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糖控制到多少最好?90%的人搞错了,长期血糖达标看此值

2022年07月05日11:29:18 健康 1499

常常遇到这样的病人,血糖到7就有点紧张,血糖到8就开始焦虑,血糖10就开始追加胰岛素

这样做对不对?1型糖友血糖控制是不是越低越好?…当然不对!

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

糖尿病血糖控制到多少最好?90%的人搞错了,长期血糖达标看此值 - 天天要闻

图1 焦虑

1.糖尿病人降低高血糖有多重要?

“随便吃一点,血糖就高了!”“血糖老是很难降!”…高血糖是1型糖友最苦恼的问题。长期高血糖极有可能会逐渐引起各种慢性并发症,严重时可以导致失明、截肢等等。所以积极降低高血糖,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是刻不容缓的

糖尿病血糖控制到多少最好?90%的人搞错了,长期血糖达标看此值 - 天天要闻

图2 避免高血糖

2.糖尿病防止低血糖有多重要?

高血糖可怕吗?可怕!但是,低血糖更可怕!!

高血糖至少给了我们一个缓冲期,而低血糖的危害非常大,稍有不慎就会致命!

如果你的血糖在“荡秋千”,一阵高,一阵低,这样的血糖高低波动危害非常大,严重的低血糖可能引起脑中风,诱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及心肌梗死等,并使糖友原有的视网膜病变加剧。


所以,糖友们控糖要有底线,不是越低越好。降低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是1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两大目标,目前公认的血糖控制标准为:在最少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下,使糖友的血糖尽可能接近正常水平。

糖尿病血糖控制到多少最好?90%的人搞错了,长期血糖达标看此值 - 天天要闻

糖尿病血糖控制到多少合适?

对于大多数成年人,简化的血糖控制目标一般推荐空腹血糖控制目标为 4.4~7.0 mmol/L,非空腹血糖目标为<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控制目标为<7%。但不同人群有不同需求,若你较年轻,无其他基础疾病,血糖目标值应严格要求自己;如容易发生低血糖或有其他特殊原因血糖控制目标可适当宽松,具体详见下表:

糖尿病血糖控制到多少最好?90%的人搞错了,长期血糖达标看此值 - 天天要闻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特殊人群的血糖控制目标:


糖尿病血糖控制到多少最好?90%的人搞错了,长期血糖达标看此值 - 天天要闻

糖尿病血糖控制到多少最好?90%的人搞错了,长期血糖达标看此值 - 天天要闻

(1)所有类型的妊娠期高血糖孕期血糖目标:空腹血糖<5.3 mmol/L,餐后1 h 血糖<7.8 mmol/L,餐后2 h 血糖<6.7 mmol/L。(2)孕期血糖控制应避免低血糖,当孕期血糖<3.3 mmol/L,需调整治疗方案,给予即刻处理。由于妊娠期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会出现生理性的下降,建议每1~2个月评估1次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目标与孕前一致(为6.0%~6.5%),妊娠中、晚期控制糖化血红蛋白(HbA1c)<6.0% 更何况,可以看出孕期血糖控制目标较普通人群更加严格。

糖尿病血糖控制到多少最好?90%的人搞错了,长期血糖达标看此值 - 天天要闻


糖尿病血糖控制到多少最好?90%的人搞错了,长期血糖达标看此值 - 天天要闻

糖尿病患儿也需要进行自我血糖监测,频率应根据血糖控制状况个体化,主要测量空腹和餐后血糖。一旦血糖达标可根据治疗方案、强化程度及代谢控制水平调整监测次数。每年至少测 2 次HbA1c,如果使用胰岛素治疗或血糖控制未达标,则每3个月测定1次。控制的目标是在孩子保持正常生长发育,减轻体重,在避免低血糖的前提下进行设定的,口服药物治疗者 HbA1c尽可能控制在 7.0% 以下,胰岛素治疗者的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

糖尿病血糖控制到多少最好?90%的人搞错了,长期血糖达标看此值 - 天天要闻

注:ISPAD为国际青少年糖尿病联盟;ADA为美国糖尿病协会;CDA 为中国糖尿病协会;HbA1c为糖化血红蛋白;-为无推荐参考值

糖尿病血糖控制到多少最好?90%的人搞错了,长期血糖达标看此值 - 天天要闻

糖尿病血糖控制到多少最好?90%的人搞错了,长期血糖达标看此值 - 天天要闻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年龄≥65周岁的糖尿病患者被定义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包括65岁以前和65岁及以后诊断糖尿病的老年人。老年糖尿病患者异质性大,血糖控制目标不同,需要采取分层和高度个体化的管理策略,首先对自我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A),然后根据自我使用降糖药物种类(B)将自己进行分类,找到适合自己的控制目标。

A.健康状况评估:

健康等级

老年患者糖尿病特点

良好

患者无共病或合并≤2种除糖尿病外的慢性疾病(包括卒中高血压、1~3期肾脏病、骨关节炎等)和患者无ADL损伤,IADL损伤数量≤1

中等

患者合并≥3种除糖尿病外的慢性疾病(包括卒中、高血压、1~3期肾脏病、骨关节炎等)和(或)患者满足以下任意一项:(1)中度认知功能受损或早期痴呆;(2)IADL损伤数量≥2

患者满足以下任意一项:(1)合并≥1种治疗受限的慢性疾病(包括转移性恶性肿瘤、需氧疗肺部疾病、需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晚期心力衰竭)且预期寿命较短;(2)中、重度痴呆;(3)ADL损伤数量≥2;(4)需长期护理

注:ADL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如厕、进食、穿衣、梳洗、行走;IADL为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打电话、购物、做饭、服药和财务管理

B.根据健康状况及使用的药物确定自己的血糖控制目标:

B1:糖尿病使用低血糖风险较高的药物:如胰岛素、磺脲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等

糖尿病血糖控制到多少最好?90%的人搞错了,长期血糖达标看此值 - 天天要闻

B2:糖尿病未使用低血糖风险较高的降糖药物:

糖尿病血糖控制到多少最好?90%的人搞错了,长期血糖达标看此值 - 天天要闻

糖尿病人血糖不能只看一时,长期控制得好,糖化血红蛋白要达标

控制糖尿病还有一个重要指标是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最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一般成年人糖化血红蛋白应小于6.5%。但是针对不同情况糖化血红蛋白也有所区别。

1、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0%


适用于预期生存期大于10年、并发症及伴发疾病较轻、有一定低血糖风险、应用胰岛素促泌剂类降糖药物(磺脲类)或以胰岛素治疗为主的2型和1型糖尿病患者。

2、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5%

糖尿病血糖控制到多少最好?90%的人搞错了,长期血糖达标看此值 - 天天要闻

适用于预期生存期大于5年、中等程度并发症及伴发疾病、有低血糖风险、应用胰岛素促泌剂类降糖药或以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为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3、糖化血红蛋白小于8.0%


预期寿命小于5年、完全丧失自我管理能力等情况,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可以放宽至小于8.0%。

同时需避免严重高血糖引发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和难治性感染等情况发生。为什么生存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呢?因为慢性高血糖引起的损害有一定的时间效应。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越来越多的人查出糖尿病!医生劝告:罪魁祸首已揪出,5物少吃 - 天天要闻

越来越多的人查出糖尿病!医生劝告:罪魁祸首已揪出,5物少吃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我也没吃
雷雨减弱,35℃高温将强势上线!这些防暑误区你中了几个? - 天天要闻

雷雨减弱,35℃高温将强势上线!这些防暑误区你中了几个?

广州这几天的雨带有后汛期的特征一直下个不停从昨日(6月30日)的天气看连日来的雷雨天气开始出现转折今天广州还可能有局部暴雨明天起就转以雷阵雨为主了35℃高温即将重回C位雷雨逐渐减弱35℃高温蠢蠢欲动广东省气象台预计,7月1日—2日,副高西伸加强,受偏南气流辐合影响,广东大部多云,中南部多雷阵雨天气,局部雨势较...
34岁男子手部外伤住院,医院开出“奇怪”检查单,包括前列腺检查,院方、当地卫健委回应 - 天天要闻

34岁男子手部外伤住院,医院开出“奇怪”检查单,包括前列腺检查,院方、当地卫健委回应

“一个手外伤的人,居然去检查内脏?”6月30日,江苏常州的市民朱先生反映,自己的堂哥在宜兴市第六人民医院(宜兴市和桥医院)处理手部伤口,却被告知需要进行多项内科彩超检查。手部被玻璃划伤住院需做多项彩超检查据朱先生介绍,前几天,他的堂哥在换玻璃时不小心被玻璃划伤,前往了距离最近的宜兴市第六人民医院(宜兴...
研究发现:那些长期打麻将的老人,到75岁以后,大多变成了这样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那些长期打麻将的老人,到75岁以后,大多变成了这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一个我们平常根本不会多想的生活习惯——打麻将。尤其是那些天天三缺一、雷打不动的老人。年纪到了七十多,有些人
福州男子脚趾突然“失灵”!医生:病根在脖子! - 天天要闻

福州男子脚趾突然“失灵”!医生:病根在脖子!

【来源:福州晚报】“四年了,终于找到这怪病‘真凶’!”近日福州市第二总医院脊柱外科病房里看着恢复正常的脚踝、脚趾60多岁的程大叔热泪盈眶4年前,程大叔发现左侧脚踝、脚趾无法正常动作,他辗转多家医院求治无果。
三四级手术增长40.89%!南医五院专家常驻破解山区就医难 - 天天要闻

三四级手术增长40.89%!南医五院专家常驻破解山区就医难

无影灯下,腹腔镜显示屏清晰呈现患者右肾上腺区3.8厘米的肿物。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五院”)泌尿外科主任李清手持操作钳,在毫米级空间内精准分离血管组织。随着一枚完整切除的肿瘤被取出,困扰患者邓先生(化名)十年的高血压病根被
两部门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 - 天天要闻

两部门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

智通财经APP获悉,今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加强医疗、医保、医药三方信息互通与协同,做好医保数据资源管理,推动医保领域公共数据资源利用。在确保数据安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探索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必要的医保数据服务。依托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