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名将如云。
你可能熟悉关羽、张飞、赵云这些刘备麾下的猛将,也了解曹操手下的许褚、张辽、徐晃等名将。可田豫这个名字,你或许不太熟悉。
他年轻时是刘备手下的小卒,后来却投奔了曹操,从此平步青云,成为北方边疆的一方大员,更神奇的是,在那个短命的年代,他居然活到了82岁高龄。
这位从刘备帐下到曹魏阵营的转变者,他的人生到底有什么传奇之处?
刘备身边的"神预测"少年
田豫出生于公元171年,比刘备整整小了10岁。
年少的田豫天资聪颖,目光如炬,有着常人不具备的远见。
他很早就看出刘备非同一般,主动投靠到了这位当时还默默无名的汉室宗亲身边。
刘备虽然起初只是个织席贩履的小商人,手下没有多少人马,但他慧眼识珠,一眼就看出了田豫的不凡之处。
当时的田豫虽然年纪不大,但分析问题头头是道,对天下大势有着敏锐的判断。
每当刘备遇到困难决策时,这个年轻人总能提出独到的见解。
一次,刘备正在为是否接受某个地方豪强的邀请而犹豫不决,田豫直言不讳地分析道:"此人虽有钱有势,但为人反复无常,若与之结盟,恐有后患。"
果然不久后,那位豪强就投靠了别人,还暗中使绊子坏刘备的事。刘备由此更加赏识田豫,常说:"此子年纪虽小,见识却胜我多矣!"
在刘备身边的几年里,田豫展现出过人的军事才能和政治头脑,刘备对他寄予厚望,视他为未来的重要助力。
在那个乱世,刘备急需这样有才华的年轻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田豫也本该成为刘备麾下的一员大将,可谁知命运却有了转折。
刘备含泪送行
随着刘备逐渐崭露头角,被朝廷任命为豫州刺史,他的事业开始有了起色。
就在刘备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田豫却提出了辞行的请求,理由是母亲年迈,需要回家照顾。
刘备听到这个请求时,内心是极度不舍的。在他看来,田豫是个难得的人才,将来必能助他一臂之力。
当时的场面十分感人,刘备握着田豫的手,眼含热泪说道:"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
这句话透露出刘备对田豫的高度评价,也表达了他对失去这样一个人才的遗憾。
实际上,田豫提出辞行的真正原因可能并非仅仅是照顾老母。
作为一个有远见的年轻人,他或许已经预见到刘备统一天下的难度太大,不如及早另寻出路。
但无论如何,刘备还是尊重了田豫的选择,含泪为他送行。
这次分别,成为两人人生道路的分水岭。刘备继续走他的汉室复兴之路,而田豫则开始了新的人生旅程。
判断局势有一套
离开刘备后,田豫并没有直接投奔曹操,而是先投靠了公孙瓒,被任命为东州县令。
在公孙瓒手下任职期间,田豫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忠诚。有一次,公孙瓒的部下王门叛变,率兵攻打田豫所在的城池。
面对强敌,田豫毫不畏惧,坚决守城不降。
不仅如此,他还站在城头痛骂背叛公孙瓒的王门,骂得王门羞愧难当,最终灰溜溜地退兵了。这一事件为田豫赢得了不少声誉。
而随着公孙瓒势力的衰落,田豫再次面临人生抉择。
此时的他通过对各方势力的观察和分析,得出了一个重要判断:"终能定天下者,必曹氏也。"
他认为,在当时群雄割据的局面下,最终能够统一天下、结束乱世的只能是曹操。
这个判断并非没有依据。
当时的曹操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控制着中原广大地区,同时还拥有汉献帝这个"合法性"象征。
更重要的是,曹操在治国理政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政策。这些都是田豫作出判断的关键因素。
基于这样的分析,田豫毅然决定投靠曹操,这个决定将彻底改变他的人生。
从南阳太守到北方大将
投靠曹操后,田豫凭借自己的才干很快得到重用。
曹操先是任命他为丞相府军谋掾,负责军事谋划工作。在这个位置上,田豫多次提出精准的战略建议,受到曹操的赏识。
随后,田豫被任命为南阳太守。南阳地区当时盗匪猖獗,社会治安极为混乱。
一般的官员可能会采取严厉打击的手段,但田豫却别出心裁。
他了解到有五百多名盗贼将被处死,便采取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释放这些盗贼,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
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无疑是冒险的,但结果却出人意料。
这些被释放的盗贼感激田豫的宽宏大量,不仅自己洗心革面,还帮助官府抓捕其他作恶多端的匪徒。
在田豫的治理下,南阳地区的治安状况迅速好转,百姓安居乐业,这一政绩也让田豫在曹操心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除了政治才能,田豫在军事方面的表现也相当出色。
在代郡战役中,他凭借对乌桓人战术的深入了解,制定了针对性的作战计划,成功击退了来犯的乌桓部队。
他还多次参与对孙吴的作战,在成山斩杀周贺,在新城击败孙权,战功赫赫。
随着军功的累积,田豫被派往北方边疆,担任重要的军事职务。
在那里,他多次击败敌人,斩杀骨进和轲比能等敌方首领,"威震北疆"的美誉不胫而走。
从一个普通的追随者,到一方大员,田豫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
"官清如水"的长寿将军
在那个平均寿命不高的年代,田豫能活到82岁实属罕见。
更难得的是,他在漫长的仕途生涯中始终保持清廉节俭的作风,被陈寿评价为"清俭约素"、"居身清白,规略明练"。
田豫不仅自己清廉,还严格要求下属。
朝廷的赏赐和胡人送来的礼物,他从不私自占有,要么分给将士,要么上交朝廷。
因此,"田豫不受怀金"成为一个广为流传的典故,意思是田豫不接受任何贿赂。
为什么田豫能够活这么长寿?
一方面可能与他的生活习惯有关。他生活简朴,不贪图享受,饮食有度,作息规律。
另一方面,他心态平和,对名利看得很淡,这种心理状态有利于身体健康。
更重要的是,田豫为人处世的方式赢得了各方尊重。
即使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他也能保持初心,不结私仇,不树敌人。
这使他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危险,在危机四伏的三国时期能够安然无恙,实属不易。
公元252年,田豫在北方边疆的任上平静地离开了人世,享年82岁。
巧合的是,同年,东吴大帝孙权也去世了,两位三国风云人物几乎同时谢幕,为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画上了一个句号。
《——【·结语·】——》
田豫从刘备的追随者到曹魏的大将,他亲历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田豫能活到82岁高龄,既是他个人生活方式和心态的结果,也是他为政清廉、不树私敌的回报。
如今回望这段历史,田豫或许不如关羽、张飞那样名满天下,但他的智慧与长寿,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和敬佩。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资料来源:
《三国志·田豫传》、《晋书·田豫列传》、《三国人物研究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