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消息称,近日,德国外交部突然发难,指责中国海军在红海南部用激光武器,瞄准其租用的为欧盟"阿斯皮德斯"护航行动提供情报支持的“超级空中国王-350”间谍侦察机,导致设备受损、机组紧急撤离,被迫中断任务降落吉布提。
随后,德国国防部也声称,这架飞机遭到了中国军队毫无理由,且事先无通知的突然袭击,危害了相关人员的安全,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为此,德国还紧急召见了中国驻德大使,就此事表达抗议。
这个由法、英、德牵头的"阿斯皮德斯行动",名义上是保护商船免受也门胡塞武装袭击,实则早被曝光是配合美军拦截胡塞武装导弹、无人机,变相为以色列站台。
德国侦察机在红海南部鬼鬼祟祟活动时,恰好撞上正在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第47批护航编队——052d型驱逐舰包头舰、054a型护卫舰红河舰和903a型补给舰高邮湖舰。
德方只敢嚷嚷"设备受损",却绝口不提自家飞机为何会出现在中国军舰附近,不敢公开飞行轨迹数据,这种选择性卖惨的操作,显然就是北约“恶人先告状”碰瓷的经典套路。
一个二战战败国的侦察机,跑到距本土5000公里外的中国军舰头顶撒野,挨了警告反而自称“受害者”。即便这事是真的,也是德国活该。
不得不说,德国这波操作处处透着心虚。
其一,堂堂北约国家竟要租用民用飞机搞军事侦察,分明是想打“擦边球”逃避国际监督。世界航线数据显示,这类德国侦察机长期在红海、亚丁湾、曼德海峡游荡,其针对中俄舰艇的意图昭然若揭。
其二,德方声称激光造成"严重损坏",却又承认飞机已快速修复,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连基本逻辑都不要了。更讽刺的是,德国面对北溪管道被炸这等大事时对美国屁都不敢放,如今被激光警告一下就急得跳脚?
这其实也暴露了北约国家在红海的战略焦虑。自胡塞武装封锁曼德海峡以来,德国牵头欧盟“阿斯皮德斯行动”表面护航商船,实则配合美军围堵伊朗势力。
但中国海军第47批护航编队独立巡逻,既不打北约旗号,也不参与西方对胡塞的轰炸。这种“你搞军事联盟,我走我自己路线”的对比,让欧盟的炮舰外交显得格外尴尬。
话说回来,德国侦察机为何专挑中国军舰"碰瓷"?恐怕是看准也门胡塞武装真会开火击落目标,而中国一贯遵守国际法不会轻易动武。这种专捏"软柿子"的算计,反倒暴露了德国色厉内荏的本质。
类似剧本早已不是第一次上演。
此前,澳大利亚炒作中国军舰"激光攻击"其p-8a侦察机,事后被证实该机当时正在近距离跟踪中国舰艇搜集情报;还有日本、菲律宾等常常炒作中国军舰"危险接近",丝毫不提它们的非法闯入……如今德国又捡起同一套话术。
这些案例的共同点是:当事国只字不提自身挑衅行为,却将中方防御性措施包装成"无缘无故的威胁",更不敢承认被反制时怂得掉头就跑。
对中国而言,所谓"激光攻击"已是克制到极点的警告,反制也是有理有据。
国际海域虽允许自由航行,但军用飞机抵近他国舰艇侦察本就是赤裸裸的挑衅。激光照射是各国海军常用的非致命驱离手段,比起直接火控雷达锁定或实弹警告,已经算得上极度克制。
要知道052d配备的346a相控阵雷达若开启火控模式,德国侦察机收到的就不是暂时性眩光,而是导弹锁定警报。
这种“留有余地的强硬”恰恰彰显中方战略定力:既不回避正当防卫,又避免落入西方“军事扩张”的话术陷阱。
中国是应亚丁湾护航邀请派遣舰队,行动严格遵循联合国决议框架;而欧盟"阿斯皮德斯"行动虽名义上保护商船,实则与美国"繁荣卫士"行动存在战略联动。
中方始终强调各国在红海应避免军事对抗,但面对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侦察行为,采取符合国际法的防御措施无可厚非。
此外,我们真正要关注的是,德国近年在军事领域的转向。
之前,德军舰高调穿越台湾海峡,公然配合美国"以台制华"战略;
而此次红海行动中,德国作为欧盟主导国积极参与美国牵制的红海护航,其侦察机活动范围与中方护航区域高度重叠。这种战略趋同使得中德军队接触时摩擦风险陡增。
德国外交部声明中"完全不可接受"的强硬措辞,与其说是对单一事件的反应,不如说是对中德关系军事层面紧张升级的焦虑投射。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此次“碰瓷”的时机也耐人寻味。
前几天,德国总理默茨刚与中国外长王毅握手言欢,承诺“深化战略互信”,转头就派侦察机骚扰中国舰队,与其说是军事冒进,不如说是政治“投名状”。
在红海演这出苦情戏,无非是想借“中国威胁”向北约表忠心,顺便转移国内对经济萎靡的怒火。
这也间接暴露出德国对华政策的两难:既想维持经贸合作,又在安全领域紧随美国。但历史证明,甘当美国战略棋子的国家往往付出沉重代价。
从澳大利亚侦察机被驱离到德国此次吃瘪,这些国家更应反思为何总在"碰瓷"中国军事设施时遭遇反制。
中方早已表明态度:对话沟通的大门始终敞开,但核心利益红线不容触碰。德国若真愿维护地区稳定,就该停止这种"贼喊捉贼"的戏码,而非一边打着"航行自由"旗号搞抵近侦察,一边扮受害者博取同情。
显而易见,当前红海已成大国博弈的又一个新战场。
在这场多方角力中,激光照射事件不过是个插曲——当德国还在计较“谁照了第一束光”,中国早已在下一盘更大的棋:用非对抗性存在证明,没有北约的炮舰,国际航道反而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