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乔木,本名胡鼎新,乔木是笔名,1912年6月出生于江苏盐城。少年时就喜欢读书,也喜欢写诗,曾相继在扬州省立八中、扬州中学(高中)上学。1930年,胡乔木高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北平西郊区委书记,共青团北平市委宣传部部长,参与领导北平学生和工人的抗日爱国运动。
1935年后,胡乔木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书记,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书记,中共江苏省临时工委委员。1937年后,任安吴青训班副主任,中共中央青委委员,中国青年联合会办事处宣传部部长。1941年任毛泽东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1945年参与起草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8年后任新华通讯社社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胡乔木担任过新华社社长、新闻总署署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参与起草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主持起草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撰写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
胡乔木的夫人是谷羽,原名李桂英,1918年12月出生于安徽天长县。1933年夏,李桂英进入安徽省立第一女子中学读高中,1935年初她转入北平女一中学习,加入共青团。1936年团员均转为党员,1937年7月底,李桂英去延安。
1938年1月,李桂英在陕北公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设在陕西泾阳安吴堡的“战时青年短期训练班”,担任女生队指导员。当时胡乔木正在“青训班”担任副主任,分管教学工作。
在工作中相识、相恋。1938年7月的一天,没有举行任何仪式,只是把两人的床搬到一个大房间里,住在一起,就算结婚了。婚后,胡乔木为妻子改名为谷羽。“谷羽”就是“出自幽谷,迁于乔木”的鸟。他们爱情如诗,一生互爱,1992年9月,胡乔木逝世,两年后谷羽也追随丈夫而去。他们有一男一女两个子女。
一、女儿胡木英
胡木英,1941年1月出生在延安。1964年,胡木英在外交学院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退休时是国家工商总局的处长。退休后任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北京延安儿女联谊会会长。他们有一男一女两个子女。
二、儿子胡石英
胡石英,1944出生在延安。1966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无线电物理专业,1973年任国务院建委建筑研究院工程师,1979年任《人民日报》社记者;1981年创办《人才》《丑小鸭》杂志。他还是国际绿色产业合作组织执行主席、中国富硒杂志社社长,由于在生态安全方面的成就,胡石英获得国际生态安全勋章,该勋章在于奖励在全球城市生态安全建设领域中作出卓越贡献的城市首脑和科学家,是世界城市生态领域的最高奖项和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