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到底为什么穷?让种茶大国肯尼亚告诉你,什么叫“恶性循环”

2025年07月05日06:42:04 国际 1039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非洲到底为什么穷?让种茶大国肯尼亚告诉你,什么叫“恶性循环” - 天天要闻

文|避寒

编辑|避寒

《——【·前言·】——》

全球第三大产茶国,年产50万吨茶叶,95%用于出口,这就是肯尼亚的茶叶帝国

人均GDP仅2000美元,40%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一个茶叶巨人,一个贫困大国。

非洲到底为什么穷?让种茶大国肯尼亚告诉你,什么叫“恶性循环” - 天天要闻

殖民者的茶叶实验

1903年,内罗毕英国殖民官员艾伦·麦克唐纳在自己的庄园里种下第一株茶树这株从印度阿萨姆带来的茶苗,改变了整个肯尼亚的命运。

麦克唐纳选择内罗毕并非偶然,这里海拔1500-2700米,赤道穿境而过,年降雨量1200-2000毫米,土壤呈酸性,正好适合茶树生长

非洲到底为什么穷?让种茶大国肯尼亚告诉你,什么叫“恶性循环” - 天天要闻

最初的茶园只有几公顷,殖民政府的目标很明确:为大英帝国提供廉价茶叶原料印度的茶叶成本在上升,锡兰产量有限,肯尼亚成了新的试验田。

1910年代,茶园面积扩大到200公顷,所有收成直接装船运往伦敦茶叶交易所当地人只能在茶园里做最基础的采摘工作,日薪2先令,连一袋茶叶都买不起。

殖民政府制定了严格的种植规则:只允许种植红茶,禁止任何加工环节,茶叶必须以毛茶形式出口,包装、拼配、品牌化全部在伦敦完成。

1920年代,第一批大型茶叶公司进入肯尼亚,布鲁克·邦德公司在基安布建立了占地3000公顷的茶园到1933年,全国茶园面积达到4700公顷,之后发展突然停滞。

非洲到底为什么穷?让种茶大国肯尼亚告诉你,什么叫“恶性循环” - 天天要闻

停滞的原因很简单,经济大萧条让全球茶叶需求骤降,殖民政府下令限制产量肯尼亚的茶园主们眼睁睁看着茶树荒废,却无能为力。

这段停滞期暴露了殖民经济的本质:当宗主国不需要时,殖民地的产业就失去存在价值肯尼亚人开始意识到,他们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伦敦商人手中。

1947年,二战结束,全球茶叶消费复苏,肯尼亚茶业重新启动到1950年,茶园面积回升到7700公顷,年产量达到7000吨。

非洲到底为什么穷?让种茶大国肯尼亚告诉你,什么叫“恶性循环” - 天天要闻

所有产品仍然以原料形式出口,肯尼亚人依旧只能赚取最微薄的种植收入

独立前的肯尼亚茶业有三个特征:原料供应者、价格接受者、利润贡献者这三个标签,深深烙印在这个国家的经济基因里。

非洲到底为什么穷?让种茶大国肯尼亚告诉你,什么叫“恶性循环” - 天天要闻

独立后的茶叶狂欢

1963年12月12日,乔莫·肯雅塔在内罗毕举起肯尼亚国旗独立了,新政府的第一个经济决策就是大力发展茶叶产业。

独立当年,肯尼亚茶园面积21400公顷,年产量21000吨肯雅塔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10年内茶园面积翻两番。

非洲到底为什么穷?让种茶大国肯尼亚告诉你,什么叫“恶性循环” - 天天要闻

1964年,肯尼亚茶叶发展局成立这个机构负责从种苗培育到市场销售的全产业链管理,政府还推出小农茶园扶持计划,向农民免费提供茶苗和技术指导。

效果立竿见影,1965年,新增茶园面积5000公顷。1970年,总面积突破4万公顷茶叶出口收入从1963年的200万美元飙升到1970年的1500万美元。

内罗毕茶叶拍卖市场于1957年建立,独立后迅速扩张每周二的拍卖日,来自世界各地的茶商聚集在这里,竞价声此起彼伏,肯尼亚茶叶的价格屡创新高。

1975年,一个转折点出现。

肯尼亚首次超越斯里兰卡,成为世界第二大茶叶出口国政府宣布这是"民族的骄傲",庆祝活动在全国各地举行。

非洲到底为什么穷?让种茶大国肯尼亚告诉你,什么叫“恶性循环” - 天天要闻

真正的爆发期在1970年代末

全球红茶消费激增,肯尼亚茶叶的浓烈口感受到欧洲消费者追捧,茶园面积从1975年的6万公顷猛增到1982年的8.14万公顷。

小农茶园模式成为肯尼亚特色

全国有60万小农种植茶叶,户均茶园面积0.5公顷,每个小农家庭年收入2000-3000美元,在当时属于中等收入水平。

1980年代初,肯尼亚茶叶的品质已经可以与印度高山茶叶媲美茶汤红亮,香气浓郁,在国际茶叶品质竞赛中频频获奖。

非洲到底为什么穷?让种茶大国肯尼亚告诉你,什么叫“恶性循环” - 天天要闻

出口数据更加亮眼1982年出口茶叶12万吨,创汇3.5亿美元。茶叶出口占肯尼亚外汇收入的35%,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这个时期,肯尼亚人普遍乐观,他们相信茶叶产业能够带领国家走向富裕报纸上满是茶叶出口创汇的好消息,政府官员在各种场合宣讲"茶叶富国"的愿景。

肯尼亚茶叶的全球市场份额从1963年的5%上升到1985年的23%短短20年,一个茶叶帝国诞生了。

非洲到底为什么穷?让种茶大国肯尼亚告诉你,什么叫“恶性循环” - 天天要闻

问题是,繁荣的表象掩盖了结构性缺陷肯尼亚依然是原料供应商,95%的茶叶以毛茶形式出口,包装、品牌、零售环节的巨额利润流向发达国家。

更严重的是,茶叶产业的成功阻碍了其他行业发展政府和民间资本过度集中在茶叶种植上,制造业、服务业严重滞后。

非洲到底为什么穷?让种茶大国肯尼亚告诉你,什么叫“恶性循环” - 天天要闻

陷入泥潭的茶叶巨人

1990年代,全球茶叶市场开始变化,越南印度尼西亚等新兴产茶国加入竞争,茶叶价格出现波动肯尼亚第一次感受到了市场的无情。

1994年,肯尼亚茶叶平均出口价格从每公斤2.8美元跌至2.1美元茶农收入大幅下降,许多小农开始砍伐茶树改种玉米,政府紧急出台茶农补贴政策,才稳住局面。

非洲到底为什么穷?让种茶大国肯尼亚告诉你,什么叫“恶性循环” - 天天要闻

价格波动暴露了肯尼亚经济的脆弱性,全国外汇收入的40%来自茶叶出口,价格每下跌10%,国家财政就减少数千万美元收入

2000年,肯尼亚茶叶年产量达到29.5万吨,超越印度成为世界第一大茶叶出口国这个里程碑本应值得庆祝,现实却很残酷。

同年的统计显示:肯尼亚茶叶出口均价每公斤1.85美元,而立顿等品牌茶在欧美超市的零售价每公斤超过20美元10倍的价差,清晰地展现了价值链分配的不公。

茶叶加工环节的缺失成为致命短板肯尼亚有150多家茶叶工厂,只能进行初级加工,所有茶叶以散装毛茶形式出口,包装、拼配、品牌化全部在消费国完成。

非洲到底为什么穷?让种茶大国肯尼亚告诉你,什么叫“恶性循环” - 天天要闻

立顿公司每年从肯尼亚采购10万吨茶叶,加工包装后在全球销售,年销售额超过50亿美元肯尼亚得到的仅仅是原料收入,约2亿美元。

更严重的问题在于经济结构肯尼亚的工业化水平极低,制造业占GDP比重不到10%国家需要进口几乎所有工业制成品。

恶性循环开始形成茶叶出口换取外汇→进口工业制成品→缺乏本土制造业发展→继续依赖原料出口。

2010年的数据更加触目惊心:肯尼亚茶叶年产量39.9万吨,出口创汇12亿美元。同期,进口工业制成品支出18亿美元,茶叶赚取的外汇完全不够支付进口账单。

非洲到底为什么穷?让种茶大国肯尼亚告诉你,什么叫“恶性循环” - 天天要闻

国际茶叶价格的周期性波动成为肯尼亚经济的梦魇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茶叶价格暴跌30%,肯尼亚GDP增长率从7%降至1.5%。

技术创新的缺失进一步加剧了困境。

肯尼亚茶叶研究机构年预算不到500万美元,而立顿公司仅研发投入就超过2亿美元技术代差导致肯尼亚只能永远停留在产业链底端。

农民的收入更加微薄2015年,肯尼亚小农茶叶平均收入每公斤只有0.3美元,而茶园的种植成本接近0.25美元,微薄的利润让许多茶农难以维持生计。

年轻人开始逃离茶园在肯尼亚西部的茶叶主产区,年轻人宁愿到内罗毕做保安、司机,也不愿继承父母的茶园。

非洲到底为什么穷?让种茶大国肯尼亚告诉你,什么叫“恶性循环” - 天天要闻

气候变化成为新的威胁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干旱让茶叶减产20%,拉尼娜现象带来的暴雨又冲毁了大片茶园。

2020年,新冠疫情给肯尼亚茶业最后一击全球茶叶消费下降,出口价格跌至历史低位,许多茶厂被迫停产,数万茶农失去收入来源。

非洲到底为什么穷?让种茶大国肯尼亚告诉你,什么叫“恶性循环” - 天天要闻

挣扎中的觉醒

2021年,肯尼亚茶叶出口量下降到46.5万吨,创10年来新低这个数字让政府和民众都陷入了深思。

觉醒来得有些晚,肯尼亚总统乌胡鲁·肯雅塔在2022年的国情咨文中首次承认:过度依赖茶叶出口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非洲到底为什么穷?让种茶大国肯尼亚告诉你,什么叫“恶性循环” - 天天要闻

数据说明一切:肯尼亚茶叶产业雇佣了全国10%的人口,只贡献了GDP的4%,这种就业密集但价值创造有限的产业结构,注定无法带来真正的繁荣。

一些变化正在发生。

2020年,肯尼亚启动了茶叶产业升级计划政府投资5000万美元,建设现代化茶叶加工中心,尝试生产袋泡茶、速溶茶等高附加值产品。

本土茶叶品牌开始萌芽"肯雅山"牌茶叶在东非市场崭露头角,零售价比进口茶叶低30%,质量毫不逊色。

教育投入也在增加内罗毕大学设立茶叶科学专业,每年培养100名茶叶技术人才,政府还与国外机构合作,派遣技术人员到中国、日本学习先进的茶叶加工技术。

非洲到底为什么穷?让种茶大国肯尼亚告诉你,什么叫“恶性循环” - 天天要闻

区域合作成为新的突破口东非共同体内部取消茶叶贸易关税,肯尼亚茶叶开始进入乌干达坦桑尼亚等邻国市场。

数字化技术带来新机遇肯尼亚开发了茶叶溯源系统,消费者可以通过二维码查看茶叶的产地、采摘时间、加工工艺。

中国市场的开拓给了肯尼亚新希望2023年,肯尼亚对华茶叶出口增长40%,中国消费者对肯尼亚红茶的浓郁口感表现出浓厚兴趣。

金融创新也在助力产业升级肯尼亚发展银行推出茶农信贷计划,为小农提供低息贷款购买加工设备,许多茶农开始尝试庄园化经营。

非洲到底为什么穷?让种茶大国肯尼亚告诉你,什么叫“恶性循环” - 天天要闻

环保意识的提升带来意外收获肯尼亚推广有机茶叶种植,获得国际有机认证的茶叶价格比普通茶叶高出50%。

年轻人开始回归茶园在政府扶持下,一批年轻企业家创办茶叶深加工企业,他们利用电商平台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绕过了传统的贸易商环节。

问题依然严峻肯尼亚的制造业基础薄弱,很多加工设备需要进口,技术人才短缺,品牌建设刚刚起步。

更深层的思考正在展开:为什么一个拥有优质茶叶资源的国家长期贫困?为什么初级产品出口国难以实现经济腾飞?

非洲到底为什么穷?让种茶大国肯尼亚告诉你,什么叫“恶性循环” - 天天要闻

肯尼亚的茶叶故事还在继续,从1903年的第一株茶苗到今天的全球茶叶大国,120年的历程见证了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挣扎与觉醒。

真正的变革才刚刚开始摆脱恶性循环,实现产业升级,需要的不仅是政策支持,更需要整个社会观念的转变。

这条路上,没有捷径可走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总理女儿被逼退位,前首相父亲坐被告席,幕后黑手却败了? - 天天要闻

总理女儿被逼退位,前首相父亲坐被告席,幕后黑手却败了?

前言7月1日下午,曼谷传来消息——佩通坦总理职权被暂停了,她爸他信也坐上了被告席。搞笑的是,策划这出"通话门"大戏的洪森,非但没捞到好处,反倒把自己给坑了。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谁才是赢家?中方这句话又有啥深意?作者-盐洪
经济学人:别想指望这份法案带来美国经济繁荣增长 - 天天要闻

经济学人:别想指望这份法案带来美国经济繁荣增长

【文/经济学人】这仅仅是虚惊一场吗?今年4月,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在“解放日”加征的关税引发的全球经济恐慌,如今已逐渐被日益增长的乐观情绪所取代。迄今为止,关税引发的通胀效应尚属温和。美国商界领袖私下表示,他们现在预期贸易摩擦将促成贸易协议,而非为了摩擦而摩擦。调查显示,尽管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仍处于低位,...
台湾花莲海域发生两起地震 最高震级4.6级 - 天天要闻

台湾花莲海域发生两起地震 最高震级4.6级

根据台湾气象部门消息,7月5日早晨,台湾花莲外海发生两起地震。第一起地震发生在7时12分,震级4.6级,震源深度20.8公里;第二起地震发生在7时35分,震级4.4级,震源深度15.7公里。(总台央视记者 朱若梦)(来源:央视新闻)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
俄罗斯和阿塞拜疆局势骤然紧张,为什么会这样? - 天天要闻

俄罗斯和阿塞拜疆局势骤然紧张,为什么会这样?

2024年,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和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会晤。 阿塞拜疆指责俄罗斯击落其客机,警方在俄城市突袭阿塞拜疆人,双方关系急剧恶化。阿塞拜疆与土耳其关....
美国医院告急,6600外籍医生签证受阻,患者遭殃 - 天天要闻

美国医院告急,6600外籍医生签证受阻,患者遭殃

美国医学院协会(AAMC)预测,未来11年美国将面临严重医师短缺,需依赖外籍住院医生填补关键空缺。2025年,超过6600名外国年轻医生成功配对到美国医疗项目,创历史新高。然而,受特朗普政府移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