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盎赠妻,每一个善行都会开花结果,得到回报

2022年07月05日00:16:02 历史 1716

袁盎吴国任相的时候,有个从史和袁盎的侍女偷偷地谈恋爱。袁盎知道这件事,却没有说,对这个从史跟从前一样好。有人告诉给从史说,袁盎知道他和侍女私通的事,从史害怕逃了。这也太不负责任了吧!

袁盎是楚人,字丝。

他的父亲曾经当过强盗,后来迁居到安陵。

在那个军阀割据,天下混战的年代里,谁又不是强盗呢?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王”,只不过每个人的命运不同罢了。

袁盎赠妻,每一个善行都会开花结果,得到回报 - 天天要闻


袁盎与周勃

孝文帝登基后,在哥哥袁哙的举荐下,袁盎当上了中郎(郎官的一种,为帝王的近侍官)的官职。

别小看这个官,虽然不大,可是直接能给皇帝说上话的!

当时,周勃因为灭吕扶刘立下大功,并且因功担任了丞相。

文帝因为他扶持的功劳,对他恭敬有加,常常目送他出去。

周勃也因功得意洋洋,恃功自傲。

袁盎见周勃这样,心里不爽了。

他对文帝说道:“陛下认为丞相是什么样的人呢?”

文帝说:“他是关系国家安慰的重臣。”

袁盎说:“绛侯(周勃被封为绛侯)只是所谓的功臣,并不是国家的重臣。

国家的重臣应该与皇上共存亡,当年吕后当政的时候,吕氏族人执掌大权,擅自争相封王,致使刘家天下几乎快要灭亡,国脉细若绢丝。

那个时候,绛侯身为太尉,掌握兵权,却不能匡正时政。

吕后去世后,天下归心,朝中大臣一起讨伐吕氏,太尉掌握兵权,恰巧遇到了这个立功的机会而已。

袁盎赠妻,每一个善行都会开花结果,得到回报 - 天天要闻


因此说他是所谓的功臣,而不能说是社稷的重臣。

现在丞相似对皇上露出骄傲的神色,而陛下却总是谦虚退让,这样做臣子的与君主都违背了应该相守的礼节,我私下认为这是不合适的。”

袁盎这一番私下进谏得益于身份的特殊性。不过说得有礼,文帝再上朝的时候,就逐渐严肃起来,周勃则日益畏惧。

后来,周勃听说这是袁盎捣的鬼,就埋怨袁盎说:“我给你哥哥袁哙关系那么好,你小子却在皇上面前说我的坏话!”

袁盎听周勃这么说,也不辩解。

后来,周勃被罢免了丞相之位,回到了封国,这时候有人上书说他想谋反。

于是绛侯被召到京城,关在监狱中以待审查

袁盎赠妻,每一个善行都会开花结果,得到回报 - 天天要闻

绛侯周勃


皇室宗亲以及朝廷大臣怕惹火上身,都不敢为周勃辩驳,这时候袁盎站出来证明周勃是无辜的。

最后证明周驳是冤枉的,得以释放,从此周勃和袁盎成为好朋友。

不遇事看不出谁最挚诚。

袁盎与淮南王一事

汉文帝前三年(公元前177年),淮南王刘长进京朝见的时候去见辟侯审食其,审食其听说淮南王来府,就出来见他。

谁承想这是淮南王来要他命的,见时即是别时,淮南王刘长取出藏在袖子的铁椎捶击审食其,又命随从杀死审食其,以报当初淮南王母亲曾经求他办事,而没有帮助之恨。

这个曾经助吕后为孽的乱臣贼子也算是自食其果,唉,报应啊!

袁盎赠妻,每一个善行都会开花结果,得到回报 - 天天要闻


虽然这样,可在光天化日之下,杀死国家遗老前臣,这也太嚣张了!

袁盎趁机劝皇上说:“诸侯太强大太骄横必然会生祸患,可以适当地削减他们的封地。”

文帝没有采纳袁盎的建议。

淮南王更加骄横跋扈。后来棘蒲侯柴武的儿子准备造反的事被察觉,追查治罪时,又牵连到了淮南王。

汉文帝大怒,把淮南王调进京来教训一番后,就把他押上囚车贬到蜀地。

袁盎当时担任中郎将,劝谏文帝说:“陛下从前放任淮南王,而不加以限制,以至于到了这种地步,如今又突然惩治他。

袁盎赠妻,每一个善行都会开花结果,得到回报 - 天天要闻


淮南王性情刚烈,倘若在路上遇到风霜寒露,死在半途,陛下就会被世人不能宽容弟弟,甚至背上杀死弟弟的恶名,那就不好了。”

文帝不听,什么事都听臣子的,也显得这个皇帝太没水平了。

结果正如袁盎所说,淮南王真的在半路上病死了。

文帝很难过,哭泣着吃不下饭。

袁盎上朝,向文帝叩头请罪。

文帝说:“因为之前没有采用你的意见,所以才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袁盎说:“请皇上想开些,不要自责,这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后悔还有什么用呢?再说陛下做过三件让他人望尘莫及的事,这件小事不足以坏掉您的名声。”

“我做过哪三件别人做不到的事?”

袁盎说:“陛下当初为代王时,太后曾一病三年,陛下在这期间不曾合眼,也没有解下衣服好好睡过一觉,汤药不经陛下亲口尝过,就不进奉太后。

袁盎赠妻,每一个善行都会开花结果,得到回报 - 天天要闻


曾参孔子弟子,以孝为先)作为布衣百姓,尚且不能这样,现在陛下做到了,您比曾参孝顺多了。

吕氏族人当政,而后又是大臣们独断朝政,然而陛下居然乘一辆六匹马拉的车子,从代国奔赴祸福不测的京师,即便孟贲、夏育那样的勇武之人,也比不上您啊!

陛下到达长安的代国府邸后,两次面向西方,三次面向南方辞让天子之位。贤者许由也不过辞让天下一次,而陛下竟然能五次辞让天下,超过许由四次之多。

这次陛下贬逐淮南王的本意,是想借此劳苦他的心志,使他改过自新,由于护卫不周,才得病而死。”

文帝听了袁盎的这些话,才宽慰了一些。

好的臣子很会劝君王。既能能抓住他们的痛点,又能搔到他们的痒处。

袁盎赠妻,每一个善行都会开花结果,得到回报 - 天天要闻


袁盎三事

一,用阳谋对付阴谋

袁盎常常在一些大问题上据理而言,慷慨陈词。

当时宦官赵同依仗皇上的宠幸,常常暗地中伤袁盎,袁盎很头疼。

这样的佞臣贼子很麻烦,他们跪舔皇帝,皇上的生活中离不开这样的拍马屁的小人。

袁盎的侄子袁种是皇上的侍从骑士,手持符节随从皇帝左右。

他给叔叔袁盎出主意说:“您可以找机会在朝廷上当众侮辱他一次,这样他日后所毁谤的话就不起作用了。”

对付小人的办法,当然不能用君子之法待之。

一次,孝文帝外出,赵同在车上陪侍,袁盎一看机会来了,就立即过去跪在车前,说道:

“我听说只有国家的英雄豪杰才有资格陪同天子共乘一辆车。如今汉王朝即使在没有人才,也不至于让一个受过刀锯之刑的宦官陪同您坐一辆车啊!”

文帝听后笑着让赵同下车,赵同流着泪下了车。

袁盎赠妻,每一个善行都会开花结果,得到回报 - 天天要闻

赵同


从此以后,赵同再中伤袁盎,文帝只是笑笑,他认为这是赵同对袁盎的报复。

用阳谋对付阴谋,用光明牵制阴暗,这方法实在是高。

袁种是一个真正的高手!

二,这样宠爱反而是害了她

文帝的皇后是窦皇后。然而文帝宠爱的却是慎夫人。

慎夫人恃宠而骄,在宫中的也常常与窦皇后同席而坐。

皇后为六宫之主,母仪天下,在等级森严的宫廷,皇后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对慎夫人的不懂事,窦皇后也不说什么,她城府很深,表面也不动声色。

袁盎知道这是很危险的事,吕雉戚夫人这是前车之鉴啊!

一次皇上巡幸林苑,窦皇后和慎夫人随从。

在等就座的时候,郎署长布置座席的位次,袁盎把慎夫人的坐席向后拉了一些。

慎夫人发怒不肯坐走了。文帝见心爱的女人生气了,也不肯入座,站起身来也走了,回到了内宫。

袁盎赠妻,每一个善行都会开花结果,得到回报 - 天天要闻


袁盎就去劝道:“我听说尊卑有序则上下和睦。如今陛下既然立了皇后,慎夫人只是姬妾,姬妾怎么能和主人并排而坐呢?

这样会扰乱尊卑的次序。再说陛下如果宠爱她,可以厚厚地赏赐她。刚才那样,陛下以为是宠爱她,其实恰恰是害了她。陛下难道忘了‘人彘’(是指吕雉残忍对待戚夫人的事)吗?”

文帝这才高兴起来,长吁一口气,又把慎夫人召来,把袁盎的话告诉给她。

慎夫人这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离祸不远了。

于是,慎夫人赐给袁盎五十斤黄金。

袁盎赠妻,每一个善行都会开花结果,得到回报 - 天天要闻


三,规劝丞相

袁盎回家在路上碰到丞相申屠嘉,就下车行礼。

申屠嘉自诩为丞相,只是在车上表示谢意。

袁盎回家后面对自己的属吏感到羞愧,以为丞相这样是对自己的侮辱,于是又到相府,要求拜见。

等了好长时间,丞相才出来,好大的架子!

袁盎跪下说:“希望和丞相单独说话,请旁人回避一下。”

申屠嘉说:“如果你所说的是公事,请前往官署与长史属官商议,我将把你的奏章呈报上去;如果说的是私事,我不听私下的言语。”

一个丞相这样说没毛病。

袁盎赠妻,每一个善行都会开花结果,得到回报 - 天天要闻


袁盎见申屠嘉这样,就说道:“你当丞相,请自己揣度一下,比得上陈平、绛侯吗?”

申屠嘉说:“我比不上他们。”

袁盎说:“还,你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就好。陈平、绛侯辅佐高祖,位居将相,诛杀了吕氏族人,保住了刘氏的基业;

您原来不过是个拉大弓的低级武士,被提升为队长,积累功劳做到了淮阳郡的太守,并没有出谋划策过,也没有在攻城略地、野外厮杀中立下战功。

再说陛下从代地来,每次上朝,郎官呈上奏书,皇上没有一次不是停下车驾,恭敬听取他们的意见。

意见不能采用的,就放置一边;可以采纳的,就采纳,没有一次不称道赞许他们。

这是为什么呢?就是要用来招致天下的贤能士大夫啊。

袁盎赠妻,每一个善行都会开花结果,得到回报 - 天天要闻


皇上每天聆听从前没听过的事情,明白以前所不知道的道理,便日益英明智慧起来;您现在却亲自封闭天下人的口,而使自己一天天变得愚昧。

让一个圣明的君主来面对一个愚钝的丞相,你遭祸的日子不会远了。”

申屠嘉听了后如梦方醒,急忙向袁盎拜了两拜,说道:“我是个粗鄙庸俗的人,不明事理,幸蒙将军您的教诲。”

于是请袁盎进入内室同坐,待为上宾。

袁盎与晁错,一对前世冤家

不知道为什么,袁盎和晁错是一对天生冤家。

只要有晁错的地方,袁盎就离开;而有袁盎在场时,晁错也离开。

两个人从来没有单独在一起过。

孝文帝去世后,景帝即位,晁错担任御史大夫,属于晁错的时代来了。

袁盎赠妻,每一个善行都会开花结果,得到回报 - 天天要闻


晁错就派人去核查袁盎收受吴王财物的事,要将其判罪下狱。

后来景帝下诏将袁盎赦免,贬为平民。

吴、楚等叛乱,消息传到京城,晁错对手下丞史说:“袁盎收了吴王许多金钱,专门为他遮掩,说他不会反叛。

现在反叛已成事实,我请求处治袁盎的知情不报。”

丞史说:“要是事情还没有暴露出来就惩治他,也许能制止叛乱阴谋。现在叛军已经西进,即使惩治袁盎又有什么用呢?”

有人告诉给了袁盎这件事,袁盎心中恐惧,连夜去见窦婴魏其侯窦婴是窦太后的族侄),对他讲明吴王反叛的原因,并且愿意到皇上跟前当面对质。

窦婴向景帝上奏,景帝就召袁盎进宫。

袁盎详细说明了吴王谋反的原因,都是因为晁错的缘故,唯有速速斩杀晁错来向吴王致歉,吴王才会罢兵。

袁盎此时犯了一个错误,你能保证吴王退兵吗?吴王可是要夺天下的!

晁错被诛杀。

这一次谈话使袁盎重新被用为太常,窦婴担任大将军。

袁盎赠妻,每一个善行都会开花结果,得到回报 - 天天要闻


袁盎赠妻

晁错被杀后,景帝让袁盎以太常的身份出使吴国。

吴王想借袁盎的声誉,让他担任吴国的将领,袁盎不同意,吴王就要杀死他,派了一名都尉带领五百将士,将袁盎包围在军营中。

当初袁盎担任吴国国相的时候,手下一个从史和袁盎的小蜜偷偷地谈恋爱。

袁盎知道这件事,没有说出去,对待这个从史一如既往。

有人告诉从史,说袁盎知道他跟侍女私通的事,从史很害怕,便赶紧逃回家,这小子也太不负责任了吧?你跑了人家女方咋办?敢做不敢当的熊种。

袁盎听说从史跑路了,便亲自驾车追赶从史,把那侍女赐他为妻,并仍然让他在自己手下工作,毕竟还要养家糊口吗!丢了工作那行。

袁盎这样做还是蛮有爱心的。

袁盎赠妻,每一个善行都会开花结果,得到回报 - 天天要闻


等袁盎这时候被吴王围困监禁,而围困袁盎的校尉司马刚好是那个从史,这也太巧了!其实所有的巧合不过是你自己种下的因,现在只是你善良的种子开花结果了。

给别人路,自己才有路。

这个校尉司马便用自己身上带的钱全部买了烈酒,让士兵们喝,此时正值天寒,士卒们又饥又渴,喝醉了。

围守城西南角的士兵都醉卧在地上,校尉司马乘夜请袁盎逃跑,说道:“您赶紧逃走吧,吴王准备明天早上杀您。”

袁盎还不信,说:“你是什么人?”

这个司马说:“我就是从前担任从史时被你赐妻的那个人。”

袁盎这才大惊,道谢说:“您尚有父母在堂,我可不能因此连累你啊!”

不得不说袁盎还是有人品的,在生死关头还能替对方着想。

“您但走无妨,我已经把父母安排到安全地方了,我也要逃走。”

袁盎逃走了,天亮的时候碰上了梁国的骑兵,要了一匹马飞驰而去,去朝廷报信去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 天天要闻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新京报讯 据中国海警消息,作为海上禁毒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海警局以“净海”“净边”“禁毒两打两控”等缉毒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为主攻方向,重拳打击惩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动。2019年6月至今,各级海警机构海上缴获毒品8.729吨(冰毒3.066吨、氯胺酮2.136吨、可卡因2.322吨、大麻0.778...
董卓,曾经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并没有演义中那么无能 - 天天要闻

董卓,曾经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并没有演义中那么无能

董卓,作为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军事人物,其形象在后世的文学和历史记载中往往被赋予了诸多负面标签。然而,如果我们深入挖掘历史文献,尤其是《后汉书》和《三国志》等史书,可以发现董卓早年的形象与性格并非如《三国演义》中那般单一和极端。
痛打“落水狗”:揭穿买办文人胡锡进的花言巧语 - 天天要闻

痛打“落水狗”:揭穿买办文人胡锡进的花言巧语

6月22日,胡西晋在网上发文称,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与稀释体制下的资本家有着本质不同。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从根本上说也都是劳动者,普通人的利益与民营企业家的利益在根本上是双向的,而绝非对立的。然而胡西晋的这一言论值得引起警惕和深思。胡西晋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