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小郑,你媳妇到底是怎么来的?该不会真是接兵接来的吧?”老杨夹着烟,眯着眼盯着小郑,那表情带着点戏谑。
“你们猜呗。”小郑咧着嘴笑,嘴里含糊着,故意不说清楚。
“少废话!”老杨拍着桌子,一帮人围在炊事班的炉子旁,一时间连锅里的热气都带了几分热闹劲儿。
“真是接兵认识的!”小郑一边笑一边摆手,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
“接兵还能接媳妇?”大家全都瞪大了眼,满脸不信,“说说,怎么回事?到底咋回事儿?”
小郑的眼睛眯了起来,像是陷进了回忆里。
这事儿得从1998年秋天说起。
那年9月,营里给小郑派了个任务——去山西长治接兵。
说实话,这活儿不算轻松,得跑村串户地家访,见新兵的家长,了解家庭情况,顺便做思想工作。
小郑接到任务时乐呵呵地拍拍胸脯:“放心,这事儿交给我,准保完成任务!”
他这人嘴皮子利索,最擅长跟人打交道,大家也都放心。
于是,他带着接兵干部的队伍,坐了一天的绿皮火车,又转了半天的长途车,终于到了长治。
长治是个山城,刚到那儿,小郑就觉得空气里带着凉意,满眼的山坡和梯田,一片片玉米地黄得耀眼,路边还有小孩子穿着开裆裤追着牛跑。
“这地方不错啊。”小郑心里嘀咕着,跟着村干部往村子里走。
村子叫赵家岭,村子不大,土路两边是低矮的窑洞,家家户户门口都晾着玉米杆子,空气里还飘着一股泥土和草垛混杂的味道。
小郑要家访的是一个叫赵建强的新兵。
赵建强家条件一般,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种着几亩薄田,家里还有一个姐姐。
小郑一进赵家,赵建强的父母就热情地迎上来,把他让进屋里。
屋子不大,土炕上铺着花布,炕桌上摆着一盘刚摘的红枣,还有一壶热水冒着白气。
“干部来了,快坐快坐!”赵妈妈一边招呼着,一边拿起搪瓷杯倒水。
小郑笑着摆摆手:“婶儿,您太客气了,咱就是来看看建强的情况,顺便跟家里聊聊,您不用拘着。”
正聊着呢,门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
小郑抬头看去,一个姑娘端着一盆洗好的苹果走了进来。
姑娘穿着一件蓝格子衬衫,梳着整齐的马尾辫,眉清目秀,脸上带着一抹羞涩的笑。
赵建强赶紧站起来介绍:“这是我姐,赵晓梅。”
小郑一愣,随即笑着站起来:“哎呀,原来是建强的姐姐,您好您好!”
赵晓梅也笑着点点头:“听说部队干部要来,我就回来帮着招待。咱这山里条件不好,您别见怪。”
那声音柔柔的,像山里的泉水流进了小郑的耳朵里。
接下来的时间,赵晓梅一直在旁边忙活,切水果、倒水,时不时搭句话,气氛轻松得不得了。
。
等家访结束,小郑刚要走,赵晓梅忽然开口了:“郑排长,咱们留个联系方式吧!以后我弟弟在部队有什么情况,也好随时问问您。”
小郑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掏出纸笔:“好啊,建强的事儿您随时问,我一定知无不言!”
说完,他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写在一张小纸条上递给了赵晓梅。
那一刻,小郑心里有点儿异样的感觉,但他没多想,转身就跟着队伍离开了。
谁知道,这姑娘真的给他打电话了。
几天后,小郑正忙着整理新兵档案,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了。
他拿起听筒,对面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郑排长吗?我是赵晓梅,想问问建强最近怎么样。”
小郑赶紧应道:“哎呀,大姐啊!建强表现特别好,训练很刻苦,您放心,绝对不会让您失望!”
两人聊着聊着,话题就从建强的训练转到了赵晓梅的生活。
小郑这才知道,赵晓梅原本在县城的一家食品厂上班,后来厂子效益不好,她就回老家帮父母干农活。
“日子虽然苦点儿,但一家人在一块儿,也挺好。”赵晓梅说得轻描淡写,可小郑听着,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
从那以后,赵晓梅隔三差五就打电话过来,一次比一次聊得久。
有时候,她还会寄点家里的腊肉和红枣过来,说是让小郑帮忙转交给建强。
可小郑打开包裹时,总能发现里面夹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郑排长,天气凉了,您也别忘了多穿衣服。”
小郑心里一阵发热,但他没多说什么,只是默默把纸条收了起来。
时间一晃到了1999年夏天,赵晓梅说她要来部队看望弟弟。
小郑一听,心里竟然有点莫名的期待。
他提前几天把宿舍收拾得干干净净,还特意去县城买了几包山楂片。
等到赵晓梅来的那天,天刚蒙蒙亮,小郑就跑到部队门口去接人。
赵晓梅穿着一件素雅的长裙,提着一篮自家做的点心,笑容明媚得像山里的阳光。
她在部队待了一整天,陪弟弟聊了会儿天,后来还帮炊事班的战士们包了顿饺子。
小郑在旁边看着,心里直冒酸泡泡。
他发现,自己已经彻底喜欢上这个姑娘了。
可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年底,小郑鼓起勇气给赵晓梅写了一封信,说他想和她结婚。
信寄出去没几天,赵建强就跑来找他,脸色不太好:“郑排长,我妈不同意。她说咱家离得太远,怕我姐嫁过去吃苦。”
小郑听了,心里像被泼了一盆冷水。
他想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亲自去赵家岭说清楚。
那天,他提着一袋水果,冒着大雪走了十几里山路,进了赵家门。
赵妈妈见他来了,脸上带着几分冷淡。
可小郑一点儿没退缩,他一五一十地说了自己的心意。
“婶儿,我知道您心疼晓梅,我也舍不得她受一点儿委屈。只要她愿意嫁,我一定会对她好,一辈子不让她受苦!”
赵妈妈沉默了很久,最后叹了口气:“孩子,我信你。”
她这才点了头。
2000年初,小郑和赵晓梅终于在部队办了婚礼。
那天,我们全排的人都去了,大家抢着闹洞房,笑得前仰后合。
婚礼结束后,小郑看着晓梅,眼里满是深情:“这辈子,有你就够了。”
后来,每次有人提起这事儿,小郑总是一脸得意地说:“谁能想到,接兵还能接来个媳妇?这缘分啊,挡都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