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之盟错了吗

2022年06月30日19:01:33 历史 1213

关于两宋灭亡,有这么一个笑话:北宋联合金灭辽结果金把北宋和辽一起灭了,南宋后来联合蒙古灭金结果也被蒙古灭掉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之盟

海上之盟错了吗 - 天天要闻

海上之盟,指的是宋徽宗时期和辽天祚帝时期,东北的女真建金反辽,北宋欲趁火打劫、联金灭辽并收复燕云十六州,该计划由童贯提出并实施,也属昏君奸臣为满足个人野心的一个主观臆造的计划,宋遣使乘船赴海上联络金国,订立盟约,规定宋金联合灭掉辽国后燕云十六州归北宋、宋按对辽同样的价格对金支付岁币。但这个计划遭到向来与宋交好的高丽的反对。

后来的结果表明,北宋君臣画虎不成反类犬,伐辽一败涂地,让金国看出端倪,灭辽之后,金国又利用北宋君庸臣昏的机会灭了北宋,制造了“靖康之变”。

海上之盟错了吗 - 天天要闻

靖康之变

后世反思北宋灭亡的原因认为海上之盟实属荒唐。甚至后来到了南宋,面对蒙古崛起,对于联蒙抗金,因为“海上之盟”的前车之鉴,群臣反对。

但笔者认为这种言论属于“事后诸葛”或者说是无能的发言,认为“海上之盟”没有错。

原因有二

一、辽国不会因为北宋而不灭亡。

虽说海上之盟是联金灭辽,但实际上北宋的表现很是令人堪忧,屡战屡败,即使宋不出兵灭辽,金国也仍然会灭辽,还不如“趁火打劫”

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合作是常态

熟悉20世纪世界历史的人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了打败共同的敌人,英美和苏联暂时放弃了意识形态的矛盾,合作抗击希特勒的纳粹德国,战争胜利后,英美和苏联被开始走向对抗、“冷战”,但不论是斯大林还是罗斯福丘吉尔从来没有说过联合不对的话,为什么?就是因为国与国之间合作竞争是常态,而竞争是主要的,合作永远是暂时的、有条件的。

同样的道理,宋金联合灭辽、瓜分辽国领土没有什么错误,但问题是北宋的腐败和挑战者的无能。

宋徽宗继位以来,宠信奸佞、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导致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下降,在与辽金战争中连续失利,后来的宋钦宗虽有心弥补,但他却很无能,东京保卫战后罢李纲、过分对金妥协,导致东京保卫战后有利的军事形势完全丧失,也导致北宋因为军事失利而灭亡,北宋的灭亡统治者个人造成的因素很大。

如果是一个明君的话,面对当时的形势一定是先联合金国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在应对金国的威胁、与金国勇敢竞争,后来的南宋也一样。

康熙王朝里面有一句经典台词“昏君怕党争,圣君就不怕”,同样“昏君怕竞争,明君就不怕”,如果北宋的皇帝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明君的话不会把一个有利的国际形势变成不利的国际形势。

因此笔者认为“海上之盟”、联金灭辽的战略没有什么错误,存在皇帝的昏庸和无能。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 天天要闻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标题: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当时的天空,更成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 天天要闻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一、引言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不仅拥有广袤的陆地疆域,还拥有着漫长的海岸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 天天要闻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只要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罗瑞卿却是个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罗长子”。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 天天要闻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陈水扁,但是,她一定会为特赦陈水扁创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为陈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碍,这一点蔡英文在这8年里早都在做,现在基本也比较成熟了,蔡英文办任何事情都是比较稳妥的,陈水扁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陈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