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美国大选发生重大事件,美国前总统、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竞选集会上遭当地不明身份枪手数弹“枪击”。
这次针对特朗普的“枪击”,看似从天而降,凶险异常,实则虚惊一场,有诸多细节值得“嫌疑”。据此,有一些人士分析,从美国大选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相互攻讦、早无底线的历史看,不排除这场政治闹剧自导自演的可能性。
一是集会现场的安保人员为何不理会目击者对枪手可疑动作的提醒。这一点比较耐人寻味。在特朗普被枪击后,英国广播公司采访了一名自称目击者的男子。这名男子是特朗普的支持者,在特朗普被枪击前,他看到了一名男子手持步枪爬上活动现场附近的屋顶,并架起了狙击枪。这种动作显然是奔着刺杀某个重要人物去的。这名特朗普的支持者和他身边的人用手指着那个人,试图提醒安保人员(附近的警察)。这名男子在想,为什么特朗普还在讲话,他们为什么不把他拉下台。发现这名枪手可疑动作的目击者想不明白的是,他告知了附近警察,但警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警察的一脸懵逼及其他们的迟钝反应,不可思议。莫非是某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巧妙“配合”。
二是特朗普被“枪击”后的反应不合常理。按理说,一个人被枪击后,本能式的反应,应该是躲在特勤人员的身后,或趴在舞台上,不再出头露面。枪击发生后,场面肯定很混乱,难免也还有其他不明身份的枪手,浑水摸鱼,趁乱行刺。从这点上看,特朗普在特勤人员的搀扶下,又作出“美国再次伟大”的挥拳动作,难道他就不怕其他枪手的突然出现。如果不是心中有底或胸有成竹,特朗普被枪击后的那种反应是不合常理的。
三是美国有自导自演这种政治闹剧的土壤。美国是一个持枪自由的国家,社会族群的割裂及其不同族群的戾气都比较严重,校园和社会枪击事件早就被人们习以为常的。美国每一年死于枪击案的人也是多如牛毛,数以万计。不管什么人,都有被枪击的可能。特朗普也不例外。在这种背景下,人无底线、自导自演一个政治上的枪击案,或卖惨煽情,或嫁祸对手,都不失为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竞选策略。
为了“二进宫”,特朗普曾多次利用自己被国会弹劾、被涉嫌犯罪等问题上,卖惨煽情,吸引中间选民的支持。有民调显示,特朗普被枪击后,选情大涨,他的胜率一路飙升到68%,拜登的胜率则跌落至可怜的19%。
为了撇清自己的“嫌疑”,不当冤大头,不替特朗普背“黑锅”,拜登也是第一时间谴责这起针对特朗普的枪击暴力,并送上暖心的问候和关怀。
当然,用枪击对手来赢得大选这种野蛮的办法,也许早就没有市场了。若是愚蠢到这一步,不仅赢不了大选,反而会把对手抬上权力的宝座。
问题是,行刺特朗普的凶手已被他的特勤人员击毙身亡,即使身份不明、动机可疑,那也是死无对证,不明不白,一死了之。在特朗普只被击穿右耳,无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为了查明行刺者的动机和背景,最好的方法就是击伤或者活捉。如果行刺者是竞争对手派来的,那么查明真相后,必能重击对手;如果不是竞争对手派来的,而是自己安排嫁祸于人的,则可能架不住不同势力的拷问而露出破绽,被对手反戈一击。无论是哪种情形,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杀人灭口,来一个死无对证,只能一死了之。
当然,这种行刺政坛大人物的极端行为,也不能视而不见,不了了之,也还必须走程序调查一番,给公众一个说法。
所以,美国联邦调查局说,他们已接手调查工作,正在按“刺杀案”进行调查,并呼吁公众提供线索。美国国会众议院监督和问责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人科默已联系特勤局要求通报相关情况,并敦促特勤局负责人出席听证会,“有很多问题,美国人需要答案”。
尽管上面的三点分析,头头是道,但这种事件若还能发生在当下的美国,也是不太可能的。从现场传出的视频中可以看出,枪声一响,特朗普也是第一反应地趴在舞台上,躲避突如其来的子弹。说特朗普被枪击后的反应不合常理,也是不攻自破。
美国的选民也不是傻子,他们也不是好忽悠的。如果有人敢玩这一套把戏,一旦被戳穿,那无异于将结束他们的政治生命。
综合看来,有人说枪击特朗普是一个自导自演的政治闹剧,这显然有些太“阴谋论”,这种可能性显然是比较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