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人戒酒的医生走了没?”,这个反问太犀利,但不能拿个例说事

2022年06月30日19:52:15 健康 1254

近日,网上一则消息让所有医护人员大为震惊。

话不多说,有图有真相。人家不止有图,还有视频。

“劝人戒酒的医生走了没?”,这个反问太犀利,但不能拿个例说事 - 天天要闻

视频中,一位107岁高龄的老人因骨折到医院治疗。吃饭的时候,家人摆上了好饭好菜,但老人完全没有胃口。直到家人递上一杯酒,老人顿时喜笑颜开。

看视频,老人大概率是下肢骨折。并且,从专业角度推测应该是股骨颈骨折。毕竟,这个骨折太经常发生在高龄老人身上了。

这种骨折,还有一个令人意味深长的名字——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劝人戒酒的医生走了没?”,这个反问太犀利,但不能拿个例说事 - 天天要闻

大家不要误会了,这可不是说得了这次骨折再不会骨折了,而是再没有机会骨折了。因为,老人一旦卧床,身体机能会直线下降。不及时手术,很有可能不久于人世。

看着老人手术后的精神状态,心里不由得为该医院麻醉科的技术点赞。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个麻醉不是全麻。尽管目前的全麻技术和药品已经很成熟了,但对于高龄老人还是有一些影响。至少,在精气神恢复上还是比年轻人慢。

别看老人精神矍铄、甚至化验大多都在正常范围内,但这样的老人就像一台几十年前的汽车一样。一旦坏了,可能不只是一个零件的问题。因此,对这样的老年人手术术前准备来说,再多的思考和准备都不过分。

“劝人戒酒的医生走了没?”,这个反问太犀利,但不能拿个例说事 - 天天要闻

大概率上,这个老人采取的麻醉方式为椎管内麻醉或者是更具有优势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术后镇痛的效果,也一定很不错。疼痛不仅仅是感官上的不适,更会影响到人体很多系统。比如,就有可能导致没有食欲。

再看下面的网友留言,有一个网友的留言还是很中肯的。他说:这只是个例,不能提倡和放任。

确实是这样,不能因为一个喝酒但长寿的个例去说事。医生的建议,是在大量数据的统计基础上,抛开了个例而得出的可以让大多数人受益的指导性意见。

尤其看到有一位网友更是犀利留言:劝人喝酒的医生走了没?

“劝人戒酒的医生走了没?”,这个反问太犀利,但不能拿个例说事 - 天天要闻

相信看到这句话,绝大多数医生都没有勇气反驳。是呀,又有几个人能活到107岁呢,人家活到107岁已经是硬道理,拿什么反驳呢?

最后,不管怎样,我们不反对个例,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饮酒的弊还是大于利的。

酒精代谢上来说,酒精需要良好的肝脏功能来分解酒精。这个时候的酒精,与毒药无异。

因此,还是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另外,在医院是不允许喝酒的。如果强行喝酒,医护人员也很为难。

对于这件事,大家怎么看?

【温馨提示】点个关注,这里有大量专业的医学科普,为您揭秘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B超检查发现前列腺钙化,需要治疗吗?会不会影响到生育能力? - 天天要闻

B超检查发现前列腺钙化,需要治疗吗?会不会影响到生育能力?

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我经常遇到一些患者因为B超检查发现前列腺钙化而感到担忧和困惑。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位患者的故事。某日,一位年轻男士来到我的门诊,他因为最近感觉小腹不适,于是做了一次B超检查。结果显示他的前列腺出现了一些钙化的现象。
饭后散步其实是错的?医生:上了60岁后,饭后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 天天要闻

饭后散步其实是错的?医生:上了60岁后,饭后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分享更多的专业健康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感谢您的支持。“李叔,今天真是热得离谱啊!”张大爷扇着手里的蒲扇,汗流浃背地说道。他和妻子刘阿姨正和对门的老邻居李叔李婶在小区对面的公园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