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近二百年,历史地位几乎为零,这个王朝为何被史学家集体遗忘

2025年07月06日16:32:08 历史 1321

与其他少数民族相比,党项族似乎受到了史学家的不公平对待,因为它曾建立西夏王朝,二十四史对它的记载却非常简略。

存在近二百年,历史地位几乎为零,这个王朝为何被史学家集体遗忘 - 天天要闻


历史上很长时间,西夏都不被人所熟知,一直到明朝,朱元璋的儿子庆王朱栴闲来无事,决定写本书介绍一下宁夏的风土风情,在实地走访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昊王坟,这才揭开了西夏的神秘面纱。

到了清朝,西夏的历史脉络逐渐清晰,吴广成编写的《西夏书事》,让我们对这个王朝的认识大大加深。

事实上,西夏的历史很悠久,如果从政权建立的时间算起,它存在的时间长达346年,历史从唐朝末期就开始了;如果从王朝正式建立的时间算起,它也存在了189年,它曾一度很强大,与宋朝和辽朝呈三足鼎立之势,是搅动风云的一个重要国家。

但是,这样一个国家,却被史学家集体遗忘,竟然不对它详细记载,似乎它就不存在一样。

01

党项族其实是羌族的一个分支,最早生活在青藏高原,后来内附唐朝,被安置在四川松潘草原居住。

那时候,党项诸部的盟主是拓跋氏,起初拓跋氏的领土很小,只有青海和甘肃部分地区,而且时常遭到吐蕃军队的进攻,处境十分尴尬。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唐朝末期,黄巢起义爆发后,唐僖宗号召外族参与勤王,沙沱、党项等族等来了崛起的机会。

当时,党项族首领名叫拓跋思恭,他带着数万人马来到长安,与各路大军围攻长安,最终成功将黄巢赶走。

存在近二百年,历史地位几乎为零,这个王朝为何被史学家集体遗忘 - 天天要闻


等到黄巢起义彻底平定了,唐僖宗便册封拓跋思恭为定难军节度使、夏国公,得到银、夏、绥、宥四州土地,唐僖宗还赐他国姓李,自此之后他便改名李思恭。

李思恭名义上是唐朝的官员,实际上是割据一方的军阀势力,拥有自治权。

这个李思恭,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元昊的先祖。

与其他节度使相比,李思恭的地盘不算大,也不富裕,所以实力并不强大,想要生存下去,就只能“认大哥”。

李思恭去世后,其继任者都很明智,不管中原是何人当政,他们都选择俯首称臣。

存在近二百年,历史地位几乎为零,这个王朝为何被史学家集体遗忘 - 天天要闻


比如,拓跋氏先依附于后梁,之后又依附于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因为表现良好,所以额外被后汉赐给静州一地,地盘由四州变成五州,这五州便是日后西夏的基本盘。

北宋建立后,拓跋氏第一时间选择归附,宋太宗北伐的时候,拓跋氏还出兵相助,表现可以说很好了。

不过,宋朝是有野心的,那就是收复唐朝旧地,建立一个强大的大一统政权,就包括党项人占据的五州,以及契丹占据的幽云十六州在内。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宋太宗下令时任党项首领李继捧入朝,李继捧迫于无奈,只得将所辖五州交给宋朝,自己则来到汴京居住。

李继捧对京城的生活很满意,但他的堂弟李继迁却是个民族意识很强的人,他反对归附宋朝,便在堂兄离开后不久就发动了叛乱,带着一队人马来到内蒙,时常骚扰宋边境。

以李继迁的叛乱作为起点,党项人正式进入到建国的进程当中。

02

李继迁是个猛人,他有勇有谋,又狡诈多变,是个很不好对付的家伙。

雍熙二年(985年),李继迁采取诈降的策略,成功夺取银州,但很快就被宋军赶走。

李继迁痛定思痛,认为只靠自身是无法收复五州旧地的,便与强大的契丹人联手,契丹人有意用党项人牵制宋朝,便给李继迁提供军事支援,甚至派遣大军帮李继迁攻打宋军。

在契丹人的帮助下,李继迁多次击败宋军,最终迫使宋真宋将五州之地还给他,实际上承认了党项政权的独立性。

软弱的宋朝让李继迁十分轻视,他并没有因为收复五州而得到满足,反而继续攻打宋朝,不但夺取了灵州,还袭击宋朝西北重镇凉州,截断了宋朝与西域的商路,阻止西域各国向宋朝进贡和出口马匹。

没了西域的良马,宋朝的国防建设受到了极大影响。

后来,李继迁为了夺取河西走廊,向凉州发起了猛烈进攻,但始终无法拿下,为了拉赞助,他前往青藏高原寻求支持,结果在与吐蕃一部会盟时遭到暗算,最终重伤不治身亡。

李继迁去世后,其子李德明继位,李德明也是个不安分的主,为了扩展地盘,他一方面与宋朝争夺河西走廊,另一方面出兵攻打吐蕃和回鹘。

存在近二百年,历史地位几乎为零,这个王朝为何被史学家集体遗忘 - 天天要闻

李继迁


经过数年征战,李德明夺取了西凉府、甘州、瓜州、沙州等地,势力范围扩展到玉门关及整个河西走廊,彻底掐断了宋朝与西域的联络通道,这对宋朝来说是个巨大打击。

李德明就是李元昊的父亲,史书说李继迁把他称为“弱子”,强调他才能不如父亲,殊不知这只是他的伪装,他其实是个很懂得隐忍的人,李继迁去世后,他很长时间都不梳头、不洗脸,每天赤脚走路,坚持吃斋饭,不近女色,一直到为父报仇后,他才恢复如常。

在党项发展的历史上,李德明的出现是个关键节点,因为这时候党项就需要一个既懂得隐忍,做事又果决、狠毒之人。

宋辽夏三国格局当中,西夏是最弱小的,参与争霸的主要是宋朝和辽朝,这两个国家为了消灭对方,都需要西夏的支持。

李德明看准了这一点,便在宋朝和辽朝之间游走,既臣服辽朝,以获取辽朝的军事支持,又与宋朝友好往来,以便从富裕的宋朝身上捞好处,即所谓的“依辽和宋”之策。

在宋朝和辽朝的夹缝中,李德明不但生存下来了,而且生活得很好,他可以安心发展自身,对外拓展地盘。

在李德明的治理下,西夏逐渐强盛起来,已经逐步具备了单独建国的条件。

宋明道元年(1032年)五月,宋仁宗下诏册封李德明为夏王,而在此之前,辽朝已经册封李德明为夏国王了。

存在近二百年,历史地位几乎为零,这个王朝为何被史学家集体遗忘 - 天天要闻


无论是辽朝还是宋朝,其实都已经默许党项可以建国了,李德明便加紧准备称帝建国,但就万事俱备的时候,他却突然因病去世了,西夏建国的进程因此推迟。

03

李德明去世后,李元昊继位。

李元昊是个天才,却也是个疯子。

据说,年轻时候的李元昊长着圆圆的脸,双眼炯炯有神,鹰勾鼻十分突出,透露着一种刚毅和凌然不可侵犯的神态。

李元昊继位后,想到父族打拼几十年,却没能称帝建国,他说什么都不愿意等了,便开始了一番谋划。

首当其冲,就是要消除汉族和契丹族对党项族的影响,让党项族作为一个独立民族的姿态示人。

为此,李元昊废掉唐朝和宋朝赐给拓跋氏的李姓和赵姓,改姓氏为嵬名氏,自己则更名曩霄,号“兀卒”。

李元昊还下令剃发易服,全体国民都剃光头顶,穿戴党项传统服饰,他还主持创造了党项历史上的第一种文字,即西夏文字,并在全国推广,就连外交文书也使用西夏文字。

并且,李元昊拒绝辽朝和宋朝的一切册封,在见宋朝使者的时候,他遥立不跪拜,接收诏书时也十分勉强,等到宋朝使者走了,他就对身边人说,“先王大错,有如此国,而犹臣拜于人耶!

最终,在宝元元年(1038)的时候,李元昊正式建国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存在近二百年,历史地位几乎为零,这个王朝为何被史学家集体遗忘 - 天天要闻

李元昊剧照


称帝后,李元昊第一时间派人出使宋朝,要求宋仁宗承认其建国称帝的合法性,宋仁宗当然不干了,直接剥夺了他的一切官职称号,并重金悬赏其首级。

李元昊也不含糊,见宋朝态度强硬,也不再强求,直接给宋仁宗送去“嫚书”,对宋朝极尽羞辱,宋夏战争不可避免。

此后,宋夏之间相继爆发了了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西夏如此弱小,怎么可能打得赢地大物博、兵甲百万的宋朝呢?

但实际结果却是,李元昊取得了这几大战役的胜利,而且歼灭宋朝西北精锐数万人,给了宋朝极大的打击,可见李元昊之强悍。

不过,李元昊虽然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但在经济上却遭受了巨大打击,因为西夏毕竟太小,只能举全国之力维系战争,战后西夏兵力竟然到了“死亡创痍者相半,人困于点集”的境地。

并且,宋朝为了制裁西夏,在战后停止给西夏的“岁赐”,并关闭了边境榷场,导致西夏赖以生存的青白盐出口业务几乎停滞,西夏需要从宋朝进口的粮食、绢帛、布匹、茶叶及其它生活物资则变得奇缺,结果物价飞涨,民生陷入艰难。

存在近二百年,历史地位几乎为零,这个王朝为何被史学家集体遗忘 - 天天要闻


面对如此困境,李元昊意识到想要战胜地广人众的宋朝是很难的,宋朝的战略优势只能让西夏望其项背,所以他打算跟宋朝议和,但这事很困难。

不过,当时辽朝已经跟宋朝讲和,李元昊知道想要打破困境,只能求助辽朝。

在谈判过程中,辽朝牺牲西夏的利益,以从宋朝得到实惠,结果激起了李元昊的不满。

为了对付辽朝,李元昊以“西夏主”的名义向宋朝称臣(对内依然称皇帝),宋朝则恢复“岁赐”和榷场,双方关系大致恢复到战前。

此后,李元昊举全国之力与辽朝打了一仗,最终获胜,他自此摆脱了契丹人的控制,西夏也由此变成完全独立的国家,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04

李元昊一度打算问鼎中原,他曾在宋夏战争前扬言,“朕欲亲临渭水,直据长安。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小小的西夏无法支撑李元昊的野心,在跟宋辽达成议和之后,西夏进入一段相对和平期。

李元昊晚年生性暴戾,多猜疑,好杀虐,还很好色,结果引发了人伦惨剧,他在废掉废太子宁令哥之后,被宁令哥反杀,不过宁令哥也被杀死,夏毅宗继位。

李元昊死后,西夏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其子夏毅宗的带领下,西夏占领了吐蕃不少土地。

夏毅宗之后,西夏陷入到母党专权的乱局当中,夏毅宗之妻梁太后把持朝政,宋神宗趁西夏主少国疑之机五路伐夏,但最终遭遇失败。

此后,宋朝改变策略,采取军事封锁、经济围困的策略,逐步蚕食西夏土地。

存在近二百年,历史地位几乎为零,这个王朝为何被史学家集体遗忘 - 天天要闻


与李元昊一样,梁太后也是个战争狂人,把持朝政的18年间,她动辄发动数十万人攻打宋朝,虽然互有胜负,但西夏的消耗更大,开始逐渐走向衰弱。

梁太后死后,西夏老实了一段时间,因为此时的西夏既无力进攻宋朝,与新兴的金国也无法抗衡,于是四面称臣,以寻求活下去。

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南宋,蒙古崛起后,发起了对西夏和金国的进攻,西夏一度投降,却又在成吉思汗西征时倒戈,又投靠了金国。

愤怒的成吉思汗在西征归来后,第一时间征讨西夏,最终于1227年灭亡西夏,至此这个存在了189年之久的王朝正式灭亡。

西夏虽然小,而且不富裕,但他的成绩却很辉煌,在漫长的宋夏战争中,宋朝损失了至少60万兵员,损失的钱粮不可胜数,使得北宋元气大伤,最终在内忧外困中亡于金国。

西夏的文化也很璀璨,它在接受汉化的同时,保留了不少党项族独有的文化特性,从而创造了丰富多元的文化,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中就有不少西夏元素。

由于西夏控制着河西走廊,所以经济贸易也十分繁华,各国商人往来不绝。

存在近二百年,历史地位几乎为零,这个王朝为何被史学家集体遗忘 - 天天要闻

西夏武士


因此,西夏虽小,影响力却很大,但史书却对它一带而过,着实令人费解。

05

一般而言,前朝的历史,都是后朝修的,但元朝建立后好几十年,都没有修史,一直到元朝末年的元至正三年(1343年),元顺帝这才下诏让丞相脱脱修史。

但诡异的是,脱脱在修史的时候,为宋、辽、金分别修史了,唯独没有给西夏修史。

有人认为,脱脱之所以不愿意为西夏修史,或许跟西夏“墙头草,见风倒”的属性有关,历史上西夏曾先后背叛辽朝、宋朝、元朝,尤其它得罪了成吉思汗,被蒙古人所记恨,所以对其进行了打击报复。

不过,这个理由其实站不住脚跟,脱脱之所以不给西夏修史,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理由:

第一,西夏历史虽然很长,政权存在了346年,立国189年,但它长期是宋辽金三国藩属国,即便西夏国主称帝,也依然对三国称臣,在正式国书当中,西夏皇帝一直自称国主而非皇帝。

这就意味着,西夏自始至终都只是称霸一方的地方性政权,而不是完全独立自主的国家。

如果要给西夏修史,那么南诏、大理等许多与西夏地方差不多的小国,岂不是都要单独成书,与中原王朝并肩而立呢?

说到底,脱脱看不起西夏,不愿意承认它的地位与宋辽金相等,所以不愿意给它修史。

存在近二百年,历史地位几乎为零,这个王朝为何被史学家集体遗忘 - 天天要闻


第二,西夏在灭亡的时候,宫殿毁于大火,大量典籍文献被烧毁,而西夏皇陵要么没找到,要么被摧毁,这就导致后人在修史时,可以参考的资料太少。

并且,党项人不太看重记载历史,其实全世界除了汉族之外,就没几个民族注重记载历史。

西夏没有专门的史官,也没有实录、谱牒等文献,西夏民间学者或者遗民也不喜欢修史,哪怕他们后来在元朝当官了,也因为地位太低而羞于修史。

19世纪,俄国探险家在黑水城挖掘西夏历史文献时,就没有找到有价值的实录、国史等资料,有的不过是佛学著作和汉文、梵文等其他文字书写的书籍。

说到底,西夏文字存在的时间太短,还没有深厚的文化沉淀,所以西夏的文献著作依然以汉族等民族为主。

由于史料缺乏,汉族文献对西夏的记载又少而凌乱,导致脱脱在修史的时候很为难,本着严谨负责原则,与其编篡伪史,不如干脆不修史。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西夏的了解越来越模糊,只能从二十四史中捎带的西夏历史中了解一点点。

06

明朝的时候,人们对西夏这个名字,已经十分陌生了,因为文献没有,遗迹也被岁月侵蚀,不是专业学者,根本没听过西夏这个名字。

庆王朱栴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他被封到宁夏之后,决定修《宁夏新志》,在四处走访的时候意外发现了西山昊王坟,当时他根本不知道昊王是谁。

存在近二百年,历史地位几乎为零,这个王朝为何被史学家集体遗忘 - 天天要闻


好在朱栴爱学习,他遍查史书,经过反复论证和推断,最终确定昊王就是西夏皇帝李元昊,所以他在《宁夏志》中记载了这样一句话:

李王墓,贺兰之东,数冢巍然,即伪夏所谓嘉、裕诸陵是也。其制度仿巩县宋陵而作。人有掘之者,无一物。

这一记载让人们知道了西夏的存在,也知道了李元昊,但更多的就没有了,因为朱栴没有再继续深入研究了。

清朝时期,吴广成在写《西夏书事》时,也遇到了大麻烦,他发现宋、辽、金三史中虽然都有单独的《夏国传》,但太过简短,不具备参考价值。

而宋朝民间文人撰写的《契丹夏州事迹》、《夏国枢要》等书籍都已散失,其余文献则大多是零篇残简,不成系统。

为了写《西夏书事》,吴广成在浩瀚如海的文献中将零散的西夏历史记载串联起来,花了十几年时间才写成此书,引用的文献达百种,包含正史、实录、《通鉴》、《续通鉴长编》、舆地方志、文集奏仪、传状墓志、笔记杂录、稗官野史等各类资料,许多文献到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即便如此,吴广成也没能完全讲述西夏历史,有不少缺失和错误之处,尤其是西夏文化,吴广成就写得不多。

让人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如果要研究西夏文化,竟然要去俄罗斯,这是怎么回事呢?

存在近二百年,历史地位几乎为零,这个王朝为何被史学家集体遗忘 - 天天要闻

科兹洛夫


1908年4月,一个叫做科兹洛夫的俄国探险家来到内蒙古黑水城寻找宝藏。

黑水城曾是西夏西部重要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虽然现在是一片荒漠,但沙漠之下却埋藏着许多西夏宝藏,包含不少估计危险在内。

据说,蒙古在攻打黑水城的时候,守将将大量珍宝倒入一口深达80丈的井中,蒙古人曾四处寻找这口井,但始终没有找到,科兹洛夫就是根据这个传说,才来到了黑水城。

科兹洛夫在黑水城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宝藏,但他发现这里遍地都是文物,他很轻松就得到了十几箱子绢质佛画、钱币、妇女用品等文物,被他运到圣彼得堡。

由于这些文物太过精美,研究价值很大,俄国当局便让科兹洛夫二访黑水城,经过9天挖掘,他又又得到了大量文物。

1926年,科兹洛夫三访黑水城,毫无疑问再一次满载而归。

据统计,科兹洛夫从黑水城得到了西夏文物达到了8000余种,另有大量汉文、波斯文等语言书籍和经卷,以及大量陶器、铁器、织品、雕塑品和绘画等珍贵文物。

这些文物不但数量多,而且保存完好,版本也很完整,是研究西夏王朝及同时期的宋辽金和元朝历史的珍贵资料,现如今被存放在圣彼得堡的东方研究所。

新中国成立后,并未找到西夏的太多研究资料,因为这些资料都被俄国盗走了,我们现在能研究的就只有西夏皇陵了,因其位置隐蔽,故而战乱时没被列强发现,我国还是在修建机场时意外发现的。

存在近二百年,历史地位几乎为零,这个王朝为何被史学家集体遗忘 - 天天要闻

西夏鎏金铜牛


1987年,为了揭开西夏的神秘面纱,我国研究人员曾奔赴圣彼得堡,当时就被震惊到了,如此璀璨的西夏文化,我们竟然只能出国研究,简直是耻辱!

而俄国自从得到这些文物后,就没有停止研究,现如今已经出版了文献13册,研究工作到现在都没有停止。

在西夏历史的研究上,俄国毫无疑问是权威的,我们只能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什么是胜利? - 天天要闻

什么是胜利?

战争的最终目标当然是取得胜利。 人们总是期望看到胜利的场景:扛着红旗,将旗帜插到对方阵地上,欢呼雀跃,国与国开战,谁都希望胜利。 但是,近年来的三场战争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现象....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办法回现代,不料差点丢了小命! - 天天要闻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办法回现代,不料差点丢了小命!

剧名《我的神使大人》04。穿越女偷偷钻进一口大水缸里,她准备从这水缸里穿越回去。因为前几天她就是从这水缸来到古代的,好不容易再找到这口大缸,穿越女高兴坏了,毕竟在古代的每一天都太难熬了。晚上和一大堆太监住在一起,没有风扇,没有蚊香,呼噜声此
地震频发 日本吐噶喇列岛第二批岛民撤离避难 - 天天要闻

地震频发 日本吐噶喇列岛第二批岛民撤离避难

当地时间7月6日傍晚,第二批从日本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疏散撤离的当地居民已乘坐轮渡抵达鹿儿岛市的港口。本次疏散撤离的人员为恶石岛的31名居民和小宝岛的15名居民,合计46人。当地目前采取自愿疏散撤离的原则。截至6日,恶石岛尚有23名居民,小宝岛尚有41名居民。如今后仍有居民希望离开,当地政府将考虑进行第三批疏散撤...
阿根廷交流团走进武昌红巷 - 天天要闻

阿根廷交流团走进武昌红巷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6日讯7月5日,20多名来自阿根廷的大学生、大学教授、政府官员等外宾走进红巷,参观中共五大旧址、农讲所和毛泽东旧居。据了解,他们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5年国际暑期学校成员,在武汉开启为期两周的学术文化交流之旅。阿根
95岁抗战老兵登上山东舰后热泪盈眶:“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强大后盾” - 天天要闻

95岁抗战老兵登上山东舰后热泪盈眶:“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强大后盾”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母舰山东舰、导弹驱逐舰延安舰、湛江舰及导弹护卫舰运城舰组成的航母编队于7月3日上午抵达香港特别行政区开启为期5天的访问活动这是山东舰首次赴港也是继辽宁舰后中国海军航空母舰第二次访港巨舰破浪而来、气势磅礴“航母热”燃爆香江线上发放参观票全部约满7月5日下午两位东江纵队港九大队的老战士...
日本“末世预言”落空,5600亿损失却成了真 日当局:吐噶喇列岛地震或长期化 - 天天要闻

日本“末世预言”落空,5600亿损失却成了真 日当局:吐噶喇列岛地震或长期化

7月4日开始,“日本末世预言”“日本将发生毁灭性地震”的消息,逐渐霸榜社交媒体平台。该网传内容引发大量关注。7月5日凌晨4时,日本全国紧急地震速报的视频直播一度吸引了近25万人蹲点观看。如今,预言时间点已过,“毁灭性大地震”没有应验,仅日本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附近海域5日发生5.4级地震。经确认,岛上未有人员伤...
“80后”正厅史麒麟,兼任县委书记 - 天天要闻

“80后”正厅史麒麟,兼任县委书记

来源:石阡党建、政事儿贵州铜仁市“石阡党建”微信公众号7月6日消息,近日,铜仁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石阡县委书记史麒麟走访看望慰问部分老干部。上述信息显示,铜仁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史麒麟,已兼任石阡县委书记。史麒麟(资料图)公开简历显示,史麒麟,男,布依族,1980年11月生,研究生学历,法学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