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首个理工科大学旧址展馆开放 展示科技对打败日寇的贡献

2025年07月11日00:10:16 历史 8696
中共首个理工科大学旧址展馆开放 展示科技对打败日寇的贡献 - 天天要闻
  这是位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旧址(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新华社西安7月10日电(记者白旭、娄琛、张斌)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的旧址展馆80多年后于10日在延安对公众开放,展示了当时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和服务根据地经济发展应用的各种科技。

  1940年诞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是北京理工大学前身。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近年来,延安市与北京理工大学共同对旧址开展了修缮和展馆建设,于抗战胜利80周年和北理工建校85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

  记者看到此次开放的展馆位于旧址窑洞内,分三个单元展示了自然科学院的创办、创建者生平和党在延安时期领导科技事业的情况。

  展示的资料显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领导边区开展自力更生的大生产运动中,创办自然科学院,用科学技术有力地解决了战争和生产中的一系列问题。

  自然科学院副院长陈康白带领专家结合地质调查并改进制盐技术,把边区盐产量提高五到六倍,不仅解决军民食盐问题,还使之成为边区一项支柱产业和财政来源。生物系师生野外考察发现南泥湾,经科学论证认为适合屯兵农垦并向中央提出建议,为开发陕北“好江南”奠定基础。

  另一项重要贡献是发明“马兰草纸”,缓解纸张短缺,使得根据地的报刊、书籍和钞票得以印刷发行,保障了文化和财政运转。

  当时边区缺乏钟表,政府工作、工农业生产和前线作战均受影响。数学专家研究制定了延安的日晷标准,使人们能精准定时,促进了边区的“时间统一”。

  他们还积极用科技服务兵工生产,研制出符合要求的钢材,并制造了炸药等化工产品。在无线通讯、医学、气象、化学等领域也都有科技工作者参与。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杨帆说:“在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学校克服物资匮乏、条件艰苦的现实困难,紧贴边区急需紧缺、坚决服务抗战大局,逐步形成了理实结合、产教融合的育人格局,为边区建设和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介绍,当时大批进步人士奔赴延安,一批国内和“海归”的一流科学人才汇聚在自然科学院,同时学院也成为培养科技专家的摇篮。一大批师生后来成为新中国科学和工业方面的领军人物,核潜艇事业奠基人彭士禄便是之一。自然科学院也为新中国一批重要理工院校的诞生奠定基础。

  到1945年,抗日民主根据地扩展到9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亿。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侵华日军不得不把65%的兵力投放在这里。

  延安科技发展获得国内外广泛支持,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大同盟”等组织为自然科学院提供资金和设备,边区政府与美国也开展了气象、通讯、航空等技术合作。

  “自然科学院的建设发展,标志着党在延安时期就已经开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实践。延安时期,党领导军民克服封锁和困难创办科技事业,对今天有重要启示。”杨帆说。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沿海省市6台联播!620年前郑和的“罗盘”我们这样接过…... - 天天要闻

沿海省市6台联播!620年前郑和的“罗盘”我们这样接过…...

7月11日上午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福建新闻广播南京广播电视集团上海第一财经广播江苏太仓融媒体中心福建长乐融媒体中心福建福清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启沧海云帆丝路新——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暨中国航海日特别直播【点击图片回看直播】本次直播以福建新闻广播为总直播间,通过多地记者连线、现场采访、专题视频...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军统头子颜面尽失的三天 - 天天要闻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军统头子颜面尽失的三天

资料图片:戴笠1936年3月下旬,香港各报均以醒目的通栏标题登载了一则消息《军统局特工首脑戴笠被香港警务处拘留》。戴笠,这个掌握着5万多名军统特务、世人皆知的杀人魔王、国民党许多军政要员都忌惮三分的军统头子,是怎么被香港警察拘留的?他好好的
华夏这五千年,遭遇4次危机,但总有“神人”出现,化险为夷 - 天天要闻

华夏这五千年,遭遇4次危机,但总有“神人”出现,化险为夷

“滚滚长江东逝水”,改朝换代多了去。可中华民族的根,一直没断过。不过,在此期间,也是险象环生,这根,曾四次差点被刨被断。好在,每一次,总有“神人”出现,化险为夷,此乃中华国运!头一次是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八王之乱把国家搅成烂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