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知青岁月,(四)两只铜酒杯

2022年07月01日16:22:09 历史 1898

1981年2月,同期下乡的知识青年高前铭,经过五年的军队服役,复员回到武汉。老友见面,分外激动,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情深意长,送给我两只铜酒杯留念。两只铜酒杯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是由飞机战斗机机关炮旧炮弹壳,经机床精加工车削而成,精致美观,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

回顾知青岁月,(四)两只铜酒杯 - 天天要闻

1973年10月,我们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贪下中农再教育的伟大号召。来到湖北红安县丰岗公社林场,这个林场有40多人,20多名武汉知青,20多名农村青年。有个党支部,有书记和场长。农忙季节种田自给自足,稻田里金黄的谷穗随风飘动,长势喜人。农闲期间,种树育林,山坡上绿林成排,生长茂盛。经过几年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农村锻炼,知识青年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回顾知青岁月,(四)两只铜酒杯 - 天天要闻

1975年12月,征兵工作开始了,农村适龄青年和下乡知识青年,积极报名。适龄青年报名参军戎边卫国,是每一个有志青年,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经场领导推荐,五人参加体检,身体全合格,其中我也在其中。

回顾知青岁月,(四)两只铜酒杯 - 天天要闻

半个月之后,征录通知书来了,三人被征录。我没有被录取,政审不合格,是早预料到的。因为我父亲的历史问题,1939年7月,毕业于黄埔军校,第14期辎重兵科,后在国军汽车部队任职。那个年代,招工,招生,参军。政治背景和家庭出身,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占有很大比重,每一个经历过的人都清楚地知道。

几天之后,二位知青战友与一位农村青年,换上绿色军装,走向远方的军营,全体林场人员,开了个欢送会。欢送他们参军入伍,去广州空军某部队。望着他们穿着军装背着背包,远去的背影,我感到有一种失落感,可能一辈子没有军旅生涯和参军的光荣历史。但革命分工不同,干好本职工作,也同样是为祖国做贡献。

回顾知青岁月,(四)两只铜酒杯 - 天天要闻

这两个铜酒杯,我收藏了40年,每当看到它,心中就向往着那个年代。头顶烈日冒风雪严寒,在全国农业学大寨精神鼓舞下,在广阔天地农村,与天斗与地斗,在辛勤的劳动,生活,学习中,难忘的知青岁月和所经历的一切。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谁能想到,一次无礼竟为秦国的崛起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 天天要闻

谁能想到,一次无礼竟为秦国的崛起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众所周知,分封制是周王朝的核心,而礼制则是其核心中的核心。那时候讲的“礼”,跟现在的“礼”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些相同之处。我们可以理解周“礼”为现在的“礼貌”,周朝贵族才讲“礼貌”,普通国人、野人、蛮夷戎狄是不讲的,或者说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东
什么是胜利? - 天天要闻

什么是胜利?

战争的最终目标当然是取得胜利。 人们总是期望看到胜利的场景:扛着红旗,将旗帜插到对方阵地上,欢呼雀跃,国与国开战,谁都希望胜利。 但是,近年来的三场战争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现象....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办法回现代,不料差点丢了小命! - 天天要闻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办法回现代,不料差点丢了小命!

剧名《我的神使大人》04。穿越女偷偷钻进一口大水缸里,她准备从这水缸里穿越回去。因为前几天她就是从这水缸来到古代的,好不容易再找到这口大缸,穿越女高兴坏了,毕竟在古代的每一天都太难熬了。晚上和一大堆太监住在一起,没有风扇,没有蚊香,呼噜声此
地震频发 日本吐噶喇列岛第二批岛民撤离避难 - 天天要闻

地震频发 日本吐噶喇列岛第二批岛民撤离避难

当地时间7月6日傍晚,第二批从日本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疏散撤离的当地居民已乘坐轮渡抵达鹿儿岛市的港口。本次疏散撤离的人员为恶石岛的31名居民和小宝岛的15名居民,合计46人。当地目前采取自愿疏散撤离的原则。截至6日,恶石岛尚有23名居民,小宝岛尚有41名居民。如今后仍有居民希望离开,当地政府将考虑进行第三批疏散撤...
阿根廷交流团走进武昌红巷 - 天天要闻

阿根廷交流团走进武昌红巷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6日讯7月5日,20多名来自阿根廷的大学生、大学教授、政府官员等外宾走进红巷,参观中共五大旧址、农讲所和毛泽东旧居。据了解,他们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5年国际暑期学校成员,在武汉开启为期两周的学术文化交流之旅。阿根
95岁抗战老兵登上山东舰后热泪盈眶:“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强大后盾” - 天天要闻

95岁抗战老兵登上山东舰后热泪盈眶:“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强大后盾”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母舰山东舰、导弹驱逐舰延安舰、湛江舰及导弹护卫舰运城舰组成的航母编队于7月3日上午抵达香港特别行政区开启为期5天的访问活动这是山东舰首次赴港也是继辽宁舰后中国海军航空母舰第二次访港巨舰破浪而来、气势磅礴“航母热”燃爆香江线上发放参观票全部约满7月5日下午两位东江纵队港九大队的老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