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血战江阴,当人民为自己而战,爆发出的战力惊人

2022年07月05日07:38:10 历史 1887

曾国藩的幕僚赵文烈预言满清灭亡时,曾对曾国藩说过“国初创业太易,罚太重,所以有天下者太巧。赵烈文所说,其实否定了满清靠着八旗的强悍战斗力得到明朝天下的说法。不过是明末一系列的操作和狗血运,才让满清入主中原,所以说创业太易,得天下者太巧。而罚太重,则说的是满清入关后在与明军作战中的屠城,以及清初发令带来的血腥杀戮。而在反抗发令的过程中,江南百姓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证明了为自己而战的人民绝非软弱可欺。

明末血战江阴,当人民为自己而战,爆发出的战力惊人 - 天天要闻

顾炎武曾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所谓亡国就是改朝换代,不管谁坐天下,文化习俗、生活习惯不会大变。而亡天下就是被迫移风易俗披发左礽。满清入关后颁布了剃发令,强令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而汉人儒家教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伤,对剃发有强烈的抵制情绪。

此时江南百姓开始体会到顾炎武所说的亡天下的意思,满清入关已经不再仅仅是朝代更替,而是关乎到中华文化的传承绵延;江阴百姓决心武装反抗,也不再是为了朱氏皇族一家姓的天下,而是为了守护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具有强烈的为自己而战,为信仰而战的色彩。正是因为如此,江阴人民才能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依靠民兵和平民,力抗满清职业军队81天,并造成敌人惨重伤亡。

明末血战江阴,当人民为自己而战,爆发出的战力惊人 - 天天要闻

颁布发令时,江阴已经被满清占领。彼时满清打败所有大顺大西南明的反抗力量,只有少量残余南明势力退缩在西南一隅。自觉中国已经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发令的推行,故而放心大胆推行此暴政,不曾想在满清眼中最为柔弱的江南,居然遭遇了最为激烈的反抗。

1645年夏,江阴典史典史相当于公安局长)等人领导下,江阴人民展开长达81天的武装反抗面对民兵和平民,清军死伤惨重。满清出动的是主力军队,参加攻城的大将有后来晋封为端重亲王的博洛、敬谨亲王尼堪恭顺王孔有德清兵二十四万大炮两百多门。本以为可以一鼓而下,不曾想顿兵城下81日,满清“七王”、“薛王”、“十王”都死于城下,折损大将十八名,死伤士兵七万五千余人。

明末血战江阴,当人民为自己而战,爆发出的战力惊人 - 天天要闻

江阴城最终失陷,满清展开了血腥报复,城内九万七千百姓全部被屠杀,阎典史投湖自尽。江阴孤城抗战,失败实属必然,但虽败犹荣。在满清南下灭明的过程中,与南明正规军的作战很少受到这样严重的损失,而一群几乎没有受过多少军事训练的平民百姓却让满清吃尽苦头。

后世对江阴血战的评价极高明末的士大夫大多不知羞耻,位高名重往往争先乞降保住富贵,而封疆大帅则纷纷投敌调转刀口建立军功如果当初像江阴这样血战死守南京,则江南半壁江山绝不会拱手让与满清是啊,为什么不能像江阴一样血战到底呢?

明末血战江阴,当人民为自己而战,爆发出的战力惊人 - 天天要闻

当天下成了一家姓的天下,朝代兴替就与百姓无关,凭什么要京口人民为朱家皇朝血战呢?与其感慨无人为朱家血战,不如感慨为什么朱家王朝灭亡与老百姓没有关系。江阴奋起反抗时,满清大局已定,南明苟延残喘,实在是天时不再,万众一心不过是争一口气,为汉人证明最后一点血性,实在是可惜了。但江阴血战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当人民为自己的信仰而战时,是不可征服的。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 天天要闻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点击收听:撰  稿:段  裕、叶  刚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从驻新疆的一兵团六军选调干部组建西北军区空军司令部,那个时候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正准备集体就地转业,很多指战员对新组建的人民空军心驰神往。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政委赵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赵予征趁着赵予征来...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天天要闻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举行唐末—五代、清、民国金银锭入藏仪式。左为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右上为清代“湖北盐厘局薛永升”五十两银锭,右下为民国时期官方造币厂生产的金锭。(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保留了船形锭的原始状态,使今人可以直观了解此历史阶段大宗商业交易的...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 天天要闻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新京报讯 据中国海警消息,作为海上禁毒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海警局以“净海”“净边”“禁毒两打两控”等缉毒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为主攻方向,重拳打击惩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动。2019年6月至今,各级海警机构海上缴获毒品8.729吨(冰毒3.066吨、氯胺酮2.136吨、可卡因2.322吨、大麻0.778...
董卓,曾经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并没有演义中那么无能 - 天天要闻

董卓,曾经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并没有演义中那么无能

董卓,作为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军事人物,其形象在后世的文学和历史记载中往往被赋予了诸多负面标签。然而,如果我们深入挖掘历史文献,尤其是《后汉书》和《三国志》等史书,可以发现董卓早年的形象与性格并非如《三国演义》中那般单一和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