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武王墩墓的封土正被层层揭开

2024年04月29日21:31:37 历史 4440

战国史上最后一次合纵攻秦失败了,“主谋”楚国担心秦国报复,向东迁都于寿春,也就是现在的安徽省淮南市寿县。

“武王墩墓,位于楚寿春城遗址东边约15公里处,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日前在淮南举行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披露,现存主墓(一号墓)、车马坑、陪葬墓、祭祀坑、陵园等重要遗迹。2020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山东大学等机构开启武王墩主墓(一号墓)的发掘。

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武王墩墓的封土正被层层揭开 - 天天要闻

四年来,山东大学考古学院师生全程参与主墓考古发掘,完成了武王墩墓葬封土和填土发掘,提取了椁室上铺设的竹席,拆解提取完全部椁盖板。

从现场来看,这个墓十分上“档次”。主墓(一号墓)封土底部直径超过130米,墓口开口边长约51米,墓坑底部面积超过400平方米,规模巨大,是已发掘楚墓中最大的一座。

棺椁的层数和大小,往往与墓主的身份有关。主墓具有极为复杂的多重棺椁结构。墓坑中央建有“亚字形”椁室,四周分列8个侧室,椁室中部设有棺室,均由长条形枋木构筑,顶部覆盖多层盖板。也就是说,整个椁室被分隔为九室,为目前所见楚系墓葬中分室最多的。

今年3月7日,考古工作者开始拆解提取椁盖板,至3月27日,四层椁盖板全部安全提取完成,共计443根,总重约153吨。值得注意的是,每根横截面的边长达到42厘米,比此前发掘先秦时期最大古墓秦公一号大墓的大1倍。

椁室盖板上还写有墨书文字,已发现和采集100多句、近千字。这些文字记录,将对研究楚国墓葬营建过程、职官制度、名物称谓等大有帮助。

目前,已进入椁室内部的发掘清理阶段。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教授路国权任考古发掘二组组长,负责东室和北室发掘工作,在东1室发掘揭露出土大量青铜礼器、漆木器、竹笥、植物和果核等文物。其中,南端放置的大鼎口径达88.3厘米,是已知体量最大的楚国青铜鼎,比安徽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楚大鼎还大。

作为迄今楚国最高等级的陵墓,武王墩墓的考古发掘成果震撼国人。尤其是墓主生活在中国正式建立大一统国家的“前夜”,为研究周、秦、楚、汉历史演变和秦汉中央集权大一统国家及文化形成,提供了系统性的科学考古资料。

墓主人究竟是谁?专家目前推测为楚考烈王,他曾在秦国做“人质”,后在春申君的帮助下逃归楚国,继承王位。成语“毛遂自荐”中,毛遂出使楚国,面见的就是楚考烈王。“我们将进一步寻找楚简、大型青铜器铭文等关键证据作为墓主身份的认定。”路国权说。

楚国的“余晖”落在寿春,穿越千年,而今,楚国历史的封土正被层层揭开。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 天天要闻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资料图:北京卢沟桥上的石狮。图/新华社“我们是善战的前锋,我们是民众的武装,从无畏惧,决不屈服,永远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国境,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1939年,29岁的河北青年张松如离开正定省立七中,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这一年,他以“公木”的笔名与音乐指导郑律成合作创作了这一组《八路军大合唱》。此前两...
谁能想到,一次无礼竟为秦国的崛起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 天天要闻

谁能想到,一次无礼竟为秦国的崛起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众所周知,分封制是周王朝的核心,而礼制则是其核心中的核心。那时候讲的“礼”,跟现在的“礼”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些相同之处。我们可以理解周“礼”为现在的“礼貌”,周朝贵族才讲“礼貌”,普通国人、野人、蛮夷戎狄是不讲的,或者说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东
什么是胜利? - 天天要闻

什么是胜利?

战争的最终目标当然是取得胜利。 人们总是期望看到胜利的场景:扛着红旗,将旗帜插到对方阵地上,欢呼雀跃,国与国开战,谁都希望胜利。 但是,近年来的三场战争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