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防疫不力,自食苦果:暴发大规模疫情

2025年07月09日11:52:06 国际 1675

文/贵州作家:谢点亮(谢超恒)

编辑校对/谢点亮

审核刊发/今日头条网络创作平台


美国防疫不力,自食苦果:暴发大规模疫情 - 天天要闻

美国麻疹分布(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这个曾经在25年前宣布消灭麻疹的国家,如今却被麻疹疫情的阴影所笼罩。

2025年才过半,就已报告至少1284例麻疹确诊病例,超过了2019年全年的最高记录,病例数量创下近33年新高,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

从地域上看,截至7月1日,全美38个州都未能幸免。得克萨斯州更是成为了重灾区,有750多例病例与1月暴发的一场疫情有关,新墨西哥州俄克拉荷马州堪萨斯州的病例也与之相关。

而在得克萨斯州的盖恩斯县,情况尤为严峻,那里近1/4的幼儿园儿童在2024 - 2025学年没有接种所需的MMR疫苗,是该州疫苗接种率最低的地区。这一数据深刻地反映出疫苗接种率低与麻疹疫情暴发之间的紧密联系。

传染病专家指出,今年美国麻疹的严重程度可能被低估,因为存在很多未报告的病例。这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敌人,更加难以防范。

美国防疫不力,自食苦果:暴发大规模疫情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时,我们看到至少有3名患者因麻疹相关病症死亡,这个数字与过去25年死于麻疹的总人数相当,麻疹的杀伤力不容小觑。

麻疹这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一旦感染,患者会在一到两周内出现高烧、咳嗽等一系列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肺炎等并发症甚至死亡。而预防麻疹的最佳方法就是接种两剂麻疹疫苗,以三联疫苗的形式接种即可。

然而,美国如今却陷入如此严重的麻疹疫情之中,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

特朗普任命的卫生部长小罗伯特·F·肯尼迪对美国疫苗政策进行“颠覆性改革”,这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这种政策的影响下,加上之前新冠疫情扰乱了儿童的常规就医,反疫苗组织的资金在疫情期间膨胀,多种因素叠加,导致美国部分地区的麻疹疫苗接种率跌至防止疫情爆发的关键阈值95%以下。

美国一直以科技发达、医疗先进自居,可在防疫这件事上却如此不作为。这不仅是对本国民众生命健康的不负责任,也反映出其在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执行上的严重缺陷。

美国的例子警示着全世界,防疫工作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稳定有效的政策以及民众积极的配合,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

美国防疫不力,自食苦果:暴发大规模疫情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三天三任总理:动荡中的泰国政坛,被围猎的他信家族? - 天天要闻

三天三任总理:动荡中的泰国政坛,被围猎的他信家族?

2025年7月3日,泰国曼谷,泰国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右二)和素提达王后(右)在王室典礼上,为泰国代理总理素里亚(中)及其新内阁成员举行宣誓就职仪式,其中包括泰国新任文化部长佩通坦(左)和泰国副总理普坦(左二)。视觉中国/图2025年7月3日下午,泰国政府在总理府召开内阁特别会议,宣布由副总理兼内政部长普坦代...
“以色列没有处理伊朗浓缩铀问题”,内塔尼亚胡访美最新发声! - 天天要闻

“以色列没有处理伊朗浓缩铀问题”,内塔尼亚胡访美最新发声!

每经编辑:黄胜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7月9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访问美国期间表示,尽管以色列国防军上个月对伊朗核设施和军事目标发动了为期12天的空袭行动,但以方依然对伊朗储存的浓缩铀感到担忧。在谈及以色列针对伊朗的军事行动时,内塔尼亚胡指出,以色列“唯一没有处理的问题就是浓缩铀”。他重申,伊朗不能拥...
中国商务部出手,它们还说“没影响”? - 天天要闻

中国商务部出手,它们还说“没影响”?

中国商务部9日宣布将8家台湾地区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禁止向其出口两用物项。老司机仔细查了一下,这些台湾实体几乎覆盖了所有台军自制装备的生产单位,涉及台湾各军种的先进装备。可以说,台军未来装备的....
【海外智库观察-美国】中美与国际组织的AI治理标准之争 - 天天要闻

【海外智库观察-美国】中美与国际组织的AI治理标准之争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海外智库观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范围的迅猛发展,围绕其治理的国际竞争也愈发激烈。AI治理不再仅仅是技术管理问题,更成为国家软实力输出、规则制定权争夺以及地缘政治博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中美两国以不同的治理路径和制度逻辑,试图在联合国、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国际电信联盟...
文化强市再添新平台!东莞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正式试运行 - 天天要闻

文化强市再添新平台!东莞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正式试运行

近日,东莞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正式试运行。作为东莞文化强市建设十大文体设施之一,基地是文化强市建设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平台,对传承红色基因、打造文化品牌、擦亮城市名片具有重要意义,将进一步增强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成为全市学习传承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