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7月7日),青岛大学发布声明,就一位宿管工作人员送医治疗不幸离世做出回应:原因正在调查,学校深表惋惜。

ta是谁?年龄几何?经历了什么?在一份ai式回应里,看不到任何蛛丝马迹。
他叫张培生,是青岛大学滢园宿舍区的宿管大爷。
7月6日早上送医,当天去世。

他的工作场所,宿舍区的一间6平米小房子。
出事后,学生在房子外面摆上鲜花以示悼念。
现在鲜花已经被收走了。

哥试图通过学生分享的记录,拼凑出他的形象。
不过,写到这里时,哥发现学生分享在小某书的帖子,很多无法打开了。
好在还有很多零星的内容。
他之所以能成为学生镜头里的形象,因为大爷喜欢猫,照顾收留了很多流浪猫。

虽然他自己并不宽裕,甚至有同学发帖,宿管工作人员被欠了好几个月的薪水。
但大爷省吃俭用买猫粮,照顾的小猫很健康。


大爷是一位热心肠的人,爱护猫猫,善待同学。

最近毕业生离校,大爷捡到了一些别人不要的衣服鞋子,他留着冬天用。
他没等到穿上旧衣服。
也没等到青岛大学轰轰烈烈的装空调热潮滚过他的铁皮房。
人没了。
那天,房内桌子上有个电子温度计,显示为43.2摄氏度。

随后学校回应,学校把宿管业务外包给了物业公司,但物业公司把球踢了回来,说这个岗位不在物业管辖内。

不过,物业的球没踢出去。
这份回应很快被撤回,看来双方还在协商。
事关大爷的工伤认定,涉及不菲的赔偿。
他去世了,职业身份还在争执中。
能确定的只有小房子里没有空调。
而山东今年的温度,超过了吐鲁番。

已经这么热了,为什么没有空调呢?
青岛大学有话说,空调正在安装啊。
去年校长在开学典礼曾回应学生对宿舍装空调的诉求,赢得台下学生一片欢呼。


为了证明学校对空调的重视,青大公布了在政府采购网站上的招标信息。

7217台空调机在今年陆续安装中。

学校说并不是因为出了事才装空调,而是按部就班装空调。
只不过,张培生去世那天的高温下,确实也没有空调。
他去世当天,滢园宿舍内有一名学生中暑被救护车送医治疗。
学校否认大爷去世与当下空调安装热潮的关联性,似乎这样就可以扯远与不幸事件的距离。
但大爷去世的当天,前天,去年,前年……高温下没有制冷手段也是事实。

死者工作环境纵然难堪,但他没有去校领导或者物业领导的办公室乘凉,甚至没有哪怕一丝过激行为。
要知道,k1373绿皮列车上的闷热三小时,有人中暑有人不适,一个小伙砸破了车窗,没有管理方对列车故障表示道歉,反而用三篇大稿扣了他几顶帽子。
张培生没有“情绪脱轨”,他“守序”“守规”,正是那几篇文章所述的有担当。

应该让自己的声音被听见的。
不过,在国内舆论场,高温难耐并不构成装空调诉求的必要条件。
往往会被激情澎湃的博主视为矫情。

天气热,是事实。
而宿舍热,则是可以被对冲的负面声音。
对冲掉,宿舍可以不热。

(内容via东北某校老师)
其中惯用的逻辑,常看哥文章的同学,大概对这些口径很熟悉。
“你的问题不是问题”,把普遍面临的困境扭曲为你个人的矫情。
“学费比国外便宜,要求咋这么多”,无视学校花巨款办一个演唱会级别的毕业典礼,却抹掉正常诉求。
“曾经不热”可以否定当下的热,并作为当下拒绝解决问题的理由。
“别有用心”的动机揣测,可以否定对当下问题的描述,并让表达诉求变得动机可疑。

当然,还有最经典的“为你好”。

说你好就好,不好也好,说你不好就不好,好也不好。
想到这些,普通人也就无力说话了。
直到问题爆发,有人付出了实打实的代价,诡辩才会失色。
相同的事情还发生在烟台南山学院,一名学生因为高温中暑,被救护车拉走了。

此前学校以线路老化,没法安装为由,搪塞多年。
7月7日,南山学院已经明确表示,安排专项资金装空调。

局座张召忠有个论断——空调就是战斗力,当时遭到网络调侃。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某知名高校曾说,宿舍没空调但图书馆有,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宅在宿舍。
非在校的拥护者为此欢呼,不学习者不得空调。
似乎高温难熬睡不好,有助于第二天学习。
热,就需要空调。
在必须经过别人批准才能装空调的地方,你能做的是让自己的声音被听见,否则少有人会主动为你散热。
纵然开学典礼上充斥着诸如鼓励你立命立心立言立德的谆谆教诲,招生简章也不乏光鲜亮丽的宣讲说辞。
只要有一笔经费,在给学生安装空调还是新建一处花坛之间,学校选择后者。
那他平日里的甜言蜜语,你能信几分?
或许他爱的只是学生概念,而非具体的学生个体。
新闻来源
《宿管大爷疑中暑离世,青岛大学凌晨发情况说明》新闻晨报
《青岛大学已开始装空调》中国新闻周刊
主理 | 大宝
出品 | 腾讯新闻 新闻哥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