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怎么了?长江中下游或现夏秋连旱,地球15个临界点已破9个

2022年08月15日10:36:08 科学 1170

2022年地球的变化越来越严重了,极端性的气候变化在“地球施虐”,对人类带来的影响也在成倍上升之中。然而,这对于地球来说,可能才是一个起步阶段。

只是在2022年,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全球不少地区出现“破天荒”地热来得这么强。


今年怎么了?长江中下游或现夏秋连旱,地球15个临界点已破9个 - 天天要闻


按照正常的思维来说,也是缓慢地发展起来的,而不是一下子就出来了。所以,2022年的极端性高温是“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

地球为何出现这么强的转变,今年怎么了?

对于地球的变化来说,大家应该不会感到意外才对,毕竟科学界也不是第一次说明这个问题了,几乎每年都在说。


今年怎么了?长江中下游或现夏秋连旱,地球15个临界点已破9个 - 天天要闻


但是呢?似乎很多国家都把其“当成耳边风”,《巴黎协议》制定这么多年了,加入的国家也不少。但是,对气候的实际性改变多吗?根本不多。全球变暖的持续发展还在继续之中。

根据2022年发布的全球平均气温数据显示,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1.11℃,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七个最暖年份之一,而且这还是在连续第二个“拉尼娜”现象之下发展出来的。


今年怎么了?长江中下游或现夏秋连旱,地球15个临界点已破9个 - 天天要闻


也就是说,就算是在自然气候变化之下“暂缓”全球变暖效应,依然是出现了气温偏高。所以,全球变暖的持续发展已经是不可否认的了。

所以,全球变暖引发极端性气候已经成为了事实,高温等气候现象在夏季的发展强度也是越来越高。


今年怎么了?长江中下游或现夏秋连旱,地球15个临界点已破9个 - 天天要闻


根据联合国防灾减灾署2020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相对于上一个二十年,21世纪的前二十年各种灾害频率大幅度增加,其中高温事件增加232%,暴雨增加134%,各种风暴增加97%,而中国也是报告气候灾害次数最多的国家。

所以,来看看中国夏季大范围地区出现40度以上的高温,那也就说得通了。因为我国也是全球变暖受到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所以今年的气候变化也更加极端化。

今年怎么了?长江中下游或现夏秋连旱,地球15个临界点已破9个 - 天天要闻

然而,在高温之下,极端性的干旱,大规模的冰川融化等问题也在出现,这也不是什么好事情。我们就单独说下我国气候变化影响就行。

高温之下,长江中下游或现秋连旱

其实,2022年的高温是普遍存在的,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副热带高压与大陆高压的“路线打通”之后,我国大范围地区都是遭受了高温影响。所以,纵观整个长江流域,不少地区都是出现了极其罕见的高温。例如:

鄱阳湖入长江口处大面积的湖滩露出,本是主汛期的长江水位持续退落,出现了“汛期反枯”的罕见现象。

武汉南岸嘴不见了江水滔滔,反而露出大片沙滩,江滩亲水平台无水可亲,长江江面也不像往年汛期那么波澜壮阔等等。

这都说明了今年的长江干旱是非常明显的。


今年怎么了?长江中下游或现夏秋连旱,地球15个临界点已破9个 - 天天要闻


所以,地球的气候连锁效应引发的问题已经是可以看到的。的确,往年汛期是雨水多,而2022年恰好相反,别说降雨了,很多地区的高温已经是连续数十天了。所以,干旱出现也是必然的。

然而,无论是长江上游,还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趋势也是难以解除。


今年怎么了?长江中下游或现夏秋连旱,地球15个临界点已破9个 - 天天要闻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分析,秋季长江流域降水偏少的可能性仍然比较大,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有可能会出现夏秋连旱。

只不过幸运的是,我国长江有非常多的水利工程,所以,饮用水水源地供水保证率在95%以上,城镇可达到99%,群众饮水安全有保障,这个大家放心。

今年怎么了?长江中下游或现夏秋连旱,地球15个临界点已破9个 - 天天要闻

地球气候变化如此极端化,真的没有改变空间了吗?

其实,虽然2022年的气候变化严峻,但是对于整体的气候模式来说,还未达到“无法逆转”的局面。按照《巴黎协议》的定义来看,1.5度的提升是人类的第一个气候改变临界点。在还未“超越”之前,这个改变空间还是有的。


今年怎么了?长江中下游或现夏秋连旱,地球15个临界点已破9个 - 天天要闻


只不过,这个问题是比较严峻的。在2022年“世界地球日”上,全球又在呼吁“地球临界点”的问题。

早在20年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出——气候科学家们已经识别出15个影响地球系统平衡的临界点,不幸的是由于全球变暖,它们之中的9个已经被唤醒。从数量上来说,已经超过了一半。


今年怎么了?长江中下游或现夏秋连旱,地球15个临界点已破9个 - 天天要闻


而这个时候,就需要人类应对接下来的“临界点”变化做出快速调整。不然当这个15个临界点彻底被“突破”之后,那么就很难进行改变了。

所以说,你说还有改变的空间吗?的确是还有。但是就看人类愿不愿意来做。并且,对于全球的气候改变来说,如果大家不一起进行努力,那也是徒劳的。一边排放,一边保护,这始终达不到平衡的状态。


今年怎么了?长江中下游或现夏秋连旱,地球15个临界点已破9个 - 天天要闻


当然,这里我们不是“跨自己”,在全球范围之中,中国对生态系的维护力度还是较大的。例如:在全球森林资源总体减少的大背景下,中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

数据显示,在全球2000年到2017年新增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中国贡献居全球首位。而在2022年进行森林覆盖率的统计数据显示,已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8.6%,增长到了23.04%。


今年怎么了?长江中下游或现夏秋连旱,地球15个临界点已破9个 - 天天要闻


所以,中国让地球变得更绿了。中国对全球的气候变化做出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要是没有中国这么多年来的努力,或许地球的生态系统也将更加的差。所以,加大气候改变吧,人类要一起努力才行。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