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俩造出“人力三轮房车”,在2㎡蜗居里住2天,直言:喘不过气

2023年05月23日18:07:04 家居 1488

人力三轮车和房车,这俩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也能组合到一起?

只能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一对兄弟就在不久前,脑洞大开地打造出了这样一个有些特殊的“三轮车小屋”,你别说,它还真像一个微缩版的房车;俩人还打算尝试在里面住上2天。

兄弟俩造出“人力三轮房车”,在2㎡蜗居里住2天,直言:喘不过气 - 天天要闻

虽然整个三轮车小屋看起来很粗糙,且全是手工打造而成,但屋内却也有可供睡眠的隔层卧室、一间迷你小厨房,和所谓的客厅休息区,虽然面积只有2㎡就是了……

“三轮房车”的基本信息

这辆所谓的人力三轮房车,乍一看还真有点像那种C型房车。

兄弟俩造出“人力三轮房车”,在2㎡蜗居里住2天,直言:喘不过气 - 天天要闻

▲人力三轮房车外观

兄弟俩造出“人力三轮房车”,在2㎡蜗居里住2天,直言:喘不过气 - 天天要闻

虽说感觉上就是一辆微缩的房车,但实际上它却有500磅重,换算下来差不多是227公斤。

  • 兄弟俩想的是,在里面住上两天,能走多远走多远,毕竟骑起它确实费力。
  • 后车斗小屋内有个大概2㎡的空间,但高度不错,得以塞下一张隔层卧室床板。
  • 不过遇到一些上坡转弯的地方,这人力三轮房车就要费力许多了,一蹬一推才能克服。

太过逼仄的生活空间

这对兄弟说,刚开始住进来还觉得有些好玩,时间长了真觉得有些喘不过气。

兄弟俩造出“人力三轮房车”,在2㎡蜗居里住2天,直言:喘不过气 - 天天要闻

小屋内带把锁,方便在外露营时锁闭门扇,也算是有一定的安全性,但实际上屋内并不能放啥贵重物品,毕竟门窗相对简陋一些,防盗能力不强。

兄弟俩造出“人力三轮房车”,在2㎡蜗居里住2天,直言:喘不过气 - 天天要闻

▲L形卡座沙发

兄弟俩造出“人力三轮房车”,在2㎡蜗居里住2天,直言:喘不过气 - 天天要闻

兄弟俩把屋内的坐墩戏称为一张“L形的卡座沙发”,它放在墙角的位置,底部藏有各种电器开关,同时也能正对门扇,打开门后便可看到屋外场景,起码通风采光都挺充足的不是?

当然啦,这小小的座位区也只考虑到了一个人休息、一个人在前面蹬三轮的场景,俩人坐的话就会显得非常拥挤,这也是2㎡小空间的无奈之处。

过家家似的小厨房

屋内前半段,居然还安置了一个带有水槽和灶台的小厨房,看起来就和过家家似的。

兄弟俩造出“人力三轮房车”,在2㎡蜗居里住2天,直言:喘不过气 - 天天要闻

▲橱柜台面的水槽和灶台

兄弟俩造出“人力三轮房车”,在2㎡蜗居里住2天,直言:喘不过气 - 天天要闻

水槽下面隐藏蓄水桶和污水桶,用按压式取水器提取净水,起码兄弟俩住这两天时间里,洗手喝水省着点的话倒是勉强够用。

另一边的小灶台用小型丙烷罐当做燃料,搭配一把平底锅,可以做一些简单的饭菜,还是那句话,两天时间的短期居住可以用,如果是“全日制”房车生活,那恐怕就有些麻烦了。

兄弟俩造出“人力三轮房车”,在2㎡蜗居里住2天,直言:喘不过气 - 天天要闻

橱柜上面,利用纵向空间安装一个墙面架,用来收纳各种各样的调味品,有一说一做得真的是有模有样,能够满足简单烹饪所需。

兄弟俩造出“人力三轮房车”,在2㎡蜗居里住2天,直言:喘不过气 - 天天要闻

骑着这辆人力三轮房车奔波一天后(毕竟200多公斤),俩人在厨房小屋里吃点饭、聊聊天,小小的蜗居还真能给人一种安全感。

屋内的采光通风

险些忘了说,屋内的采光通风布置也非常有趣。

兄弟俩造出“人力三轮房车”,在2㎡蜗居里住2天,直言:喘不过气 - 天天要闻

▲全屋小却明快

兄弟俩造出“人力三轮房车”,在2㎡蜗居里住2天,直言:喘不过气 - 天天要闻

2㎡的空间算得上只有“巴掌大”,但四壁却全都有窗户,兄弟俩说当时在打造它的时候,就已经充分考虑到了采光和通风的问题,毕竟想要减轻蜗居的憋闷逼仄感,光线和新鲜空气缺一不可。

两侧和后面的窗户上,都有小挂帘,看起来简简单单装修粗糙,却能给俩人这两天的生活提供隐私保证。

兄弟俩造出“人力三轮房车”,在2㎡蜗居里住2天,直言:喘不过气 - 天天要闻

▲车前面的小开窗

兄弟俩造出“人力三轮房车”,在2㎡蜗居里住2天,直言:喘不过气 - 天天要闻

车前方的小开窗,让我想到了小时候那种“三马子”的前窗,那时候通过这个小窗扇,就能看到前面的路,也不会晕车,当然对于这俩兄弟来说,这扇小窗就是蹬车人和坐车人交流的通道。

甚至在天花板上,俩人还打开了一扇换气窗,通过小风扇换气采光,将更多的自然光和新鲜空气带入蜗居内,也是服了!

卧室放在隔层上

卧室利用层高做到隔层上,多出一个类似C型房车的床头厢。

兄弟俩造出“人力三轮房车”,在2㎡蜗居里住2天,直言:喘不过气 - 天天要闻

小小的床头厢,不止是空间的延展,更是烈日下的遮阳棚、雨天下的遮雨帘,一物多用的设计也算巧妙。

兄弟俩造出“人力三轮房车”,在2㎡蜗居里住2天,直言:喘不过气 - 天天要闻

▲被褥藏在床头厢里

兄弟俩造出“人力三轮房车”,在2㎡蜗居里住2天,直言:喘不过气 - 天天要闻

被褥、支杆、床板,都藏在了这个床头厢里,晚上睡觉时踩在橱柜上,并把它们拿出来一一组合后,便得到了一张尺寸还算不错的双人床。

不过有一点要说明一下,这张双人床的稳固程度并不是很强,也就是这兄弟俩只住两天,不然架子是真禁不住长时间卧躺在上面的……

兄弟俩造出“人力三轮房车”,在2㎡蜗居里住2天,直言:喘不过气 - 天天要闻

铺好被褥,就得到了一个可供两人休息的小卧室,原本高处的绿植装饰,也就变成了床边装饰,给逼仄的小空间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人力三轮房车的其它生活设备

最后来聊聊这辆人力三轮房车上,其它一些生活设备。

兄弟俩造出“人力三轮房车”,在2㎡蜗居里住2天,直言:喘不过气 - 天天要闻

屋顶上的太阳能板,能给小风扇、三轮车的头灯提供电源,也能给两人的手机充电,有一定的自给自足功能。

兄弟俩造出“人力三轮房车”,在2㎡蜗居里住2天,直言:喘不过气 - 天天要闻

家里各种设备的操作面板,隐藏在了沙发的下方,因为也是这俩兄弟一点点手动打造的,所以看起来并不是很有质感,但毕竟只住两天,能用就行。

兄弟俩造出“人力三轮房车”,在2㎡蜗居里住2天,直言:喘不过气 - 天天要闻

外面的铁皮倒是挺坚固的,还加了一层保温层,一路上路人都投来了好奇的目光,骑着它出去,想必应该是非常拉风。

文末总结

总而言之,我个人感觉这样一个人力三轮房车,虽然是搞怪大于实用性,却也考虑到了许多实用的家居布置,比如采光、通风、纵向空间的利用等等,是不是还挺有趣的?

兄弟俩造出“人力三轮房车”,在2㎡蜗居里住2天,直言:喘不过气 - 天天要闻

当然,在这幺小的空间里住两天还好,住更久就……骑着一辆227公斤的三轮到处跑,那可真是谁累谁知道了,换做是你,能在这个小家里坚持几天?

各位又喜不喜欢这个有趣的小家呢?也欢迎在评论区一起来聊聊哦~

感谢阅读!

(图片:BD,侵删)

家居分类资讯推荐

窗帘到底怎么选?只需这6招,轻松搞定高级感软装! - 天天要闻

窗帘到底怎么选?只需这6招,轻松搞定高级感软装!

在软装阶段,窗帘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不仅关乎隐私与遮光,更能营造出整个空间的氛围与格调。然而,很多朋友在挑选窗帘时却容易陷入各种误区,花了冤枉钱还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因为选错窗帘而导致全屋装修翻了车。
李公明 | 一周画记:生活就是抵抗 - 天天要闻

李公明 | 一周画记:生活就是抵抗

开栏小语:涂鸦小分队的人有一句口号: 画什么才重要!怎么画和画成什么,没那么重要!图一 《对工作说“不”》 纸本 彩墨 65cm X 45cm 李公明 2025年5月1日作据“澎湃新闻·思想市场”(2025-05-01),经济学学者梁捷及政治学学者林垚于4月26日在上海图书馆东馆进行了一场关于大卫·弗雷恩(David Frayne)的著作《对工作...
空调都这么普及了,为什么风扇又火了? - 天天要闻

空调都这么普及了,为什么风扇又火了?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巧应用】在空调普及率飙升的今天,许多人以为风扇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然而,这个看似 “过时” 的家电,却在近年来强势逆袭,重新赢得了大众的青睐。从办公区到居家生活,越来越多人开始重新审视风扇的价值,发出 “真香” 的感叹,这股 “风扇复兴潮” 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
写几个爱用的贴心手护 - 天天要闻

写几个爱用的贴心手护

⚪️ 悦木之源「手膜级」护手霜姜味暖暖一支相当于护甲油+指缘油+护手霜,值哭了好吗,全方位润手,香味也像一杯暖暖姜茶,特别适合冬日!⚪️悦木之源「柔酸嫩手精华」我涂这个所到之处都是这个香味,给同事们狂种草!很高级的雪松茉莉香味,而且效果巨突
铜钱草开花了要摘掉,要不然占养分,叶子黄黄的。 - 天天要闻

铜钱草开花了要摘掉,要不然占养分,叶子黄黄的。

这两天看见铜钱草开花了,铜钱草开花没啥观赏性,繁殖也不靠种子。所以铜钱草的花没啥用,很多人都说直接摘掉就完事。的确是,铜钱草开花只会浪费养分,细心观察叶片,很多黄黄的叶子了,明显就是被铜钱草开的花抢占了养分。然后摘掉这些花,再摘掉那些黄黄的
76岁老人0图纸0铁钉造出1200平米绝美木楼,数十年屹立不倒!网友:再世鲁班 - 天天要闻

76岁老人0图纸0铁钉造出1200平米绝美木楼,数十年屹立不倒!网友:再世鲁班

近日,这样一条视频火了:76岁的侗族老人,不会画图纸、不用一颗铁钉,仅凭布满老茧的双手和脑子里的“三维建模”,就能造出一座总面积1200平方米的三层双塔式木楼。视频里,一位白胡子老人手持墨斗,站在木块旁专注地弹线、测量。评论区一片惊叹:“这才是真正的非遗匠人!”“76岁正是闯的年纪!”“老祖宗的智慧太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