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辉的最后时刻:因喝牛奶呛到,咳嗽不停,被紧急送医

2025年07月02日22:12:06 历史 1930

说到李登辉的离世,其实很多台湾人,包括不少大陆的朋友,最早听到的消息,都是一句挺荒诞的话——“喝牛奶呛到了,送医院半年没出来。”

你要说这是哪位普通老人家,家人和朋友顶多是担心一下,圈子外人不大会关注。

但这人叫“李登辉”,那就不是一般的小事。毕竟他一辈子的标签太多了:国民党前主席、“台独之父”、台湾地区首位“民选领导人”、政坛大变革的推手……

李登辉的最后时刻:因喝牛奶呛到,咳嗽不停,被紧急送医 - 天天要闻

时间回到2020年2月初,那会儿其实正好碰上新冠疫情初起。人心浮动,消息真假难辨。就在这节骨眼上,岛内突然冒出来一个传闻:李登辉在家喝牛奶呛着了,送医急救。

第一反应,很多人都觉得没啥大不了。谁家老人没被水呛过?喝点牛奶出点岔子,咳两下也就过去了。可偏偏这事发生在快百岁的李登辉身上,后续就完全不一样了。

很快,台北荣民总医院门口,开始有越来越多媒体守夜。医院内部消息一向封得死,但外头的八卦和小道却满天飞。有人说李登辉“没事了”,有人却斩钉截铁地说“他活不过这个月”。医院方面几乎滴水不漏,只是偶尔透出口风,说“还算稳定”,但什么叫“稳定”,大家心里其实都明白。越是大人物,越是临到头的时候,消息就越玄乎。

可医院外守候的媒体队伍一天比一天多,李家和政坛重要人物频繁出入医院,官方还拼命放出“希望很大”之类的说辞。其实岛内有点常识的人都懂了,这下真的悬了。

97岁的老病号,哪有那么多“希望”?

李登辉的最后时刻:因喝牛奶呛到,咳嗽不停,被紧急送医 - 天天要闻

其实李登辉那时已经97岁,说句实在话,谁也不敢指望一个快百岁的老人还能扛得住大病。

很多人都忽略了,喝牛奶呛到,对于年轻人,充其量就是咳几下,最多去医院吸点氧。但对于老人,特别是年纪大到这个份上的,真是要命的事。吸入性肺炎呼吸衰竭,往往就是这样来的,很多老年人就是从这一步一头栽下去,再也没爬起来。

更别提李登辉的身体一直不算好。他有遗传性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病史,五十多岁就查出来这些毛病,后头几年三天两头进医院。

2011年查出大肠癌,做了手术;2013年又装了椎动脉内支架(据说当时是世界上最高龄的手术病例之一);2018年摔倒住院、休养快一年才敢出门。能活到97岁,现代医学帮了大忙,但身体基本就是风中残烛了。

这次牛奶呛到后,医生诊断是吸入性肺炎和心衰,又接着并发了肺积水、急性肾损伤。医生想用抗生素都不敢下重药,怕他身子撑不住。慢慢地,病情越来越反复,到2月下旬突然又心因性休克,送进急救室后全靠呼吸器、插管勉强维持。

主治医师后来回忆,刚住院那阵,李登辉还能用眼神和别人交流,但慢慢地,人就完全离不开呼吸器,休克越来越频繁,清醒时间越来越短,到最后,已经对周围人和事几乎没啥反应了。

李登辉的最后时刻:因喝牛奶呛到,咳嗽不停,被紧急送医 - 天天要闻

其实整个上半年,岛内社会都在等一个答案。

“李办”总说“没事”,但连一张近照都不敢发。以前蒋介石住同家医院的时候,哪怕身体再差,媒体都能拍到他坐着椅子、参加个小活动,照片起码能稳住舆论。李登辉这回连这种操作都没有,外界能得到的信息就只有医院门口的媒体动向。

中间还有段时间网传什么“病危诊断书”,官方既不证实,也没真辟谣。到了7月,医院楼下的媒体更多了,“李登辉已经死了”的流言在网络上一轮接一轮。

其实这时候,岛内的政界大佬——包括蔡英文、赖清德、苏贞昌这些人——纷纷组队进医院,李家亲属也长时间停留。这种种迹象,外行人都能看出来,事情到了最后关头。

7月30日晚上七点多,终于有了确定消息——李登辉抢救无效,去世,享年97岁。

李登辉的最后时刻:因喝牛奶呛到,咳嗽不停,被紧急送医 - 天天要闻

医院方面终于开了口,详细说了这半年的病情发展:最初吸入性肺炎、心衰,后面反复感染、肺积水、肾损伤,最终导致败血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

主治医生也承认,从2月到7月,李登辉的病情始终没有大起色,昏睡时间越来越长,到最后离不开机器,神志也基本不清。

临终那两天,他的妻子、家人、牧师都守在身边,直到医院实施“拔管”,李登辉在亲属和牧师的陪伴下,结束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有媒体后来翻了他的病历,发现这十年李登辉频繁住院,跌倒、癌症、心脏病、支架手术,几乎每年都有大毛病。说他是现代医学的“奇迹”,其实也不为过。

李登辉的最后时刻:因喝牛奶呛到,咳嗽不停,被紧急送医 - 天天要闻

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是,这么长时间,李登辉的团队、家属、医院为何都死守消息,不肯对外公布真实病况?

据传,早在2月中下旬,李登辉其实已经神志不清,全靠仪器维持生命体征。岛内政界相关人士和家属都心知肚明——以他的身体状态,恢复的希望已经很小了。但大家选择“拖”,原因也很简单:

一是希望能熬到疫情过去,方便各路政要、媒体大做文章,最大化“政治收益”;二是担心真实病情公开,会引发岛内社会震荡,甚至引起舆论失控。

到6月底,李登辉一度因为肺积水排除、神志恢复让家属和支持者重燃希望,但事实证明那只是“回光返照”。到了7月29日病情恶化,7月30日终于“拔管”离世。

李登辉的最后时刻:因喝牛奶呛到,咳嗽不停,被紧急送医 - 天天要闻

李登辉的葬礼规格极高,被安葬在五指山军人公墓。追悼期间,众多“台独”政客前往医院追思大厅吊唁。在他们眼里,李登辉是“台独事业的导师和偶像”。蔡英文等政界人物高规格参与悼念,日方代表甚至比很多其他国家还积极。

但实际上,岛内外对于李登辉的评价分歧巨大。

他在任时积极推动“本土化”“两国论”,公开鼓吹“台独”,和大陆的关系持续恶化。卸任后,国民党把他开除出党,他转而做“台联党”精神领袖,继续高调“谋独”,直到晚年仍旧发表激进言论。

但李登辉死后,不少媒体直接给了“盖棺论定”的结论——“台独之父”、“黑金政治开创者”、“精日代表”、“台湾社会撕裂的始作俑者”这些词汇频频出现在报道里。

比如新华社直接点名:李登辉根深蒂固的“皇民心态”,早年“22岁以前是日本人”,加入日军,家族成员进靖国神社——这种公开姿态在岛内外都被不少人诟病。

他在政坛通过“党同伐异”、黑金政治,搞权力斗争、买票、分裂蓝营,最终导致国民党失去执政权,台湾整体社会、经济环境每况愈下。

即便是他的政治对手,也很难给他一个“正面”评价。洪秀柱等蓝营大佬公开表示,希望李登辉的离世,能代表“价值混乱时代的终结”。

李登辉的最后时刻:因喝牛奶呛到,咳嗽不停,被紧急送医 - 天天要闻

剥去所有政治标签和争议,其实李登辉的晚年状态,和岛内很多普通老人并没有本质区别——

孤独、体弱、多病,住在台北豪宅,偶尔在媒体出现时都是轮椅加保姆。

2018年那次跌倒以后,基本就再也没能真正站起来了。晚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医护陪护和机器监控下度过的。偶尔能清醒交流,家人也会觉得是“天大的福气”。

更现实的是,晚年李登辉其实还有一堆官司缠身,比如涉及国安密账案,侵占700多万美元,虽然法院判他无罪,但他的亲信刘泰英却锒铛入狱。

即便如此,李登辉最后这些年吃穿用度都不缺,医院、看护、医疗资源都属于“特级待遇”。

他一生争议无数,肉体上却算是“全尸”离开,家人、门徒、政敌、媒体,各有各的说法。但在普通台湾人的记忆里,李登辉留下的,是一个分裂、动荡、争吵不断的“后李时代”。

参考文献:

《李登辉最后的日子:2月17日后就开始以呼吸器、插管维生》;陆询(凤凰网《台湾日月谈》特约作者)

《快讯/李登辉今晚7时24分去世!终年97岁》;海峡导报;2020-07-30

《盖棺论定李登辉 最终成了中华民族罪人》;新华社;2020-07-31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知名相声演员在18时30分逝世!享年68岁 - 天天要闻

知名相声演员在18时30分逝世!享年68岁

7月1日,记者从贵林社工作人员获悉,江西省著名笑星、相声表演艺术家原江西省曲艺家协会主席万新明先生(艺名“小筱贵林”)于2025年7月1日18时30分在南昌逝世,享年六十八岁。
日本企图吞并琉球的历史事件 - 天天要闻

日本企图吞并琉球的历史事件

《中国研究文摘》由浙江大学刘东教授主编,10位海内外高校学者任编委,定期扫描海外中国研究前沿学术成果。本辑从数十种海外顶尖学术期刊精选论文32篇、书评12篇,所涉学科广阔,涵盖人文学科各细分领域,探讨了诸如青铜时代的政治经济学、唐代宦官世族政治、宋代的艺术史艺术、明清时期的白银供应、清代邸报的发行与流通、...
历史上的今天京师大学堂建立 - 天天要闻

历史上的今天京师大学堂建立

京师大学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10),是北京大学在1898至1912年间的曾用名。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11,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批国办
南京:为离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举行熄灯悼念仪式 - 天天要闻

南京:为离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举行熄灯悼念仪式

当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2025年离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刘贵祥、谢桂英举行熄灯悼念仪式,两盏灯箱逐渐熄灭,两位幸存者的照片从彩色变为黑白。截至目前,南京市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与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26人。7月2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代表和社会各界代表参加熄灯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