、上海市烧伤研究所原所长,《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常务编辑委员,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2日13时05分在瑞金医院逝世,享年64岁。陆树良教授专注于烧伤诊疗、创面修复及组织再生等学术研究,曾主持国家“...
阿司匹林在兰花种养中的科学应用 - 天天要闻

阿司匹林在兰花种养中的科学应用

在兰花种植领域,一种看似“跨界”的养护方法正逐渐被兰友们接受——利用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促进兰花生长、增强抗性。这一方法看似神奇,实则蕴含着植物生理学的科学原理。本文将从成分解析、作用机制、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系统阐述阿司匹林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