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的人 身上通常有这五个表现 藏都藏不住

2024年05月19日17:55:09 健康 1494


中医经常说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虚的人就容易百病生。脾虚的人身上这5个表现,是藏都藏不住的。


①总是觉得胃口不好,腹胀。

每回吃饭哪怕只吃一点点,但就是觉得肚子很胀气,肚子撑的难受。像这种情况多是因为脾胃太虚了,消化不了食物,所以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腹胀的情况。

脾虚的人 身上通常有这五个表现 藏都藏不住 - 天天要闻


②总是容易困倦,没精神。

因为脾胃可以生化气血,脾胃需要的时候气血生化不足,身体没有气血的滋养,就会出现没精神,容易感到困倦的情况。

脾虚的人 身上通常有这五个表现 藏都藏不住 - 天天要闻


③总是觉得喉咙里有痰。


因为脾胃可以运化都有点儿水湿,当脾虚的时候,水湿运化不出去,在体内堆积,久成痰湿,这时就会出现总觉得喉咙里有痰的情况。


④大便没有形状。


脾气的时候停的水湿就会过度堆积,下流到大肠就会出现大便稀,容易粘马桶的情况。

脾虚的人 身上通常有这五个表现 藏都藏不住 - 天天要闻


⑤总是怕冷,想喝热水。


这多是脾阳不足,像这种情况比较喜欢喝热水,而且一吃凉的就容易拉肚子。


所以当你出现上面这五种表现的时候多是脾虚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的去补补脾。


那么应该如何补脾呢?其实常见脾虚有脾气虚脾阳虚,脾虚湿重,这三种。


首先说脾气虚一般都表现为浑身乏力,总是觉得浑身没有力气。没精神,腹胀消化差等,这个时候就需要补脾气,可以参考补中益气汤加减。

脾虚的人 身上通常有这五个表现 藏都藏不住 - 天天要闻


其次说脾阳虚。


这种情况一般多表现为怕冷,手脚凉,老是觉得胃里有冷痛感,腹胀,消化不好,胃里冷痛,有时候还会觉得大便里有未消化的食物等,这个时候可以补脾阳,可以参考理中汤加减。

脾虚的人 身上通常有这五个表现 藏都藏不住 - 天天要闻

接着说,脾虚湿重。


这种情况一般多表现为肢体沉重,腹胀,胃口差,总觉得嘴巴里黏腻,容易感到困倦,尿频,尿急,脚踝容易水肿等,这个时候可以健脾祛湿,参考健脾祛湿汤加减。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国家卫健委叫停“阿尔茨海默病手术” - 天天要闻

国家卫健委叫停“阿尔茨海默病手术”

据南方日报报道,7月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通知》。根据这份通知,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对该技术进行评估,评估认为该技术处于临床研究早期探索阶段,适应证及禁忌证尚不明确,安全性、有效性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撑。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心脏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焦虑抑郁、孕产期、围绝经期人群如何运动有指引!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等发布运动处方共识 - 天天要闻

心脏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焦虑抑郁、孕产期、围绝经期人群如何运动有指引!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等发布运动处方共识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健康促进和慢病预防的主要生活方式干预手段。对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肾脏病、原发性骨质疏松、乳腺恶性肿瘤、焦虑抑郁症等患者,以及处于孕产期、围绝经期及绝经期等特殊阶段的女性应该如何科学运动?
国产DragonFly显身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再度完成高危复杂二尖瓣极重度反流TEER手术 - 天天要闻

国产DragonFly显身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再度完成高危复杂二尖瓣极重度反流TEER手术

【来源:大众报业·半岛网】 半岛网7月8日讯(记者 张家瑞)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在心内科学科带头人钟敬泉教授、科室主任姚桂华教授、副主任由倍安教授的指导下,在麻醉科副主任郑强、心外科副主任霍玉峰、超声心动图室许红晓副主任医师等支持下,心内科冠心病与结构性心脏病病区副主任、结构性...
糖友的安心食光,七天三餐食谱,营养又贴心 - 天天要闻

糖友的安心食光,七天三餐食谱,营养又贴心

“控糖不是牺牲生活,而是重建它的艺术。”【第一关】不控糖,生活随时“断电”!你有没有试过:饭后血糖飙升,整个人昏昏欲睡?或者一天忙碌下来,才发现手脚发麻、眼花头晕?这不是小问题。糖尿病不是简单“少吃甜”就够了,它像隐形炸弹,藏在每一口饭、每
最帅“公主抱”!医院保安抱起患者冲刺三百米救人 - 天天要闻

最帅“公主抱”!医院保安抱起患者冲刺三百米救人

刚上岗三天,正在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做实习保安的大二学生邝艺年就做了一件很“帅”的事:7月5日上午,一患者突然晕倒在医院门诊大厅外。邝艺年见状,冲上前去将其“公主抱”,狂奔三百米冲向急诊室。从发现到交接给医生,只用了两分钟。据现场目击者描述,事发5日上午十一时许,当时该患者正在门诊大厅外,突然无法站立...
30天,近10年最短!7月20日入伏 - 天天要闻

30天,近10年最短!7月20日入伏

随着暑气渐长三伏天即将到来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湿气最重的时节也是调理体质的黄金窗口今年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共计30天将打破近十年“40天长三伏”的惯例成为近年来“最短”的三伏天今年三伏为何是30天?
马上“入伏”,心脏不好的老年人注意:天气炎热3件事最好少做 - 天天要闻

马上“入伏”,心脏不好的老年人注意:天气炎热3件事最好少做

提到三伏天,我们第一想到的就是热。在如今马上入伏的情况下,想要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我们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相关数据调查可知,直至六月,我国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到江南等地带,最高气温已经达到了30°C 。对于老年人来说,在这种天气情况下很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