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京“民间冰雕师”如何制作巨型冰雪艺术品

2025年01月14日09:00:26 历史 2375

揭秘:北京“民间冰雕师”如何制作巨型冰雪艺术品 - 天天要闻

1月3日,龙庆峡,工作人员手持工具进行雪雕造型雕琢。

“铛、铛、铛……”1月3日,延庆区玉渡山风景区冰灯艺术区一片繁忙的景象。在璀璨的冰雪世界里,切冰机的轰鸣声与冰锤的敲击声相互交织,仿佛在演奏一曲冬日的交响乐。冰雕师傅们或站在脚手架上雕刻巨型冰雕,或手持锤子对冰灯进行精细打磨。

1月10日,北京龙庆峡第39届冰灯冰雪嘉年华将开幕,持续至2月下旬。新京报记者提前探访,用镜头“剧透”今年的冰灯冰雪嘉年华。

冰雕师傅手法娴熟

赋予冰块生命

玉渡山景区海拔854米处有一片绝美的忘忧湖,湖水清澈见底。这里长年气温偏低,每年冬至左右结冰厚度可达30厘米左右,成为龙庆峡冰灯采集冰块的首选之地,每年会在这里采集3000平方米至4000平方米的冰块用于冰雕制作。

揭秘:北京“民间冰雕师”如何制作巨型冰雪艺术品 - 天天要闻

1月3日,阳光明媚,光线映射,水面波光粼粼。取冰师傅在水面完成采冰工作。

2024年12月18日,随着第一块冰被切割、装车,本届冰灯冰雪嘉年华正式进入“采冰季”。

揭秘:北京“民间冰雕师”如何制作巨型冰雪艺术品 - 天天要闻

取冰师傅将切割好的整块冰用钩子移至吊装区域。

1月3日记者探访当天,体感温度跌至冰点以下,寒意逼人。取冰主场已转至另一处冰雕制作的主要采冰地点——龙庆峡三道坝。多名经验丰富的取冰师傅身穿厚重的棉衣,戴着手套和护耳帽,在冰面上忙碌着。

揭秘:北京“民间冰雕师”如何制作巨型冰雪艺术品 - 天天要闻

取冰师傅手持冰机与冰具在冰面上切割、开凿冰块。

他们手持取冰机与冰具,凿冰、切割,一块块晶莹剔透的冰块被取出,随后被吊装至冰灯艺术区,为接下来的冰雕制作做准备。

揭秘:北京“民间冰雕师”如何制作巨型冰雪艺术品 - 天天要闻

整块冰被吊起,即将装车运往冰灯展示区域进行冰灯制作。

步入冰灯艺术区,即将亮相的冰灯、冰雕和雪雕已经初具雏形,让人眼前一亮。

揭秘:北京“民间冰雕师”如何制作巨型冰雪艺术品 - 天天要闻

工作人员砌筑冰灯后进行修型雕冰雕刻。

冰雕师傅们专注地工作着,他们中不少都是老手艺人,有着十几甚至几十年的雕刻经验。只见他们手持工具,时而轻柔地划过冰面,时而用力地敲击冰块,手法娴熟而精准,冰屑飞溅。

揭秘:北京“民间冰雕师”如何制作巨型冰雪艺术品 - 天天要闻

工作人员准备对彩冰进行切割。

在他们巧手的打磨下,原本方方正正、棱角分明的冰块变成了艺术品,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再配以绚烂的灯光装饰,营造出特别的冰雪意境。

揭秘:北京“民间冰雕师”如何制作巨型冰雪艺术品 - 天天要闻

砌筑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用水平仪检测是否平整。

规模空前

总占地达到约50万平方米

在北京,逛龙庆峡赏冰灯似乎成为过年的一种仪式感。从1987年至今,龙庆峡冰灯已经陪伴人们走过了38年。

揭秘:北京“民间冰雕师”如何制作巨型冰雪艺术品 - 天天要闻

工作人员对彩冰进行雕刻。

今年的冰雪嘉年华有什么亮点?据延庆龙庆峡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龙庆峡冰灯冰雪嘉年华主题为“时空闪耀·一眼万年”,总占地规模达到了约50万平方米,规模空前。

揭秘:北京“民间冰雕师”如何制作巨型冰雪艺术品 - 天天要闻

工作人员在冰面上绘画。

揭秘:北京“民间冰雕师”如何制作巨型冰雪艺术品 - 天天要闻

冰雕师傅按照图纸在彩冰上雕刻。

“今年,我们设置了花灯区、冰灯艺术区、冰川峡谷区三大区域。其中,冰川峡谷区的开放范围将扩大,总规模超30万平米,开放50余种冰上游乐项目。5人制‘冰超’、冰上拔河、冰上保龄球、亲子家庭拉雪圈等趣味运动,将让市民在峡谷中感受到不一样的冰雪乐趣。”该负责人表示。

揭秘:北京“民间冰雕师”如何制作巨型冰雪艺术品 - 天天要闻

雪雕作品体型大,师傅们系好安全绳,手持工具进行雪雕造型雕琢,一件雪雕作品通常需要多位师傅合作完成。

冰灯艺术区占地8000平米,将展示350件冰灯作品、240件冰雕作品、80件雪雕作品。在传承经典氛围的同时,创新性地融入“泡泡玛特”等知名ip主题,划分蛇年贺新春区、泡泡玛特区、西游文化区、仙侠文化区、冰川飞瀑区,为游客带来独特观赏体验。

揭秘:北京“民间冰雕师”如何制作巨型冰雪艺术品 - 天天要闻

工作人员清理冰面,准备迎接游客。

摄影 陶冉

采写 曹晶瑞

编辑 贾悦 刘晶 张湘涓

校对 付春愔 杨许丽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华夏这五千年,遭遇4次危机,但总有“神人”出现,化险为夷 - 天天要闻

华夏这五千年,遭遇4次危机,但总有“神人”出现,化险为夷

“滚滚长江东逝水”,改朝换代多了去。可中华民族的根,一直没断过。不过,在此期间,也是险象环生,这根,曾四次差点被刨被断。好在,每一次,总有“神人”出现,化险为夷,此乃中华国运!头一次是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八王之乱把国家搅成烂泥。
大刀队是我们的悲哀,并不是什么荣耀 - 天天要闻

大刀队是我们的悲哀,并不是什么荣耀

大刀队最早得追溯到国民革命军西北军那时候。1933年,长城抗战打响,日军大举进攻喜峰口。当时中国军队的处境有多惨?枪支弹药都凑不齐,工业底子薄得像张纸,连个像样的炮都造不出来。面对日军的三八式步枪、机枪甚至坦克,咱们的西北军将领没办法,只能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集体学习 - 天天要闻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集体学习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7月9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院系党委书记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学习。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家认真聆听解说,参观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
从马扎然到丘吉尔:首相们的职场生存指南 - 天天要闻

从马扎然到丘吉尔:首相们的职场生存指南

《首相塔》全八集完结!今年三月到六月,陆大鹏与程衍梁带我们走近欧洲历史上的八位首相或总理,在纷繁的历史中,串联起他们的故事:从缔造“太阳王”的马扎然,到瓦解拿破仑的梅特涅,再到力挽狂澜的克列孟梭,直至缔结“英美特殊关系”的丘吉尔... 他们在时代的浪潮中抉择,也亲手推动着历史的进程。光环背后,其实这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