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开辟生物制药新赛道

2025年04月07日06:53:06 科学 1137

转自:黑龙江日报

以科技创新开辟生物制药新赛道 - 天天要闻

免疫球蛋白生产车间。

□文/摄 本报记者 孙铭阳

哈尔滨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平路77号,一家现代化生物医药企业正以蓬勃之势崛起。作为我省唯一一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哈尔滨派斯菲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派斯菲科)凭借其在血液制品领域的卓越表现,于2024年荣获“黑龙江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近日,记者走进派斯菲科,探访派斯菲科的“冠军之路”。

走进派斯菲科生产车间,在经过两道消毒换衣工序之后,映入记者眼帘的是高度自动化的生产场景。从原料血浆的采集、检测到血浆成分的分离、提纯,再到产品的包装与分发,实现了全过程数字化,通过电子大屏可以实时看到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温度、重量、压力等关键数据。

研发负责人亓利思说:“我们是国内首家采用西门子MES生产管理系统的生物医药企业,实现了全过程计算机化系统控制。数字化车间改造对于保证血液制品的产能以及产品的质量尤为重要。2022年派斯菲科被认定为黑龙江省数字化智能车间。”

数字化改造带来的好处是肉眼可见的。“我们的生产线不仅提升了产能,还确保了产品质量标准的一致性。”亓利思说,以自动割浆机为例,过去需要10几个人来完成割浆工作,但如今只需要几个人就可以了。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血液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多和临床适应症的不断扩展,血液制品的价值也持续增加。为提高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派斯菲科自2022年开始共陆续投入4亿元进行了设备更新和改造,对生产车间、质检中心等进行升级。亓利思表示,改造升级后,公司的年处理血浆能力将从1000吨提升至1500吨,这不仅能够缓解我国在血液制品用药上的紧张局面、促进我国血液制品研究不断发展,还可以解决广大相关患者的用药难题,造福人民群众。

科技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核心所在。据了解,派斯菲科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超过300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3%~4%左右,研发人员占比达到10%以上。派斯菲科始终将产品研发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丰富产品管线。

“我们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希望通过不懈努力,成为国际一流的生物制药企业,为全球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产品。未来也将持续推进全面数字化升级改造,致力于打造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工厂,继续深耕血液制品领域,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亓利思说。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范代娣,任西北大学副校长 - 天天要闻

范代娣,任西北大学副校长

据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消息,省政府2025年4月1日决定,任命范代娣为西北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公开资料显示,范代娣,女,陕西蒲城人,1966年1月出生。
屋顶出“绿电”,广东最大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发电 - 天天要闻

屋顶出“绿电”,广东最大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发电

IT之家 4 月 7 日消息,据中国电建消息,日前,中国电建投资建设的佛山乐从钢铁世界不锈钢 A 区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至此,广东最大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容量并网投产。据介绍,广东佛山乐从钢铁世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共划分为 6 个区域,总建设面积约 95 万平方米、总建设容量约 10...
外周神经系统存在小胶质细胞!我国科学家首次证实 - 天天要闻

外周神经系统存在小胶质细胞!我国科学家首次证实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该研究院定量合成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李汉杰团队通过研究,首次证实了人体外周神经系统内存在小胶质细胞。这一成果为探索外周神经系统发育及其疾病(如慢性疼痛、嗜神经病毒感染等)提供了新视角和潜在靶点。该科研成果北京时间4月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发表。免疫细胞是免疫...
“蒜鸟”声音采自过路小男孩,“蒜鸟爸爸”李芒果揭秘创作之路 - 天天要闻

“蒜鸟”声音采自过路小男孩,“蒜鸟爸爸”李芒果揭秘创作之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天纵汪子轶 “蒜鸟”身长约10厘米,“蒜鸟爸爸”身高有一米九。 “算了,算了,都不容易,找到你更不容易。”4月7日下午,在武汉市江夏区华师园一路一栋写字楼,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见到了被广大网友称为“蒜鸟爸爸”的李芒果,他是“鄂人文创”品牌主理人,其设计的武汉礼物联名款“蒜鸟”销售量已突破10万...
高敏预警!“过敏星人”噩梦又来了,持续一个多月 - 天天要闻

高敏预警!“过敏星人”噩梦又来了,持续一个多月

近期随着气温攀升北方部分地区与杨柳飞絮的“浪漫约会”已经开始毛毛毛毛毛将“平等地钻进每一个鼻孔”了解杨柳絮杨树、柳树是北方常见的树种,栽植历史悠久。而飞絮则来自它们的雌株,是树种传播和繁育后代的一种生理现象,也是植物自然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