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路遥曾想通过我发表《平凡的世界》,但实在看不下去

2021年01月05日09:10:11 历史 1369

  《平凡的世界》应该是当代大部分人的必备读物,作为路遥的代表作,是路遥历经六年,从准备到写作,一路呕心沥血,终成名作。那为何在路遥这部旷世巨作问世之后,当时的很多人不喜欢,甚至评价是无法读下去呢?

专家:路遥曾想通过我发表《平凡的世界》,但实在看不下去 - 天天要闻

这些评价对于路遥这种优秀的文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也对他来说是一种深深的打击,但是当时的社会环境确实不能接受这种现实主义题材的写作,可时间逐渐过去,社会不断发展,也证明了路遥是对的,当然也不能说当时那些拒稿的人是错的,因为时代不同,人们喜欢的读物类型也不同,所以当时大家不能接受也属于正常,就像00后不能接受90后的非主流、杀马特一样,这些都是时代背景所导致的,但是《平凡的世界》还是经过时间的推移,得到了大众的认可,路遥的作品也成为了现在人们最热衷的读物之一,但是路遥却带着深深的遗憾去向了远方。

专家:路遥曾想通过我发表《平凡的世界》,但实在看不下去 - 天天要闻

《平凡的世界》一共有三部曲,第一部没人愿意出版,大多数人都是拒稿,1986年,路遥找到了同为贫苦家庭出身的周昌义,以为周昌义能体会作品中的味道,可是,让他失望的是周昌义也拒绝了他,读完稿子的周昌义认为《平凡的世界》不配发在《当代》上,选择退稿,因为他根本读不下去。路遥没办法只能放弃,这次拒稿也成为了路遥一个巨大的打击,最后他选择了广州的《花城》杂志,《花城》以前有很大名气,但是在当时已经地处边缘化了,名气大不如前。

专家:路遥曾想通过我发表《平凡的世界》,但实在看不下去 - 天天要闻

当时《花城》想通过路遥的高名气来打回江山,奈何作品在当时反响平平,到了第二部《花城》也不愿意发了,路遥没办法,只能选择比《花城》更没名气的《黄河》杂志发表,奈何第三部《黄河》也不愿意发了,哪怕它获得茅盾文学奖之后,《平凡的世界》依然不被文学圈的人看好,至今也有一些人“看扁”《平凡的世界》。

专家:路遥曾想通过我发表《平凡的世界》,但实在看不下去 - 天天要闻

《平凡的世界》对于路遥的创作历史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那个意识流、现代派为主流的时代中,路遥用现实主义来书写的一本长篇小说本认为是落伍的,但是他还是坚持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描绘出的画卷,即便很多人反驳这本书,但是他依然还是坚持自己的理念,坚持为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而创作,让更多人看到平凡之路上的岁月。

专家:路遥曾想通过我发表《平凡的世界》,但实在看不下去 - 天天要闻

在以前的那个时代,可能社会的局限性,人们没有路遥那超前的眼光,所以也让当时他的这部完美作品折戟沉沙,也让路遥怀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不过他现在应该会是安眠的,因为当初大家不认可的他的作品已然成为了人们必读的读物之一了。

专家:路遥曾想通过我发表《平凡的世界》,但实在看不下去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一心为公的教员 - 天天要闻

一心为公的教员

教员始终秉持着"天下为公"的崇高理想,如同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那般,将拯救黎民百姓视为毕生使命。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以他的才学与家世,本可安享优渥生活,却毅然选择了荆棘遍地的革命道路。
太子朱标38岁猝死真正原因,并非患病,而是朱元璋气的 - 天天要闻

太子朱标38岁猝死真正原因,并非患病,而是朱元璋气的

明太祖朱元璋这辈子最得意的,不是打下大明江山,也不是制定《大明律》,而是生下了长子朱标。这个从娘胎里就被寄予厚望的孩子,几乎承载了朱元璋对理想治国者的全部想象。可惜命运弄人,38岁突然暴毙,留下一堆未解之谜,也让明朝初年的政治格局彻底改写。
房伟:在历史的褶皱之处发力 呈现战争横截面 - 天天要闻

房伟:在历史的褶皱之处发力 呈现战争横截面

苏州大学教授房伟既是一名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高校教授,也是一代批评家中的佼佼者,同时还是一名相当高产的文学创作者,曾获茅盾文学新人奖、百花文学奖、汪曾祺文学奖、紫金山文学奖等。 谈及同事房....
全魔乱舞:历史饭圈化背后的情绪价值 - 天天要闻

全魔乱舞:历史饭圈化背后的情绪价值

最近几年,互联网上出现非常明显的历史朝代饭圈化现象!这样的风潮到底是从何而来,有哪些好处和值得警惕的弊病呢?在贴吧和天涯的时代历史饭圈已初具雏形早在抖音、小红书和B站出现前,广大网民主要靠各种论坛和贴吧,维持着社交和日常分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