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死亡后,身体在24小时内会发生哪些变化?看完并不觉得害怕

2021年04月02日13:33:17 科学 1537

死亡,是任何人都无法规避的问题,了解死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生命。对于死亡最直观的解释就是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已经停止,此时人体也会因生命活动停止而发生各种变化,那么在24小时内,人类遗骸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人类死亡后,身体在24小时内会发生哪些变化?看完并不觉得害怕 - 天天要闻

死亡的判定

对于“生”的判定,有的认为当精子和卵子相遇的那一刻生命就已经形成了;有的认为心脏能够自主跳动之后,生命才开始形成;还有的认为孩子离开母亲的那一刻才算真正的生命。

和“生”一样,人们对“死亡”的判定也有不同的方法,在过去医疗条件不发达时,人们认为自主呼吸、自主心跳停止之后就是死亡;但现如今,人们还引进了“脑死亡”的范畴,也就是说虽然还有心跳,但如果没有自主呼吸,并且脑功能已经永久性丧失的人,会被宣判为“脑死亡”。

人类死亡后,身体在24小时内会发生哪些变化?看完并不觉得害怕 - 天天要闻

现如今人们判定死亡,更多的会以脑死亡为主,原因是当病人心脏、呼吸均停止之后,医生有可能会通过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术等使其转危为安。然而脑死亡患者是不可逆的,一旦患者被宣判为脑死亡,就代表着已经无法挽回。

死亡1-6小时

首先我们要说,人类死亡之后受到外界条件以及自身因素等条件的改变,使得它们在不同时间段下的表现并不一致,比如:气温较高时,微生物比较活跃,此时遗骸被分解的速度较快;而较冷的天气则使得遗骸分解速度较慢;婴儿身体含水量较高,所以它们的变化非常快,老人身体的含水量较低,它们的变化较慢。

人类死亡后,身体在24小时内会发生哪些变化?看完并不觉得害怕 - 天天要闻

如果患者被宣判为脑死亡后,在没有医疗的介入下,它们的心跳会逐渐停止。在死亡几分钟之内,遗骸的瞳孔就会放大并失去光泽,同时身体内的血压也在逐渐下降,而血压的下降意味着血液循环停止。血液不再参与循环之后,就会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沉积到血管下方,并透过血管渗透到身体的下方,此时红细胞会沉积于身体的最低的位置,淤积在一起,形成紫红色或者暗红色的斑点,而这就是“尸斑”。一般情况下,在死亡1小时左右尸斑就会形成,但也有在死后半小时或者6-8小时才形成的(下图是淤青)。

人类死亡后,身体在24小时内会发生哪些变化?看完并不觉得害怕 - 天天要闻

人体死亡之后,约括肌将会放松,如果它们的肛门处还有排泄物,可能会在此时泄露出来。

人体死亡之后,人体不再消耗能量维持体温,此时人体会逐渐变冷,人体变冷的速度取决于环境速度和遗骸的胖瘦程度,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体温流失速度越慢;体型越胖,温度流失速度越慢。

在死亡1-4小时左右,遗骸会变得非常僵硬,所以一些地方的人会趁着老人刚刚去世赶紧为他们换上衣服,否则就会因身体僵硬而难以穿上衣服。

死亡6-24小时

死亡6小时左右,一些遗骸会彻底变凉,有少部分男性会实现最后一次勃起。

人体死亡之后,肠道内的微生物依旧还活着,只不过它们原来会在免疫系统的控制之下,不会大规模伤害人体正常细胞。当人体死亡之后,肠道内的微生物就会将遗骸作为食物,逐渐从身体内部开始分解遗骸。

人类死亡后,身体在24小时内会发生哪些变化?看完并不觉得害怕 - 天天要闻

微生物分解遗骸的速度取决于环境温度,如果环境温度较高,它们分解的速度就会加快不少,2-3天就会有明显的腐败。极个别情况下还会出现腹腔膨大的现象,类似于“鲸爆”,这是因为微生物分解遗骸的过程中会形成一部分气体,这些气体如果无法排出人体,就会导致人体内外产生压强差,导致人体腹部像气球一样膨大,也被人们称之为“巨人观”。

人类死亡后,身体在24小时内会发生哪些变化?看完并不觉得害怕 - 天天要闻

在死亡12-24小时,尸斑的颜色会进一步加深,面积也会扩大,如果改变遗骸的位置,原来的尸斑不会消失,同时搬运之后的最底处也不再容易形成尸斑。法医会根据尸斑的位置来判断遗骸是否被人改变过位置。

在死亡12-15个小时,全身关节僵硬会达到高峰位置,但到了24小时之后就会开始缓解,到了3-7天之后就会完全缓解。

在死亡24小时之后,人体表面可能会出现腐败的迹象,但这并不是绝对,主要受外界温度影响。如果条件适宜,人体遗骸还会出现多种昆虫的迹象,甚至会吸引食腐动物,当然现如今会尽量避免这一点。

总结

人体死亡后出现的一系列表现,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死亡之后的遗骸变化,还可以帮助人们还原死亡前发生的事情,法医就是通过这些线索来还原事情真相,为死者鸣冤。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