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坛又炸了锅,这次的主角是特斯拉和SpaceX的老板埃隆·马斯克,还有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事情的起因是一个叫“大而美”法案的东西,在美国国会以一票之差通过,搞得社会上吵翻了天。马斯克因为公开反对这个法案,传出可能被驱逐出境的风声,而63岁的奥巴马也跳出来,态度硬邦邦地批评这法案对美国的未来没啥好处。
先说这“大而美”法案,名字听起来挺唬人,但内容其实不咋美。2025年5月初,美国政府推出这个法案,主要是为了解决财政赤字问题。咋解决呢?简单粗暴——提高债务上限,然后把医疗、教育、新能源、环保这些领域的预算砍掉,把钱挪去搞国防建设。说白了,就是“劫贫济富”的路子。这法案一出来,社会上就炸了窝,有人骂这是要把穷人往死里逼,有人觉得国防更重要,反正吵得不可开交。
5月22日,法案在众议院投票,218票对217票,就差这一票,硬是给通过了。这结果太刺激了,简直跟电视剧似的。消息一出,国会外面全是抗议的人,举着牌子喊“还我医保”“教育是未来”。这事儿还上了国际新闻,好多国家都盯着看,说美国的财政政策咋这么短视。
马斯克这回算是撞枪口上了。他本来跟特朗普关系不错,2024年大选时还掏了不少钱帮特朗普拉票。特朗普赢了之后,还专门给他弄了个“政府效率部”的位置,让他去管政府开支。马斯克干得挺卖力,三个月就省了1600亿美元,效率是真高。可惜,好景不长,他跟特朗普很快就翻脸了。
翻脸的原因跟“大而美”法案有直接关系。这法案砍了新能源的补贴,特斯拉直接受冲击,生产成本蹭蹭上涨,每辆车得多花1万美元。马斯克不干了,在X上公开喷特朗普政府,说这关税政策是在毁新能源产业竞争力。他还把共和党骂得挺惨,说他们是“头脑空空的废物”。这下可捅了马蜂窝,特朗普直接放话,说马斯克再闹下去,可能得滚出美国。
为啥提到驱逐出境呢?马斯克虽然在美国混得风生水起,但他其实是南非出生,1990年代才移民到美国。虽然他早拿了美国籍,但这种敏感时候,身份问题就容易被拿出来做文章。有人猜,这是特朗普在给他施压,毕竟马斯克的公司在美国影响太大,真走人了损失也不小。
再说奥巴马,这位63岁的前总统也没闲着。他在芝加哥家里接受采访,直接对“大而美”法案开炮。他说自己当总统时,好不容易推出来的医疗和教育改革,现在全被这法案给威胁了。砍这些预算,穷人日子更不好过,社会不公加剧,长远看国家肯定吃亏。他这话说得挺硬气,摆明了不支持特朗普这套玩法。
奥巴马为啥站出来?一方面,他一直关注社会公平的事儿,这跟他当年的政策理念一脉相承。另一方面,他现在虽然不当总统了,但影响力还在,通过基金会啥的还在推动投票权、气候变化这些议题。这次发声,也是在给民众打气,顺便给民主党攒点人气。
要搞懂这矛盾咋升级的,还得从头说起。2024年美国大选,特朗普卷土重来,马斯克是他最大的金主之一。马斯克不光掏钱,还在摇摆州搞了“票多多”和“投票大乐透”这种活动,拉了不少选民。特朗普赢了后,两人关系一度好得跟哥们儿似的,马斯克还被委以重任。
可到了2025年,风向变了。4月初,特朗普推了个“对等关税”政策,特斯拉成本大涨,马斯克就有点不爽了。再加上特斯拉那时候业绩也不好,第一季度净利润跌了71%,SpaceX的星舰项目又烧钱烧得厉害,马斯克压力山大。他本来就不是个忍气吞声的人,这时候跟特朗普对着干,也就不奇怪了。
“大而美”法案成了导火索。马斯克觉得这法案不光害他公司,还违背了他推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他在X上喷得越狠,特朗普那边反弹越大,最后闹到驱逐出境这步,算是彻底撕破脸了。
法案通过后,美国社会真挺乱的。抗议活动全国开花,民众不干了,觉得医疗和教育这种基本保障都被动了刀子。经济上,国家债务直接飙到36.1万亿美元,通货膨胀也压不住,中产阶级日子更难过。国际上,美国的盟友都看不下去,北约会议上有人直接说华盛顿这操作太离谱。
对普通人来说,这法案实打实影响生活。医保少了,看病贵了;教育预算砍了,公立学校条件更差了。抗议的人里,好多是普通老百姓,真不是闹着玩的。
马斯克也不是吃素的。2025年6月,他直接宣布成立个“美国党”,想靠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跟两党掰腕子。他放话说,要从根儿上改规则。
这波矛盾升级,其实挺能说明问题的。马斯克和特朗普从盟友到翻脸,背后是利益和理念的碰撞。马斯克想搞创新,特朗普想保自己那套老玩法,结果谁也没妥协。“大而美”法案看着是短期胜利,但隐患一大堆,美国社会为此付了不小代价。奥巴马站出来,也是在提醒大家,政策不能只看眼前,得想长远。
说白了,这事儿就是权力和利益的博弈,夹在中间的老百姓最吃亏。马斯克能不能被驱逐出境,现在还不好说,但这矛盾估计一时半会儿消停不了。咱作为外人看热闹,也得想想,这么乱下去,美国还能折腾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