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毛主席和蒋介石分别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领袖,两人注定是针尖对麦芒的宿敌。
可1975年,蒋介石逝世,毛主席得知后却并没有表现得十分愉悦,反而平淡地回答三个字:“知道了。”
毛主席
自己的老对手不在了,为什么毛主席表现得那么出人意料?
在毛主席心中,蒋介石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国共争端
在孙中山先生逝世后的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等一系列行动。
蒋介石的野心昭然若揭,他和袁世凯一样,都想打着革命的旗号,建立自己的家族王朝。
1927年3月24日,北伐军攻下南京后,却遭到长江处英、美军舰的攻击,中国军民死伤惨重。
但这件事不仅没有让蒋介石和反革命势力一刀两断,反而推他走上了歧途。
同月26日,蒋介石和青帮头目、江浙财阀、帝国列强在上海组织了几场秘密会议。
终于在4月初,蒋介石开始策划暴力“清党”。
蒋介石
1927年4月12日的上海,灰蒙蒙的云层遮盖了整座城市,原本繁华的街道沉浸在血腥和恐怖中。
青帮的流氓们手持凶器,冒充工人,残忍野蛮地袭击了工人纠察队,之后,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假装调解,实则没收工人纠察队的武器装备。
13日,上海工人和市民为表示抗议,组织了数万人上街游行,“还我工友”的口号响彻整个天空。
可蒋介石的部下都是没有人心的豺狼,当游行部队走到宝山路时,恶名昭著的二十六军又突然掺和进来,向着密集的人群,倾泻不长眼睛的子弹。
蒋介石
最后,一百多名无辜群众失去生命,受伤的更是不计其数。
到了15日,已有三百多人被杀,五百多人被捕,五千多人失踪。
这还只不过是一系列反革命政变中的一个,还有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等地的“清党”。
蒋介石及其爪牙,得势后勾结反动势力,大肆迫害共产党等革命、进步团体,为一己之私,助纣为虐,残害同胞,将孙中山先生和“五四”精神置于脑后。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在这几次白色洗礼中,毛主席虽然血口逃生,但革命战友的牺牲,无不让他失落和愤恨。
1927年4月6日,李大钊为逃避追捕,躲在俄国大使馆,但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势力,强闯大使馆,将李大钊逮捕。
李大钊
李大钊同志被关押后,更是受尽折磨,但是,从始至终,李大钊都没有透露半句不利于中国共产党的消息。
除了李大钊,还有陈延年,陈独秀的长子。
陈延年是坚定优秀的共产党员,为了中国革命,他甚至站出来反对自己父亲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
毛主席就评价过,陈延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这样一个好同志,在1927年6月26日被捕入狱,7月4日英勇牺牲,也是死于蒋介石的“清党”,年仅29岁。
陈延年
被捕之前,陈延年在白色恐怖中逆流而上,当时上海刚发生“四一二”大屠杀,陈延年临危受命,毅然去上海寻找失散的同志,可不幸被捕。
押赴刑场的时候,陈延年脚带镣铐,走出一条血路,行刑前高喊:“革命者光明磊落,只能站着死!”
整个中华大地,都飘起哀恸的白雪,同样惨遭毒手,壮烈牺牲的还有萧楚女。
萧楚女,原名萧秋,是个铁骨铮铮的硬汉,楚女是他的笔名,来源于屈原,以此表达他对国家的爱和责任。
毛主席也曾评价过他,称在农民运动讲习所,他是最好的老师。
萧楚女
发生“四一二”大屠杀后,萧楚女悲愤交加,夜以继日地用手中的笔,在报纸杂志上指着蒋介石的鼻子骂。
最后,因为积劳成疾,肺病恶化,他倒在了病床上。
可反动派哪管这些,直接冲进医院,粗鲁野蛮地把尚未康复的萧楚女从病床上揪了起来,丢进了冰冷的南石头监狱。
1927年4月22日,萧楚女牺牲,临死前高呼:“共产党员不怕死,中国共产党不会死,总有一天,你们的罪恶都将被人民审判。”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崇拜屈原的萧楚女,不正是爱国诗人屈原《离骚》中主人公的真实写照?
毛主席
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让毛主席的内心割伤留疤。
中国共产党不站起来,何以告慰逝去的30万英魂;中国共产党不站起来,何以对得起家破人亡的百姓’中国共产党不站起来,何以让这些天之骄子瞑目!
虎口脱险的毛主席明白了,光用笔杆子,嘴皮子,菩萨心肠,都不顶用!
然后伟人有了那句话:“枪杆子里出政权!”
五星红旗插满中国大地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也加入反共的队伍,中华民族又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
蒋介石和汪精卫曾经都是孙中山的追随者,但在反动势力的威逼利诱下,都变成了把中国再次推入火坑的千古罪人。
蒋介石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联合部分国民党左派发动武昌起义,中国革命的雄狮咬了国民党反动派第一口。
之后,毛主席被派往湖南长沙,领导秋收起义。
在毛主席亲自领导的秋收起义中,打的是中国共产党自己的旗号,不再打国民党的旗号。
毛主席走在大部队之中,再次豪气冲天,意气风发,写了一首《西江月·秋收起义》。
虽然起义以失败告终,但却帮助毛主席完善了自己的军事思想。
蒋介石见识到了红军的顽强和凶悍后,不再用单纯的武力清扫,而是妄图打着三民主义、团结国民的幌子招安。
李克农
蒋介石这个人,别人不懂他,毛主席可清楚得很。
中共代表李克农和张学良谈判的时候,毛主席便告诉李克农,蒋介石是挂羊头卖狗肉,切勿上当。
从西安事变开始到抗战胜利,毛主席始终都没有把自己的“枪杆子”给蒋介石摸一下,哪怕是胡适和斯大林一起劝都没用,红军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红军。
蒋介石后来约毛主席重庆谈判,毛主席是心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中华民族争取一切和平的机会,哪怕代价是牺牲自己。
蒋介石也“不负众望”,毛主席还未离开重庆,就下令其部队进攻红军已经占领的地区。
邓小平
中央军委含着泪下达命令,邓小平和刘伯承指挥部队歼灭入侵的国民党军。
最后,国民党进攻的部队及其援军,通通被歼灭,将领史泽波被生擒,上党战役结束。
红军的英勇表现为毛主席争取了机会,蒋介石只能放走毛主席,即使现在摆鸿门宴也失去了意义,没有底牌就无法摊牌,否则会吃更大的亏。
楚王留楚,汉王返汉,从此便是南征北伐,针锋相对。
1947年3月,国民党空军对延安的轰炸,正式点燃国共间的战火。
渡江战役后,中国换了天地。
随着天安门响起毛主席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国共两党激烈的角逐也正式落下帷幕。
开国大典
毛主席和蒋介石斗了这么多年,最后,毛主席成了中国第一大党的领导人,新中国的初任领袖,蒋介石则败退台湾。
但两人却并不是什么死对头,他们有斗争,也会有合作,在某些方面,两人能够达成共识。
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不久前打完朝鲜战争的解放军,原本打算接着解决台湾问题,但因为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央决定改变对台方针。
先是周总理向台湾当局提出“和平协商解放”的提议,然后毛主席又公开伸出友善的橄榄枝,提出了“爱国一家”、“来去自由”等政策。
但美帝国主义不愿意中国和平统一。
周总理
宿敌之下隐藏颇深
1957年,美国开始向台湾当局施加压力,怂恿蒋介石挑衅大陆。
蒋介石也再一次“不负众望”,拒绝了毛主席伸来的手,并抱住了美帝的大腿。
为了打击蒋、美的嚣张气焰,金门炮战打响。
蒋介石本以为在美国军舰的护卫下,能够如入无人之境,可谁知道,解放军的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专打国民党军舰。
美国也无愧“纸老虎”之名,眼见国民党军舰中弹,立即掉头逃跑。
但这只是毛蒋合作的前戏。
金门炮战
就在国共两党在金门打得不可开交时,9月30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飞到台湾,劝说蒋介石放弃金门和马祖。
但蒋介石看起来像杀红了眼,完全不把“大腿”放在眼里,铁了心要跟共产党死磕金门、马祖。
毛主席看出了蒋介石的心思,假如国民党从金门、马祖撤军,便和大陆完全断了联系,在美国人的操纵下,中国很可能一分为二,这不是蒋介石想要的。
为此,中央决定,暂时停止解放金门岛,而且发表国防部文稿,如果国民党没有美军护航,则七天内,停止炮击。
毛主席
但最精彩的是第二份文稿,将这场戏推上了高潮。
中央决定,解放军逢双日不放炮打金门的补给线,从而给了金门的国民党喘息的机会。
解放军单日开炮,国民党双日开炮,这场看似荒诞的闹剧,隐藏着巨大的政治智慧。
只要国民党和共产党还有斗争,美国就不好逼国民党撤退,因为这样不仅会打击国民党的士气,还会降低美国在国际上的威望。
在共产党和国民党,毛主席和蒋介石的默契配合下,美国分裂中国成了一步死棋。
毛主席和蒋介石是众人眼中的宿敌,他们曾经一起为中华民国效力,又为国共两党相争,还为抵御外敌协作,他们的关系早已不是一个“敌”字说得清楚。
蒋介石
所以,蒋介石去世后,毛主席才会说出“知道了”三个字,其中辛酸苦辣,估计只有主席心里才能体会一二吧。
人的一生会碰到许许多多的对手,有时候对手却不一定是敌人,之所以会碰撞在一起,不是任何一人的错,只是正好立场对立,理念相悖。
但无论对手是谁,我们都要走好自己的路,为天下苍生,为初心不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