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让梨的好孩子,长大后成了曹操黑名单第一号

2025年04月12日19:43:13 历史 1239

01

“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被写进《三字经》,成为中国家长教育孩子的经典案例。

孔融因此荣获东汉“十佳少年”称号,连皇帝都赐给他“孝悌楷模”的金匾。

然而,这个被全网夸爆的“别人家的孩子”,长大后却活成了曹操的噩梦。

四岁让梨的好孩子,长大后成了曹操黑名单第一号 - 天天要闻

建安十三年,曹操在许昌城门口贴出一张通缉令,上面赫然写着:“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士,现年五十六岁,犯有‘不孝’‘谋反’等十宗罪,见者立即逮捕,赏黄金百两。”

百姓们围在榜前议论纷纷:“这不是当年让梨的小孔融吗?怎么成了朝廷要犯?”

此时的孔融正躲在自家地窖里,抱着酒坛子灌得酩酊大醉。

他的儿子九岁,女儿七岁,正趴在棋盘上玩“覆巢无完卵”的游戏——这是孔融新教给他们的生存哲学。

四岁让梨的好孩子,长大后成了曹操黑名单第一号 - 天天要闻

02

孔融教你如何花式得罪领导。

1、毒舌救杨彪,把领导怼到怀疑人生。

建安二年,袁术称帝,曹操迁怒于太尉杨彪(杨修的父亲),诬陷他谋反。

孔融得知后,直接冲进丞相府,指着曹操的鼻子开骂:“明公熟读《周书》,难道不知‘父子兄弟,罪不相及’?杨彪和袁术只是亲家,你这是连坐法都不会用吗?”

曹操被怼得脸红脖子粗,谎称是皇帝的意思。

孔融冷笑一声:“周公摄政时,成王要杀召公,周公难道不知情?如今皇上被您挟制,您让他背锅,这是要学王莽篡汉吗?”

曹操当场石化,只得放人。

事后,孔融在朋友圈晒出与杨彪的合影,配文:“今日怼曹成功,下次继续。”

气得曹操把砚台砸了个粉碎。

四岁让梨的好孩子,长大后成了曹操黑名单第一号 - 天天要闻

2、禁酒令事件,用魔法打败魔法。

建安十二年,曹操颁布禁酒令,理由是“酒能亡国”。

孔融连夜写了一篇《难曹公表制禁酒书》,在朝堂上公然开怼:“尧帝千杯不醉,才开创太平盛世;刘邦醉斩白蛇,才建立汉朝。要是禁酒,难道要把天上的酒旗星、地上的酒泉郡都改名吗?”

曹操强压怒火:“桀纣因酒亡国,不可不防。”

孔融立刻接话:“那桀纣因色亡国,您怎么不禁婚姻?”

全场哗然,曹操的忍耐值直接归零。

四岁让梨的好孩子,长大后成了曹操黑名单第一号 - 天天要闻

3、南征劝退,把领导的计划说成“无义之师”。

曹操平定北方后,准备南征刘表孙权

孔融跳出来反对:“刘备、刘表都是汉室宗亲,您打他们是篡汉;孙权据江东天险,您打不赢。总之,您这是兴无义之师,必败无疑!”

曹操气得拍桌子:“再敢胡说,拉出去砍了!”

孔融拂袖而去,仰天长叹:“以无义之师伐仁义之师,不败才怪!”

这句话传到曹操耳朵里,彻底点燃了他的怒火。

四岁让梨的好孩子,长大后成了曹操黑名单第一号 - 天天要闻

4、父母无恩论。

把孝道踩在脚下 孔融在《与曹公论盛孝章书》中写道:“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母之于子,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

意思是:父亲生孩子是为了发泄欲望,母亲生孩子就像把东西放进瓶子,拿出来就没关系了。

这番言论在东汉朋友圈炸了锅,网友们纷纷评论:“孔融这是要逆天啊!”

“建议永久封杀!”

曹操趁机给孔融扣上“不孝”的帽子,彻底堵死了他的生路。

四岁让梨的好孩子,长大后成了曹操黑名单第一号 - 天天要闻

5、讽刺曹丕甄宓,内涵领导全家。

官渡之战后,曹丕强娶袁绍儿媳甄宓。

孔融写信给曹操:“昔日武王伐纣,将妲己赐给周公。明公效仿古人,将甄氏赐给世子,真是胸襟宽广啊!”

曹操看不懂暗讽,还追问出处。

孔融说:“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曹操这才明白,自己被内涵成了纣王

四岁让梨的好孩子,长大后成了曹操黑名单第一号 - 天天要闻

03

不作死就不会死,但孔融偏要试试 。

建安十三年八月,曹操终于忍无可忍,派廷尉去抓孔融。

孔融跪在地上求情:“罪不及妻儿,放过我的孩子吧!”

九岁的儿子淡定地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四岁让梨的好孩子,长大后成了曹操黑名单第一号 - 天天要闻

这句话传到曹操耳朵里,他惊出一身冷汗:“这孩子的智商,留着必成大患!”

于是下令将孔融全家处死,连襁褓中的婴儿都没放过。

孔融被押赴刑场时,还在吟诗:“坐上客恒满,樽中酒不空。”

刽子手一刀砍下他的头颅,酒坛滚落在地,酒水染红了刑场。

(注:本文部分情节为艺术加工,历史事件均有文献可考。)


历史冷知识:

孔融的“神预言”成真了。孔融死后,曹操继续南征,结果在赤壁被孙刘联军火攻,大败而归。他想起孔融那句“无义之师必败”,气得把桌子砸了。

曹操的禁酒令彻底失败。百姓们偷偷酿酒,还发明了“孔融酒”品牌,广告语是:“喝孔融酒,做怼天怼地的好汉!”


典故来源:

1. 《后汉书·孔融传》记载孔融与曹操的冲突及“父母无恩论”。

2. 《世说新语》记录孔融子女“覆巢之下无完卵”的典故。

3. 《难曹公禁酒书》原文出自《全后汉文》。

4. 孔融让梨的故事最早见于《世说新语笺疏》。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哈工大讣告:王魁业不幸逝世 - 天天要闻

哈工大讣告:王魁业不幸逝世

哈尔滨工业大学近日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副校长王魁业同志于2025年5月8日4时8分在哈尔滨不幸逝世,享年92岁。
淮阳这祖孙俩人都曾在唐朝做过吏部尚书的高官 - 天天要闻

淮阳这祖孙俩人都曾在唐朝做过吏部尚书的高官

淮阳,又称陈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古代诸多名人贤达、王侯将相或曾来淮阳为官,或曾来淮阳游历,或永远驻留在淮阳,而淮阳本地亦不乏出类拔萃之人,比如陈姓始祖陈胡公,官至太师的符彦卿,清朝武榜眼崔联奎等,而今天笔者要为大家讲述的是唐朝时期祖孙两
母亲节的来历 - 天天要闻

母亲节的来历

母亲 节的传统起源于古希腊。在一月八日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瑞亚(英文:Rhea、Cybele,希腊文:Ρέα,宙斯、波塞冬、哈德斯、得墨忒 耳、赫拉和赫斯提亚的母亲,故称众神之母)致敬。到古罗马时,这些活动的规模就变得更大,庆祝盛
为发期刊,高校学者偷贩涉密敏感数据!国安部披露间谍案细节 - 天天要闻

为发期刊,高校学者偷贩涉密敏感数据!国安部披露间谍案细节

近年来,部分境外机构和个人为攫取利益,对我经济、民生、科技等重要领域实施情报窃密活动,严重危害我国家安全。与此同时,部分境内人员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淡薄,为达到个人目的,违规将相关数据传输至境外,相关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境内某高校学者李某主动联络境外某非政府组织,以内部数据为筹码,意图换取在国外知名...
西施谜踪:浣纱女的血色传奇与千年猜想 - 天天要闻

西施谜踪:浣纱女的血色传奇与千年猜想

公元前473年的太湖水面上,暮色如血浸染云霭。一艘乌篷船劈开粼粼波光,船头立着个白衣女子,三千青丝在风中翻涌如浪。她回望渐渐模糊的姑苏城轮廓,耳畔似又响起吴王夫差临终前的怒吼。这位被后世称为“沉鱼”的美人,此刻正走向一个被历史迷雾笼罩的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