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对饮水的热爱与许多其他民族不同。很多国家都爱冷饮,但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多喝热水,少喝冷饮,不要喝生水。大人说生水里有看不见的细菌来吓唬我们。那么在远古时期,细菌还没有被发现的时候,中国人就喝热水了?
当然是用来喝酒的。中国有句俗话:“与其釜底抽油,不如抽汤不沸”。这里的“汤”指的是热水。在古代,中国人就开始喝热水了。当然,他们不知道喝热水对健康的好处。更多的是为了供暖需求。聪明的中国人很早就制造出了可以烧热水的陶器,比世界上许多国家早得多。也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基础之一。

夏天不需要喝热水取暖,但陶罐也可以用来准备不同的食物。然而陶瓷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很容易破裂,从而熄灭火,而火在当时也是非常珍贵的。幸运的是,中国的冶金技术后来也发展起来,青铜工具和后来的铁工具都能够提供加热热水的工具。
在历史书上,我们可能会看到“汤架”、“大锅”这样的术语。相比之下,西方的情况就很惨了。游牧民族的冶金技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发展起来。他们只能吃烧烤,喝热水。容器。
进入文明时代后,中国人分为两个层次。一些贵族家里,火烧了很长时间,但相当多的普通老百姓却吃着冷饭冷菜。原因是,作为一个农业文明社会,我们已经耗尽了燃料。城市居民无法随时随地获得木材。农民们在田里干活,最后砍下来的柴火用于冬天取暖。它已成为直接煮沸饮用水的一种方式。奢侈的活动。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井水还是当时未受污染的河水,都略带甜味。水煮沸后甜味消失,所以人们不愿直接将水烧开饮用。但茶的流行改变了这一切。
唐朝时期,日本僧人圆仁来到中国,曾形容中国人“不做汤吃,长年只吃凉菜”。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并没有喝很热的水,但到了宋元时期,喝茶的风俗在中国人中盛行,南北茶楼、茶馆、茶楼林立。来自长江。喝茶的同时,还需要烧开水来冲泡茶叶,以便再次饮用热水。

重要的是,这种神奇的药剂有某种独特的味道,完全弥补了普通井水和河水煮沸所损失的甜味。即使是贫困家庭也要喝茶,哪怕是最差的茶,才能保证“平庸的一餐”。不管你喜欢与否,茶不仅以其功能保护了中国人的健康,还引导中国人养成喝热水的好习惯。但由于没有理论支持,如果你实在不喜欢喝茶或者当地没有饮茶文化,那你就喝凉水吧。清代乾隆年间,马戛尔尼代表团访华时,记载了天津人民饮用白河水的情况。由于河水浑浊,不敢直接饮用。相反,他们添加明矾并将其与竹签混合。这种简单的方法可以使河水变得清澈而不那么脏,人们可以不加热就可以饮用。

也就是说,如果不喝茶,中国人还没有喝白水,尤其是热白水的意识。西方科学技术直到民国时期才传入中国,中国人才明白喝热水的重要性。一方面,知识分子挥舞旗帜,呼吁人们多喝热水。另一方面,政府也在大力推广这种低成本的环卫方式。
当时,原水含有细菌、热水更健康的常识逐渐进入中国人的意识。新中国成立后,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的重视以及能源资源的增加,终于让中国人民广泛喝上了热水。工厂、学校甚至农场都配备了开水设施。带一壶热开水回家,成为那个时代美好的回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