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将进入十一月
气温骤降
各种病菌也开始“粉墨登场”
微西美温馨提示
应警惕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感冒
手足口病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冬季其它呼吸道传染病等
01 流行性出血热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我省关中地区出血热高发季节。流行性出血热(EHF)又名,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出血热是由鼠类携带汉坦病毒,并通过其唾液、尿液等含有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直接噬咬人等途径,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该病发病急、症状重、进展快、花费大、病死多。在常有野外工作或活动的农民、学生等群体中发病率高。
流行性出血热有哪些症状?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潜伏期为4-46天,平均1-2周。早期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头痛、腰痛、咽痛、咳嗽、流涕等,极易与感冒混淆,造成误诊而延误病情。典型病例病程表现为5个阶段: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轻型病例或非典型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较轻,中毒症状轻,无低血压及明显的少尿期,可仅有发热期和多尿期,或仅有发热期,热退后症状消失,需经特异性血清学检查才能确诊。重症患者则出现发热期、休克期和少尿期之间相互重叠。发热期特征是高热、头痛,全身不适和食欲减退,继而严重的腹痛或腰痛,常伴随恶心呕吐,面部发红,淤点和结膜充血。头痛、腰痛、眼眶痛(常称为“三痛”)。皮肤充血潮红多见于颜面、颈、胸等部位(常称为“三红”),重者呈酒醉貌。少数患者有鼻出血、咯血、黑便或血尿。“三痛、三红”是该病的典型表现。
健康提示
1 “三早一就”是本病防控和治疗的原则,即“早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就近治疗”。
2 接种疫苗是防控出血热的有效措施,高发地区16-60岁的适龄人群,尤其是接近60岁的农民和刚满16岁的学生,应积极主动接种疫苗。
3 在学校、村周、果园、菜园、养殖场等重点场所可长期实施灭鼠、防鼠措施。
4 加强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污染物,不要夜宿在果园等户外场所以防螨虫叮咬;不吃生冷特别是鼠类污染过的食物、水等,杜绝病从口入;不坐卧草堆,劳动时防止皮肤破伤,破伤后要消毒包扎;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如稻草、玉米秸秆等)时,要戴口罩、帽子和手套。
5 一旦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皮肤出血点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流行性出血热传播途径
02 流行性感冒
目前已进入我省流感的主要流行季节,近期流感病例数可能增加,同时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爆发疫情,应继续做好防护。
健康提示
1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6月龄以上所有愿意接种且无禁忌症者均可自愿自费接种流感疫苗。
2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3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4 学校及托幼机构应着重防范流感的小范围暴发,加强园内的环境卫生和教室的通风消毒,落实晨检、疫情报告等各项防控措施。
03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每年10-11月是我省手足口病发病小高峰,要警惕托幼机构聚集性病例的发生。
健康提示
1 EV71疫苗能预防EV71型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可前往具有疫苗接种资质的预防接种单位,自愿、自费接种。
2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
3 注意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家庭常备“84”消毒液,采用“浸、洗、擦、洒、泼”五法对儿童的玩具、其他用品等进行清洗消毒。
4 尽量少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患者接触。
5 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特别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溃疡等,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04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从10月开始已进入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是爆发疫情高风险场所。
健康提示
1 预防感染性腹泻,关键在于防止“病从口入”。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
2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生熟食品要分开。
3 及时清理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并做好环境消毒。
4 各类学校等集体单位一旦发现胃肠道症状病例异常增多时,应及时将患者送到医院诊治并报告当地卫生相关部门。
05 冬季其它呼吸道传染病
冬季是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全省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将明显增加,学校等集体单位为暴发疫情高风险场所。
健康提示
1 对有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如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按相关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
2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避免飞沫传播。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 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特别是症状较轻的病人应及早到社区医院就诊,避免发生交叉感染,早期隔离,待痊愈后再返学返工。
4 学校及托幼机构应认真开展晨午检、缺课登记、通风消毒和疫情报告等工作,出现爆发疫情适时采取停课措施。

主 审:成 哲
主 编:邢书磊
责任编辑:温 娜 吴一凡
资料来源:陕西疾控 湖南疾控 中国疾控动态
编 辑:彭米苔 董幸

「西安美术学院官方公众号欢迎广大师生投稿」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主 办:西安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执行负责:新媒体管理中心微西美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