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青海盐湖所荣获3项首届青海省科学成果奖

2021年10月15日13:59:06 科学 1667

10月14日,首届青海省科学成果奖颁奖大会在西宁举行,大会隆重表彰奖励为全省科学技术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中科院青海盐湖所王敏研究员荣获“创新驱动奖章”,冯海涛研究员荣获“杰出工程师奖状”,刘海宁研究员荣获“青年科技奖状”。

  王敏针对青海低锂高镁的盐湖卤水特点,创新性提出“梯度耦合膜分离新技术”,成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镁锂比盐湖卤水分离提取锂的新方法,在一里坪盐湖依托企业建成万吨碳酸锂生产新装置。为察尔汗盐湖铁路以东低品位固体钾矿固液转化与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提出尾液、尾矿中钾资源分离工艺技术研究设想。设计了由盐湖无机盐直接制取高性能熔盐储热介质的新途径以及硝酸盐杂质离子精确调控的新思路,相关熔盐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多家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建立了多元熔盐相图数据库,提出熔盐微结构对热物性及腐蚀性的影响机制,成功解决了硝酸熔盐储热介质储换热效率低、腐蚀性强的问题;建成了国内首座1MW熔盐储热系统工程化测试平台,实现了储热介质在实际工况下的性能预测,提出了熔盐杂质含量、性能评价相关的国家标准。以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回收为核心,应用绿色/低成本分离技术,优选分离提纯工艺,实现多金属元素的综合回收利用。申请发明专利70余件,授权专利40余件;发表论文50余篇,SCI/EI收录33篇;国家标准5项,团体标准1项。

  冯海涛致力于研究电化学方法在铬盐生产中的应用,深耕新型铬盐生产技术,带动走出“重污染行业之首”的困局。作为团队核心提出基于电化学的铬盐清洁生产技术集群,涵盖三条大工艺和四种母系铬盐产品。包括氢氧化钠溶液中电化学氧化铬铁制备铬酸钠联产三氧化二铬和三氧化二铁工艺,离子膜电解法铬酸钠合成重铬酸钠工艺,以及离子膜电解法从重铬酸钠合成铬酸酐工艺。相比现有铬盐生产技术,该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反应条件温和、利用效率高、工艺过程可控、废渣废气排放量低和技术衔接性高。目前团队代表成果“离子膜电合成重铬酸钠技术”已试车成功,产品规模达5万吨/年,同时副产氢氧化钠(32%)4.2万吨,氢气3.75×106标准立方米,氧气1.88×106标准立方米,达产后年产值可达6亿元。发表论文17篇,获批授权发明专利15件、省级科技成果5项、奖励7项、地方标准3项,推广应用成果3项,其中1项已经建成产业化生产线。助力青海省打造出铬盐清洁生产的标杆企业,引领国内铬盐行业的绿色发展。

  刘海宁一直从事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特别是盐湖稀有元素分离材料与技术研究工作,在盐湖分离材料与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近年来,创新性的制备了同时对硼、锶具备选择性的吸附材料,制备得到了系列碘离子、硼酸根吸附材料,研发实验室用全自动动态吸附(离子交换)系统及适合实验室电吸附研究的装置,积极探索吸附-浮选、络合-浮选等耦合分离技术在盐湖资源分离提取方面的应用。近几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联合基金培育项目、青年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及青海省科技项目等多项课题。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取得授权专利15件。先后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培养拔尖)、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培养团队(核心骨干)。被聘为《盐湖研究》、《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曾获“柳大纲优秀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优秀奖”、“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等奖励,并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中科院青海盐湖所荣获3项首届青海省科学成果奖 - 天天要闻

王敏研究员(左)、冯海涛研究员(中)、刘海宁研究员(右)获奖

   据了解,首届青海省科学成果奖分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两大类,合计95个奖项。“哲学社会科学类”50个奖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45个奖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奖项包括“创新驱动奖牌”5项,“创新驱动奖章”20项,“杰出工程师奖状”10项,“青年科技奖状”10项。(来源:中科院青海盐湖所科技处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期刊杂志或由作者提供,仅供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并删除相关内容。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也许你需要一个靠谱的实验平台 - 天天要闻

也许你需要一个靠谱的实验平台

随着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实验室平台在科研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位于洛阳的粒成生物实验室,近年来围绕科研需求进行资源整合,逐步形成了涵盖动物实验、细胞功能研究、分子检测、病理分析等多个方向的技术平台,覆盖多类型实验需求,为高校、医院及科研单位提供实验支持。动物实验平台实验室动物中心规模化饲养...
深海中建“空间站”?探秘于南沙启动建设的这一大国重器 - 天天要闻

深海中建“空间站”?探秘于南沙启动建设的这一大国重器

作为广州“2+2+N”科创平台体系中的两大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以下简称“冷泉装置”)已于近日启动建设。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牵头申报并承担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为何国家愿意花大力气投入设计、建设冷泉
当AI开始抢饭碗:我们该如何守住人类的“不可替代性”? | 社会科学报 - 天天要闻

当AI开始抢饭碗:我们该如何守住人类的“不可替代性”? | 社会科学报

深圳市福田区首批70名政务辅助工具“AI数智员工”正式上岗,让人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嵌入社会治理所产生的高效率,也让有些人担忧人类岗位会被机器所替代。无论怎样,通过制度设计、技术创新,让人类员工在和数字生命的协同中变得更高效、更温暖,创造更多价值,这应该是最终目的。原文 :《“AI数智员工”重构人机协同范式》...
摩天轮施工油漆飞溅周边车辆 青岛极地海洋公园将加强防护 - 天天要闻

摩天轮施工油漆飞溅周边车辆 青岛极地海洋公园将加强防护

极地海洋公园在建摩天轮。(来源:信网 谷正原 摄)信网4月10日讯 近日,青岛极地海洋公园二期新建摩天轮在施工刷漆时,出现油漆飞溅情况,致使停放于摩天轮西侧停车场内的游客车辆受损。3月中旬,河北游客常先生(化姓)的车辆被大量白色油漆点子溅染。常先生多次找专业洗车行进行清洗与抛光,但车身上仍残留难以去除的印迹...
新一轮找矿行动“挖到宝”了 我国矿种+1 - 天天要闻

新一轮找矿行动“挖到宝”了 我国矿种+1

记者4月10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新发现矿种公告》近日发布,其中确定了一个新矿种——高纯石英矿。它的出现,将改变此前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助力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权威快报|高纯石英矿成为我国新矿种 - 天天要闻

新华社权威快报|高纯石英矿成为我国新矿种

自然资源部4月10日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高纯石英矿成为我国第174号新矿种高纯石英矿对半导体、光伏等高新产业不可或缺全球高纯石英矿资源分布不均我国高度依赖进口河南、新疆等地发现多处高纯石英矿设立新矿种对推进高纯石英矿相关产业资源本土化确保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十分重要 记者:王立彬设计:贾稀荃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