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我执意嫁给当兵的穷小子遭全家反对,二十年后老公事业有成

2025年05月06日02:32:07 历史 1154

【本故事部分情节虚构,请师友们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感谢阅读,您的支持就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别说了,我意已决!就是倾家荡产,我也要嫁给他!"我把筷子重重一放,饭也不吃了,直接进了屋。留下全家人面面相觑,我爹气得吹胡子瞪眼。那是1975年夏天,我刚满二十岁,执意要嫁给一个当兵的穷小子——小赵。

我叫王芳,是县里供销社的售货员。那会儿这工作可吃香了,粮站和供销社是最抢手的"铁饭碗"。我家在县城,有两间砖瓦房,在当时也算小康之家。我爹是小学老师,妈妈在纺织厂上班,一个月工资加起来有八十多块钱,日子过得还算殷实。

75年,我执意嫁给当兵的穷小子遭全家反对,二十年后老公事业有成 - 天天要闻

小赵是我初中同学,家里是农村的,家境困难,父亲是生产队里的普通农民,母亲有病,常年吃药。他初中毕业后就回村里干农活,后来参军入伍了。那会儿当兵很光荣,但农村出身的兵,家里条件都不太好。

我俩是怎么好上的呢?其实挺巧的。1974年,小赵回乡探亲,在街上碰见了我。他穿着笔挺的军装,戴着大檐帽,整个人看起来精神多了。我们聊了聊,他说在东北当兵,是炮兵连的一名战士。

"小王,这些年过得好吗?"他站得笔直,说话的样子也变得利落了。

"还行啊,在供销社上班,你呢?部队生活怎么样?"

"挺好的!虽然苦了点,但是很充实。"他笑着说,露出了一排白牙。

就这样,我们约着见了几次面。他休假的日子不多,没几天就回部队了,临走前给了我部队的通信地址。

"给我写信吧,小王。"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通信。一来二去,信越写越多,感情也越来越深。他的信写得朴实无华,但字里行间都透着对我的真心。有时会给我寄来几张部队的照片,有他站岗的,有和战友一起训练的。我能感觉到,他在部队很努力,每次来信都会提到自己的进步。

"今天终于被评为'训练标兵'了,连长表扬了我。"

"这次射击考核,我打了96分,是全连最高的!"

我把这些信都珍藏在一个小盒子里,常常拿出来读一读。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对这个军人有了特别的感情。

1975年春节,小赵又回来探亲了。这次他给我带了个礼物,是一条蓝色的围巾,说是用自己的津贴钱买的。

"这是我攒了三个月津贴买的,不值钱,但是..."

"我很喜欢!"我打断了他的话,接过围巾。

那天,我们在县城的小公园里散步,他突然停下来,认真地看着我。

"小王,我...我想和你处对象,行吗?"

75年,我执意嫁给当兵的穷小子遭全家反对,二十年后老公事业有成 - 天天要闻

我心里早就有了答案,点了点头。

"但是我家里条件不好,当兵的工资也不高,只有六块多钱津贴,给家里寄了一些,剩下的也不多..."

"没关系,我不在乎这些。"我真的不在乎。在我眼里,他诚实、上进、有责任心,这比什么都重要。

可我家里人不这么想。当我把这事告诉家里时,爹妈立刻反对了。

"什么?嫁给一个农村兵?你疯了吧!"我爹拍着桌子说,"你知道现在多少人想娶你吗?粮站的小李,县医院的小张,哪个不比他条件好?"

"就是啊,闺女,你是县城户口,工作也好,嫁给那小子不是跟着受苦吗?"我妈也劝我。

"我不嫁给别人,我就要嫁给小赵!"我倔强地说。

家里闹得不可开交。我大伯、二伯都来劝我,说我是鬼迷心窍,说小赵家里穷,农村出身,以后肯定没出息。我姑姑甚至说:"那小子肯定是看上你的工作和户口了!"

我气得直哭,但更坚定了要嫁给小赵的决心。

"芳啊,你听大伯一句劝,别犯傻。"大伯语重心长地说,"你现在年轻不懂事,等你嫁过去,天天吃苦受累,后悔就晚了。"

"我不会后悔的!"我擦着眼泪说。

最后,我爹下了最后通牒:"你要是嫁给他,就别认我这个爹了!"

就是这样,我和小赵的婚事,成了全家的"战场"。

小赵知道后,也很犹豫。"要不...我们再等等?"他不想让我为难。

"不用等了,我决定了。"我拉着他的手说,"就算全世界都反对,我也要嫁给你!"

1975年10月,我们结婚了。婚礼很简单,就在县城的照相馆拍了张结婚照,请了几个同学吃了顿饭。我爹妈虽然不同意,但到底是心疼女儿,还是给了我一些嫁妆:一台缝纫机,两床棉被,和一些日用品

结婚后,我辞了供销社的工作,跟着小赵去了东北。那时候还没有随军家属的政策,我只能住在部队附近的小镇上,自己找工作。东北的冬天特别冷,零下二三十度是常事。我在一家小百货店找了份工作,每月工资才二十几块钱。

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我们租了一间小平房,冬天屋里冷得要命,煤球炉子烧了也不暖和。晚上睡觉,往往要穿着棉袄。小赵一个月才回来一两次,大部分时间我都是一个人。

最难熬的是第一个冬天。有一天晚上,我发烧到三十九度,浑身难受,却没人照顾。我蜷缩在被窝里,哭了一场。那一刻,我确实有点后悔了。但想到小赵在部队更苦,我又坚强起来。

75年,我执意嫁给当兵的穷小子遭全家反对,二十年后老公事业有成 - 天天要闻

"嫂子,赵班长让我来看看你。"有时候,小赵的战友会来看我,带来一些小赵托他们捎的东西,可能是一些水果,或者是他省下的津贴钱。

"谢谢你们,我挺好的,你们替我向他问好。"我总是这么说,从不让他们看出我的艰难。

1976年冬天,我怀孕了。小赵知道后特别高兴,但也很担心。

"你一个人在这里,身体吃得消吗?"他握着我的手问。

"没事,我身体好着呢!"我笑着安慰他,没说自己每天早上都要吐得昏天黑地。

1977年8月,我们的儿子出生了,取名叫小东。小赵休了三天假,帮我照顾孩子,然后又回部队了。我一个人带着孩子,又要上班,每天累得像狗一样。但看着小东一天天长大,我的心里也充满了幸福感。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1980年,小赵因为表现好,被提拔为班长。他在部队学习很努力,常常熬夜看书,连队组织的文化课考试,他总是名列前茅。

1983年,小赵光荣入党了。那天他回来,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小王,你受苦了。等我转业回地方工作,日子肯定会好起来的!"他拉着我的手说。

"我不觉得苦,能和你在一起,我很幸福。"我靠在他肩膀上说。

1985年,小赵被提拔为排长。这是个好消息,意味着他可能会留在部队当干部。那时候,当干部是很多当兵人的梦想。

1986年,更好的消息传来,小赵被选送去军事院校学习两年。这意味着他将来很可能提干。临走前,他紧紧拉着我的手。

"小王,再等我两年。等我学成归来,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呢!"

两年的分离很漫长,但我们靠写信联络感情。他的信里总是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1988年,小赵从军校毕业,被授予少尉军衔,正式成为一名军官。他被分配到一个新的部队,担任一个连队的指导员。我们全家也搬到了新的城市,这次我们有了正式的军人家属区住房,虽然只有两室一厅,但比之前的条件好多了。

小东也上小学了,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每次小赵回家,小东都兴奋不已,缠着爸爸讲部队里的故事。

"爸爸,你们打仗是不是像电影里那样,哒哒哒的?"小东摆出射击的姿势问。

小赵笑着摸摸儿子的头:"傻孩子,我们是保卫和平的,不打仗。平时就是训练、站岗、学习。"

"那你教我打枪吧!"

"等你长大了,有机会当兵的话,自然会学。"

1990年,小赵因工作出色,被评为模范指导员,还记了个三等功。这在部队是很荣誉的事情。我为他感到骄傲。

75年,我执意嫁给当兵的穷小子遭全家反对,二十年后老公事业有成 - 天天要闻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1992年,小赵被提拔为副营长。我们的住房也换成了三室一厅,还在家买了电视机、冰箱等家电。小东在学校表现也很好,常常得奖状。

1995年,正是我们结婚二十周年。这二十年,我从没后悔过当初的决定。小赵从一个农村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官;我们的小家,也从当初的贫困,变得越来越富足。

那年春节,我带着小赵和儿子回了趟老家。二十年没回去了,县城变了很多,但我爹妈的家还是那样。他们已经退休了,看到我们回来,又惊又喜。

"爸,妈,这是小赵,你们的女婿。"我介绍道。

我爹上下打量着小赵,眼神复杂。小赵立正敬了个军礼:"爸爸,妈妈,这么多年没来看望你们,我很愧疚。"

"爸爸,奶奶,这是我在学校得的奖状!"小东拿出一叠奖状,兴奋地说。

一顿饭吃下来,气氛慢慢融洽了。饭后,我爹把小赵叫到一边,递给他一支烟。

"小赵啊,这些年,你对我女儿好吗?"

"爸,我对不起芳啊。这些年她跟着我吃了很多苦,但她从没抱怨过。"小赵的眼圈红了。

我爹拍拍他的肩膀:"当年我们反对,是怕她跟着你受苦。现在看来,我们错了。你是个好女婿,好男人。"

听到这话,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二十年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家人的认可。

回家后,小赵搂着我说:"小王,谢谢你二十年来的付出和坚持。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

"傻瓜,我们是夫妻,同甘共苦是应该的。"我靠在他肩膀上,心里满是幸福。

1995年末,小赵被提拔为营长。我们的生活更好了,买了彩电、洗衣机,还存了一些钱。小东也考上了重点高中,是班里的尖子生。

回首这二十年,从1975年到1995年,我们经历了太多。从最初的贫困艰难,到如今的安稳幸福;从被全家反对,到得到所有人的祝福。这一路走来,虽然辛苦,但很值得。

75年,我执意嫁给当兵的穷小子遭全家反对,二十年后老公事业有成 - 天天要闻

如果时光倒流,回到1975年那个夏天,面对全家的反对,我依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嫁给那个当兵的穷小子,陪他并肩前行,共同创造属于我们的幸福生活。

因为我坚信,爱情不是衡量贫富的天平,而是共同面对风雨的勇气。而这勇气,让我收获了一段真挚的爱情,和一个温暖的家。

师友们,这个故事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荷兰】国王和王后解放日造访平民街区 - 天天要闻

【荷兰】国王和王后解放日造访平民街区

没有穿着盛装的正式晚宴,餐桌上摆满了胡萝卜、松饼和黄瓜。周一上午,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和王后马克西玛出席了在海牙达科他剧院(Theater Dakota)举行的自由餐会。 在孩子们的歌声....
民国时期的银圆哪几种价值高?其中一种竟然拍卖达2599万 - 天天要闻

民国时期的银圆哪几种价值高?其中一种竟然拍卖达2599万

民国银元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的货币见证,部分珍稀版本在近年拍卖市场中价格斐然,极具收藏价值。下面为你介绍 5 种拍出高价的民国银元。民国十五年张作霖戎装像陆海军大元帅纪念银币样币:2021 年北京诚轩秋拍,此币以 2599 万元的高价成交。
一种创新的新疆银圆——喀什民国饷银五钱 - 天天要闻

一种创新的新疆银圆——喀什民国饷银五钱

民国二年(1913年)至民国五年(1916年),喀什银元局用土法机具打造有一种特殊的银元,就是喀什民国饷银银元,面额只有五钱一种,铸额甚多,版式庞杂。此种饷银银元是民国二年停铸前清的喀什背龙饷银五钱后接着开始改铸的。银元正背面图文均系创新。
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一次全俄总动员 - 天天要闻

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一次全俄总动员

俄罗斯将在5月9日迎来“卫国战争胜利日”这一全俄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因这场胜利的背后是军民的巨大牺牲,所以这个节日在俄罗斯地位特殊、意义重大。为了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无论俄罗斯官方还是民间都全面动员起来,以高度的热情参与到这一重大节庆活动中。七座城市胜利日当天将恢复旧称近期,俄罗斯多地的地方议会作出...
诸侯割据VS集权称帝:项羽为何分封不称帝?改写历史或自掘坟墓 - 天天要闻

诸侯割据VS集权称帝:项羽为何分封不称帝?改写历史或自掘坟墓

《史记 秦始皇本纪》: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刚刚统一天下的那一年,丞相王绾等人建议说:各国诸候刚被消灭,燕、齐、荆地辽远,不在那里立王,就没有人来安定燕、齐、荆。请把皇帝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