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徽为何不用康乾线条,而用汉唐线条?了解后才知林徽因境界高

2022年07月05日02:42:36 历史 1787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大诗人徐志摩在一次写给林徽因的情书中,留下了这句脍炙人口的现代诗句。

或许是因为他们的爱恨情仇过于轰轰烈烈,导致大家都忘记了,林徽因女士真正的身份——“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

国徽为何不用康乾线条,而用汉唐线条?了解后才知林徽因境界高 - 天天要闻

正是因为这个身份,林徽因有幸与丈夫梁思成组织了关于新中国国徽的设计。在这次设计中,林徽因主张国徽不能使用康熙线条,要用汉唐线条。

那时的我们不解,直到今天,我们方才看懂了林徽因女士的用意,由此感叹林徽因女士境界的高明。

艰难的国徽设计

1947年7月,为了迎接新中国的到来,中央在《人民日报》刊登了向全国有志人士征求国旗、国徽以及国歌歌词的启事。

其中,明确地提到了关于国徽的设计要求:1.要有中国特征,2.要有政权特征,3.形式要庄严富丽。

国徽为何不用康乾线条,而用汉唐线条?了解后才知林徽因境界高 - 天天要闻

启事一出,人民都沸腾了,中国人民在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才迎来的新中国,有谁不想为它的到来贡献一份力量呢?

自此以后,中央收到了来自国内以及海外华侨寄来的国徽设计稿一百一十二件。但是遗憾的是,这些各具特色的国徽稿件,都具有一定不足之处,通通落选。

对此,中央决定邀请清华大学建筑系和中央美术学院分别对国徽展开设计,最后对两个作品进行评比,最后胜出的那个,就是我国的新国徽。

众所周知,清华大学建筑系是由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建立。国徽的设计尤为重要,因此,本次清华大学建筑系的设计队伍由林徽因梁思成夫妇亲自下场带队。

国徽为何不用康乾线条,而用汉唐线条?了解后才知林徽因境界高 - 天天要闻

成立设计小组后,设计工作马不停蹄地展开,由于身体抱病,由林徽因女士负责设计的国徽线条以及背景,都交给了学生进行设计,林徽因女士负责对终稿的修改和审核。

被否定的康熙线条

很快,在学生的快马加鞭下,林徽因女士带领的小组的设计部分,圆满完成。学生满怀期待地上交了作品。

但是,这个被大多数人满意的终稿,被林女士打回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学生们不解地向林徽因请教。

确实,这份终稿十分优秀,但是在林徽因看来,这份稿件的线条的应用颇有不妥。

国徽为何不用康乾线条,而用汉唐线条?了解后才知林徽因境界高 - 天天要闻

在这份稿件中,为了满足国徽庄严富丽的要求,采用了康熙时期的华丽线条,从外形上看,确实是无可挑剔。

但是,在林徽因看来,这样的设计,只考虑到了美感和外观,却没有考虑到国徽的内涵。作为国家的象征,国徽怎么能是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作品呢?

于是,林徽因女士对这份作品进行了修改和更正。最终,林女士选择了汉唐时期的线条作为国徽的线条。

众人对林徽因的改动大为震撼,本以为康熙时期的线条的使用,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不曾想,汉唐时期线条的使用,不仅给予了国徽庄严富丽的外形,还让国徽充满大气磅礴之感。

国徽为何不用康乾线条,而用汉唐线条?了解后才知林徽因境界高 - 天天要闻

这时,有学生提问,这外形确实是比康熙时期更好,但是,内涵的差别,又在哪里呢?

关于“汉唐时期”和“康熙时期”

我们都知道,汉朝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汉朝的历史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民族文化和政治体制,可谓是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基石。

对内,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出现,定格了我国封建王朝八成的统治思想。对外,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华民族的国际交流之路。

到了唐朝,延续了汉朝的基础,当时的华夏,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外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国徽为何不用康乾线条,而用汉唐线条?了解后才知林徽因境界高 - 天天要闻

与汉朝不同的是,唐朝是融汇了多民族的国家,汉人为中心,多民族共存的盛况第一次出现在华夏大地。

且在国家交往方面,作为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唐朝的大气、辉煌都给予了世界各国不小的震撼。这也是为什么,“唐人”是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统称的原因。

国徽为何不用康乾线条,而用汉唐线条?了解后才知林徽因境界高 - 天天要闻

在前两次巅峰之后,直至明清,华夏大地才又迎来了巅峰,也就是明清时期。大家对此是否充满疑惑,同样是巅峰,为什么康熙时期的线条用不得?

历史向我们证明,虽然在明清时期再一次达到了巅峰,但是在康熙时期,巅峰已经成为空壳。

国徽为何不用康乾线条,而用汉唐线条?了解后才知林徽因境界高 - 天天要闻

从政治角度看,在清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封建制度开始走下坡路。从经济角度看,西方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清朝却依旧采用小农经济,做着自给自足的美梦。

从思想角度看,当时的人们封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从文化角度看,文学思想上的束缚,极大程度地限制了人们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发展。

国徽为何不用康乾线条,而用汉唐线条?了解后才知林徽因境界高 - 天天要闻

而从外交角度看,闭关锁国政策的出现,更是间接导致了外敌的入侵。如此看来,康熙时期的线条,怎能堪用?

多少年的光阴,多少鲜血,多少生命,如若使用康熙线条放在国徽之上,我们怎么对得起那忍辱负重的艰苦岁月!

国徽为何不用康乾线条,而用汉唐线条?了解后才知林徽因境界高 - 天天要闻

使用“汉唐时期”的线条,既包含了林徽因女士对我国重回世界巅峰的美好愿望,也表达了我国想要重新站起来的决心。无论是外形还是内涵,都比康熙时期要好得多。

最终,在与中央美院的作品评比中,由林徽因梁思成夫妇组织设计的国徽,成为了新中国的国徽。

结语

“英雄坟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曾几何时,林徽因女士为国家做出的贡献,都被她与梁思成、徐志摩的故事所掩盖。

我们站在被林徽因女士设计出来的国徽守护的土地上,嘴里却只笑闹着“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情话。

国徽为何不用康乾线条,而用汉唐线条?了解后才知林徽因境界高 - 天天要闻

哪怕是在当今这样信息化的时代,我们也应该保持自己的冷静和思考,我们要向林徽因女士学习,敢于向大众的选择说“不”,拥有自己深层的思考。

愿林徽因女士成为我们的榜样,让我们在这个时代,不被流言蜚语束缚,散发出独属于自己的风采。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 天天要闻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点击收听:撰  稿:段  裕、叶  刚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从驻新疆的一兵团六军选调干部组建西北军区空军司令部,那个时候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正准备集体就地转业,很多指战员对新组建的人民空军心驰神往。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政委赵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赵予征趁着赵予征来...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天天要闻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举行唐末—五代、清、民国金银锭入藏仪式。左为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右上为清代“湖北盐厘局薛永升”五十两银锭,右下为民国时期官方造币厂生产的金锭。(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保留了船形锭的原始状态,使今人可以直观了解此历史阶段大宗商业交易的...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 天天要闻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新京报讯 据中国海警消息,作为海上禁毒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海警局以“净海”“净边”“禁毒两打两控”等缉毒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为主攻方向,重拳打击惩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动。2019年6月至今,各级海警机构海上缴获毒品8.729吨(冰毒3.066吨、氯胺酮2.136吨、可卡因2.322吨、大麻0.778...
董卓,曾经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并没有演义中那么无能 - 天天要闻

董卓,曾经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并没有演义中那么无能

董卓,作为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军事人物,其形象在后世的文学和历史记载中往往被赋予了诸多负面标签。然而,如果我们深入挖掘历史文献,尤其是《后汉书》和《三国志》等史书,可以发现董卓早年的形象与性格并非如《三国演义》中那般单一和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