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战友去石家庄接兵,意外接来一个媳妇,一时传为美谈

2025年02月22日19:43:05 历史 1922

“哎,小郑,你媳妇到底是怎么来的?该不会真是接兵接来的吧?”老杨夹着烟,眯着眼盯着小郑,那表情带着点戏谑。

“你们猜呗。”小郑咧着嘴笑,嘴里含糊着,故意不说清楚。

“少废话!”老杨拍着桌子,一帮人围在炊事班的炉子旁,一时间连锅里的热气都带了几分热闹劲儿。

“真是接兵认识的!”小郑一边笑一边摆手,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

“接兵还能接媳妇?”大家全都瞪大了眼,满脸不信,“说说,怎么回事?到底咋回事儿?”

小郑的眼睛眯了起来,像是陷进了回忆里。

这事儿得从1998年秋天说起。

那年9月,营里给小郑派了个任务——去山西长治接兵。

说实话,这活儿不算轻松,得跑村串户地家访,见新兵的家长,了解家庭情况,顺便做思想工作。

小郑接到任务时乐呵呵地拍拍胸脯:“放心,这事儿交给我,准保完成任务!”

他这人嘴皮子利索,最擅长跟人打交道,大家也都放心。

1998年,战友去石家庄接兵,意外接来一个媳妇,一时传为美谈 - 天天要闻

于是,他带着接兵干部的队伍,坐了一天的绿皮火车,又转了半天的长途车,终于到了长治

长治是个山城,刚到那儿,小郑就觉得空气里带着凉意,满眼的山坡和梯田,一片片玉米地黄得耀眼,路边还有小孩子穿着开裆裤追着牛跑。

“这地方不错啊。”小郑心里嘀咕着,跟着村干部往村子里走。

村子叫赵家岭,村子不大,土路两边是低矮的窑洞,家家户户门口都晾着玉米杆子,空气里还飘着一股泥土和草垛混杂的味道。

小郑要家访的是一个叫赵建强的新兵。

赵建强家条件一般,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种着几亩薄田,家里还有一个姐姐。

小郑一进赵家,赵建强的父母就热情地迎上来,把他让进屋里。

屋子不大,土炕上铺着花布,炕桌上摆着一盘刚摘的红枣,还有一壶热水冒着白气。

“干部来了,快坐快坐!”赵妈妈一边招呼着,一边拿起搪瓷杯倒水。

小郑笑着摆摆手:“婶儿,您太客气了,咱就是来看看建强的情况,顺便跟家里聊聊,您不用拘着。”

1998年,战友去石家庄接兵,意外接来一个媳妇,一时传为美谈 - 天天要闻

正聊着呢,门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

小郑抬头看去,一个姑娘端着一盆洗好的苹果走了进来。

姑娘穿着一件蓝格子衬衫,梳着整齐的马尾辫,眉清目秀,脸上带着一抹羞涩的笑。

赵建强赶紧站起来介绍:“这是我姐,赵晓梅。”

小郑一愣,随即笑着站起来:“哎呀,原来是建强的姐姐,您好您好!”

赵晓梅也笑着点点头:“听说部队干部要来,我就回来帮着招待。咱这山里条件不好,您别见怪。”

那声音柔柔的,像山里的泉水流进了小郑的耳朵里。

接下来的时间,赵晓梅一直在旁边忙活,切水果、倒水,时不时搭句话,气氛轻松得不得了。

等家访结束,小郑刚要走,赵晓梅忽然开口了:“郑排长,咱们留个联系方式吧!以后我弟弟在部队有什么情况,也好随时问问您。”

小郑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掏出纸笔:“好啊,建强的事儿您随时问,我一定知无不言!”

1998年,战友去石家庄接兵,意外接来一个媳妇,一时传为美谈 - 天天要闻

说完,他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写在一张小纸条上递给了赵晓梅。

那一刻,小郑心里有点儿异样的感觉,但他没多想,转身就跟着队伍离开了。

谁知道,这姑娘真的给他打电话了。

几天后,小郑正忙着整理新兵档案,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了。

他拿起听筒,对面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郑排长吗?我是赵晓梅,想问问建强最近怎么样。”

小郑赶紧应道:“哎呀,大姐啊!建强表现特别好,训练很刻苦,您放心,绝对不会让您失望!”

两人聊着聊着,话题就从建强的训练转到了赵晓梅的生活。

小郑这才知道,赵晓梅原本在县城的一家食品厂上班,后来厂子效益不好,她就回老家帮父母干农活。

“日子虽然苦点儿,但一家人在一块儿,也挺好。”赵晓梅说得轻描淡写,可小郑听着,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

从那以后,赵晓梅隔三差五就打电话过来,一次比一次聊得久。

1998年,战友去石家庄接兵,意外接来一个媳妇,一时传为美谈 - 天天要闻

有时候,她还会寄点家里的腊肉和红枣过来,说是让小郑帮忙转交给建强。

可小郑打开包裹时,总能发现里面夹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郑排长,天气凉了,您也别忘了多穿衣服。”

小郑心里一阵发热,但他没多说什么,只是默默把纸条收了起来。

时间一晃到了1999年夏天,赵晓梅说她要来部队看望弟弟。

小郑一听,心里竟然有点莫名的期待。

他提前几天把宿舍收拾得干干净净,还特意去县城买了几包山楂片

等到赵晓梅来的那天,天刚蒙蒙亮,小郑就跑到部队门口去接人。

赵晓梅穿着一件素雅的长裙,提着一篮自家做的点心,笑容明媚得像山里的阳光。

她在部队待了一整天,陪弟弟聊了会儿天,后来还帮炊事班的战士们包了顿饺子。

小郑在旁边看着,心里直冒酸泡泡。

他发现,自己已经彻底喜欢上这个姑娘了。

可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1998年,战友去石家庄接兵,意外接来一个媳妇,一时传为美谈 - 天天要闻

年底,小郑鼓起勇气给赵晓梅写了一封信,说他想和她结婚。

信寄出去没几天,赵建强就跑来找他,脸色不太好:“郑排长,我妈不同意。她说咱家离得太远,怕我姐嫁过去吃苦。”

小郑听了,心里像被泼了一盆冷水。

他想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亲自去赵家岭说清楚。

那天,他提着一袋水果,冒着大雪走了十几里山路,进了赵家门。

赵妈妈见他来了,脸上带着几分冷淡。

可小郑一点儿没退缩,他一五一十地说了自己的心意。

“婶儿,我知道您心疼晓梅,我也舍不得她受一点儿委屈。只要她愿意嫁,我一定会对她好,一辈子不让她受苦!”

赵妈妈沉默了很久,最后叹了口气:“孩子,我信你。”

她这才点了头。

2000年初,小郑和赵晓梅终于在部队办了婚礼。

那天,我们全排的人都去了,大家抢着闹洞房,笑得前仰后合。

婚礼结束后,小郑看着晓梅,眼里满是深情:“这辈子,有你就够了。”

1998年,战友去石家庄接兵,意外接来一个媳妇,一时传为美谈 - 天天要闻

后来,每次有人提起这事儿,小郑总是一脸得意地说:“谁能想到,接兵还能接来个媳妇?这缘分啊,挡都挡不住!”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 天天要闻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文‬/胡铁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县城外的芦苇荡泛起金浪。四十七岁的刘备站在城楼上,望着校场上整齐列阵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脚边的蒲草,在粗粝的指间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顽皮的笑意。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 天天要闻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本文介绍《广西学生军》一书,借以反映抗战初期桂系军队组织发起的第二届广西学生军的情况...
朱学勤忆胡适 - 天天要闻

朱学勤忆胡适

【原题】朱学勤:胡适,始终以一种从容的态度批评着那个时代,不过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转自当代文学批评作者朱学勤 节选 | 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转载 | 《被遗忘与被批评的》胡适的一生是坚持自由主义的一生。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 天天要闻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说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认识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影视歌三栖艺人但是你知道吗?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举办《DIVA演唱会》上海站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这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我准备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 天天要闻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发布最新执行悬赏公告: 1、被执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汉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卫楼村汪岗村民组150号,公民身份号码34011119900119 ****。 2、执...
中国男人变抢手货,边境通婚一大把,外国女人为何不顾一切? - 天天要闻

中国男人变抢手货,边境通婚一大把,外国女人为何不顾一切?

国内男同胞光棍遍地,在国外,中国男人却是抢手货。边境地带中外通婚的更是一抓一大把,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男人有什么优势,竟能让外国女人不顾一切嫁到中国呢?为什么中国男人在国内不吃香呢?一、社会地位太低说是外国女人疯抢中国汉子。但实际上,这里的“
见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举报有奖! - 天天要闻

见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举报有奖!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近日发布执行悬赏公告: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之规定,特发布悬赏公告如下: 1、被执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