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惊心,若曦的悲剧早已注定

2022年07月16日00:09:42 历史 1583

不记得多年前有没有看过《步步惊心》,最近迷上了桐华,看完了原著。

中年老阿姨眼泪流了不知道多少眼泪,不知道是被感动还是扯出了伤心。

桐华1980年生是中国著名的言情小说作家,代表作有《步步惊心》,《大漠谣》,《云中歌》,《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等。

很喜欢她,她的言情小说深情而感人,真实而浪漫。

步步惊心,若曦的悲剧早已注定 - 天天要闻


她著名的那些作品我基本都拜读过,后来觉得不过瘾,就都买了,有些看了好几遍。

《步步惊心》是最近才看的,看完以后我又去看了电视剧的结局基本和书里面没有很大出入。

但是就是哭得稀里哗啦的,看书哭,看电视剧哭。不得不说刘诗诗吴奇隆真的和原著里面描述的人物性格非常吻合,简直就像是量身定做的一样。

刘诗诗演的马尔泰若曦是个悲剧人物,生在现代由于车祸穿越到了康熙年间。

步步惊心,若曦的悲剧早已注定 - 天天要闻


成了八皇子侧福晋马尔泰。若兰的亲妹妹。十三岁的她和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一起追逐玩闹长大。

但是因为来自现代她记得一些清朝的历史,想要靠自己的能力改变九子夺嫡的历史走向。

同时也想要保护和自己一起长大的这些阿哥之间的情谊。

她的抑郁,她的悲剧都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她的命运其实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步步惊心,若曦的悲剧早已注定 - 天天要闻


01

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康熙是千古一帝,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在位六十一年,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他是何等人物都没有办法阻止自己的儿子们争皇位。

更何况是一个女孩,纵使你知道一切的结局,但是你有何能力改变过程呢。

改变不了皇帝对太子的喜欢,也改变不了八阿哥争夺皇位的决心,反而推波助澜让一切变得更顺利。

不管在哪里,不管做什么我们始终都要看清楚自己的地位,认清楚自己的能力。人是需要挑战自我,突破极限,但是也不能不自量力。

皇帝要惩罚谁,你有什么资格去求情呢,一时的看重并不代表你可以挑战他的权威。

古代君王眼里不揉沙子,他们对帝王威严的重视超过对任何人的喜欢,生在帝王家骨肉亲情都是交易和血腥何况你只是一个奴才而已。

大雨中跪了一夜,伤了身子,落下了病根。最终买单的还是自己。

人活一世有时候确实该努力争取,该相互帮助,但是一定要是有自知之明的,鸡蛋碰石头这种事做不来。

像有些人不会游泳去救别人,不但没有救活别人自己也淹死了,这样是真的得不偿失。勇气可嘉,人品高贵,但是你也伤害了那些爱你的人,让他们情何以堪。

做自己,认真努力,帮助别人量力而行。

步步惊心,若曦的悲剧早已注定 - 天天要闻


02

聪明反被聪明误

若曦是何等聪明的女子,她聪慧,通透。但是就是因为太聪明反而害了自己。

她看清了权利的危险,人心的贪婪也明白登上高位的路上血染长路,但是她依旧对这一切耿耿于怀,不能释怀。

不管是涉及到姐姐还是八阿哥还是十四阿哥,还是十阿哥,不管是谁的事她都要担忧,伤心,难过。

作为朋友难过是难免的,但是优思太多伤身就不好了。不但帮不了别人还让别人因此而难过。

紫禁城是一座城池也是一座囚牢,监禁了无数女子的一生。她明知道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利,还要苦苦寻找出路。

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如果她是一个笨一点的女子,选秀选不上随便嫁给一个王公贵族也就是安稳的一生。

选上秀女规规矩矩到年龄出宫嫁人也很好。偏偏她太出色,入了皇帝的眼未必是啥好事。

苏轼曾说,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可见有时候太聪明也未必是啥好事,聪明用好了就是优势,用不好就成了小聪明。

步步惊心,若曦的悲剧早已注定 - 天天要闻


03

不肯认命

马尔泰。若曦可以说天生拥有了一副好牌,甚至比她姐姐的更好。

马尔泰。若兰爱上了一个将军却嫁给了对她一见钟情的八阿哥,从此困在深墙大院里青灯古佛的过日子。

她锁住了自己的心,也因为那个人的死直接放弃了自己的一生。

不争不抢,就那样随波逐流地活着。

但是若曦不一样,她不肯认命,也倔强地与命运和权力抗争。

她和各位阿哥关系好,皇帝也很重视她。如果她早些答应八阿哥,在皇位之争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嫁给老八,那么后来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又或者她如果答应康熙的赐婚,嫁给老十四,也会很幸福。虽然老师十四结局没有老师十三好,但是总归是比其他枉死的阿哥好多了。

她想活着,也想拥有爱情。

在权利的漩涡里用真心守护友情,用真情苦守爱情。

步步惊心,若曦的悲剧早已注定 - 天天要闻


再或者直接一开始就接近四阿哥嫁给他,做个侧福晋,做个贵妃,那么一切烦恼就都没有了。

但是她偏不,她拒绝皇帝,连续拒绝老八四年,最后实在没有办法老四成了救命稻草,当然她也是真的喜欢他。

其实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原因在于她一直想一人一心到白首,不愿意和任何人去争宠,她骄傲也不屑于与别人去争。

这或许也是她脑袋里现代观念的根深蒂固。

所以她在挣扎中错过了老八,后来又在执拗中离开了雍正。去世的时候也是带着遗憾和悔恨。

步步惊心,若曦的悲剧早已注定 - 天天要闻

04

性格决定命运,每个人一生所有的决定都来自于他的认知,他的本性。

就像有的人杀人眼睛都不眨下,但是有的人踩死一只虫子都害怕得要命。

若曦太重情重义,她没有办法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在她眼前发生,她做不到袖手旁观。

但是她毕竟只是一个宫女而已,相比于皇子和皇帝她太人微言轻了,她把自己困在那些感情的漩涡里,一点一点消耗掉了自己的生命。

最后导致年纪轻轻就油尽灯枯。

心思重的人就是这样,自己控制不住自己要去想的那些事情。做不到云淡风轻和熟视无睹。

这样的人注定一生都活得很累,小编就是这样孩子生病天天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担心这担心那。但是我们家老何,从不在意,感冒吃药就好,想那么多干嘛。

所以人家活得无忧无虑,现在和十年前一样,基本没啥变化。我时候眼见着满脸的沧桑啊。

所以看得那些眼泪啊,估计也是为自己而流,别人的故事自己的眼泪。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书读得越来越多,也渐渐看明白了很多事情,想的也没有那么多了。

轻装上阵,未来才能走得更远,更美好。


步步惊心,若曦的悲剧早已注定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闻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温的养子徐知诰代吴称帝建国,国号为齐。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驾崩,子李景继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 天天要闻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房地产行业的‘三道红线’影响深远,但类比到车圈,不免有些‘望文生义’之嫌。” 文 / 巴九灵 汽车行业似乎正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收紧。 带动这种氛围的,是一则寻不见来源....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闻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据媒体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显示,德国政府计划加快国防采购,以便使军队做好战斗准备。该文件称,德国军事实力的快速提升“绝不能因过于复杂的采购程序或冗长的授权流程而失败”,同时警告称,俄罗斯的军事目标可能不仅仅是乌克兰。此前德国总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项预算框架,预计德国的军事总开支将从2025年的950...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无论特朗普是否会出现在9月3日的阅兵仪式上,就全世界来看,正义必胜!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计划邀请特朗普参加九三阅兵仪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日本共同社记者如此问道。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上周国新办介绍了关于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邀请外国领导人的情况和安排。你的具体问题,我目前没...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 天天要闻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在中国收紧稀土产品对外出口的背景下,作为资源贫国的日本决定“出道成为稀土生产国”,而他们的目光则聚焦于海底资源。据日经亚洲7月1日报道,日本计划于明年1月正式启动首个从近海矿床开采稀土矿物的试点项目。但不知是无意还是有心,在日本的相关报道中,似乎连篇累牍地都在强调有望解决“有无”,却无人在意“成本”。...
我们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从党安排!” - 天天要闻

我们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从党安排!”

今年11月,曾经的八路军女战士付瑞芝将迎来百岁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战斗中的烽火硝烟,抗战岁月无疑是浓墨重彩且令人铭记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东临沂苍山县(今兰陵县)涌泉村。
原来它与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闻

原来它与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说长安的荔枝,我大吴越的杨梅表示不服。 当真不服。明朝的李东阳称杨梅“价比隋珠”,因为在京城想吃到它实在不易——荔枝运到京城,不过是“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