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没车没房,却为祖国捐2000亿子女一分没留,去世后享受国葬

2022年06月28日09:02:25 历史 1836

有谁能想到眼前这个慈眉善目的老爷爷,竟是中国“最穷的亿万富商”,他的成就比肩霍英东,一张口就能让李嘉诚捐出几个亿!去世后更是享受国葬般的待遇,众多商界大佬亲自为他扶灵

他一生没车没房,却为祖国捐2000亿子女一分没留,去世后享受国葬 - 天天要闻

可如此举世瞩目的人,为何说他是最穷的呢?其实,这话说得一点没错,因为他全身上下除了一块价值100多元的老旧手表之外,你找不出第二件更值钱的东西。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一生无车无房,出行不是挤公交,就是走路,人群中根本就发现不了他。

他一生没车没房,却为祖国捐2000亿子女一分没留,去世后享受国葬 - 天天要闻

而住的地方就更加简陋了,不同于其他富商的豪宅,他居住的地方连100平都不到,供一家六七口人居住!买菜更是“抠唆”,几毛钱都要和别人讲半天价,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家有什么经济困难呢!

可就是这样一个“贫穷”的人,却为祖国捐出了2000亿,一分钱都没给子女留,而他的子女也没有因他的名气得到过任何好处!甚至生病的时候都要靠自己!

他一生没车没房,却为祖国捐2000亿子女一分没留,去世后享受国葬 - 天天要闻

他就是庄世平,一个距离中国首富只差一步之遥的“顶级富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的传奇人生吧!

庄世平,1911年出生于广东一户书香门第家庭,虽然当时正值战乱年代,但父母对庄世平的教育却从来都没有缺失过!相反,在这乱世之中,小小年纪的庄世平内心也燃起了一股强烈的爱国救民情怀!

在这种情怀的驱使下,年仅12岁的庄世平便独身一人来到汕头求学。先进的革命思想和对知识的渴求,最终又促使着庄世平来到了上海求学,在这里他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贵人——北平中国大学经济系教授陈豹隐

他一生没车没房,却为祖国捐2000亿子女一分没留,去世后享受国葬 - 天天要闻

陈豹隐教授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两名经济学一级教授中的一个,他对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因如此,庄世平也对经济学有了更深的了解,并在陈豹隐教授的指引下,学到了更多有用的知识!

1934年,庄世平从中国大学经济系毕业后,便旅居泰国,担任新民学校副校长、《中原日报》编辑、泰国各界华侨抗日联合会负责人等等重要职位!而此时的中国,也正在遭受日本鬼子的侵略,他们到处烧杀抢夺,无恶不作,老百姓每天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

他一生没车没房,却为祖国捐2000亿子女一分没留,去世后享受国葬 - 天天要闻

庄世平看着这些受苦受难的老百姓,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但他知道自己上战场杀敌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和途径和敌人做斗争!

于是,在泰国的这些年,庄世平也没有闲着,一直积极参与各种抗日爱国运动,并动员爱国青年回国参加抗战。除此之外,他还为中国抗日队伍提供了不少经济方面的资助,使在前线抗日的战士们没有了后顾之忧!

他一生没车没房,却为祖国捐2000亿子女一分没留,去世后享受国葬 - 天天要闻

所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庄世平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可这也仅仅是他传奇人生的一个开端,更精彩的还在后面!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经济一片萧条,一些西方国家趁此机会在内地实行经济封锁政策,为了改变这个经济垄断的局面,经济学出身的庄世平再一次站了出来!

他一生没车没房,却为祖国捐2000亿子女一分没留,去世后享受国葬 - 天天要闻

对于西方国家的封锁政策,庄世平倍感愤怒,为了更快更有效地改变当前局面,庄世平便于1947年正式进军香港。而此时,或许谁都没想到,这个看似不怎样的人,竟能白手起家,独自撑起香港经济的半边天,成为日后人人称赞的“英雄”!

可白手起家哪有那么容易?所以起初庄世平也碰了不少壁,可即便这样,他也没有放弃心中想要报效祖国的想法!于是,他迎难而上,最终通过集资的方式凑够了一万美元。

他一生没车没房,却为祖国捐2000亿子女一分没留,去世后享受国葬 - 天天要闻

1949年12月14日,庄世平创办的南洋商业银行正式开业,五星红旗首次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这一刻,多少中国人都为之激动和兴奋!

可激动之余,庄世平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为,此时的香港还在英国殖民者统治之下,这时升起五星红旗,不仅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决心,更要抱着不畏牺牲的爱国精神!很显然,庄世平就是这样的!

他一生没车没房,却为祖国捐2000亿子女一分没留,去世后享受国葬 - 天天要闻

或许正是因为他的这种魄力,让他的事业从此蒸蒸日上,从最初仅有18人的第一家银行,到后来扩展到2000多人的50家分行,总资产累计高达733亿港元,这中间庄世平不知道付出了多少艰辛!

可这些还远远不够,为了更快发展中国经济,他又创办了澳门南通银行,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商”。这些年他挣的钱别说在当时是一笔巨额,就是放到现在也是很多人遥不可及的梦想!

他一生没车没房,却为祖国捐2000亿子女一分没留,去世后享受国葬 - 天天要闻

但追求金钱并不是庄老先生的梦想,所以,1987年他毫不犹豫将自己创办的澳门南通银厂捐给了国家。2001年,又将自己在南洋商业银行的所有股份让了出来,功成身退!

可你以为庄老先生会就此停下脚步吗?当然不可能了,之后的日子里,他不仅为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提供了大量物力和财力,还成了香港首富李嘉诚背后默默奉献的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他一生没车没房,却为祖国捐2000亿子女一分没留,去世后享受国葬 - 天天要闻

都知道,李嘉诚投钱在潮汕创办了汕头大学,为这里的老百姓提供了更多便利的上学条件!可又有谁知道,在李嘉诚的背后,还有一个功劳更大的人,那就是庄世平!

因为从小就生活在战乱的年代里,所以庄世平非常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他也一直想在潮汕创办一所大学。而当李嘉诚得知了他的想法后,便毫不犹豫投钱在潮汕创办了汕头大学。而学校创办的整个过程,庄世平一直都在默默做着贡献,以至于到最后都没有人记得还有他的功劳!

他一生没车没房,却为祖国捐2000亿子女一分没留,去世后享受国葬 - 天天要闻

那么,庄世平到底能有多低调呢?在工作上,庄世平从来都不搞特殊,哪怕上班也是坐电车或者走路,出差也只坐经济舱!生活中,他更是简朴,一生都没有买房,一直住在单位的宿舍里。饭桌上也很少见到大鱼大肉,就连买菜都是亲力亲为,有时候还会为了几毛钱和商贩砍半天价!

他一生没车没房,却为祖国捐2000亿子女一分没留,去世后享受国葬 - 天天要闻

对待自己,庄世平更是严苛,他从来都不允许孩子利用自己的身份做一些投机取巧的事情。以至于他的几个孩子,一辈子都过着比普通人还要普通的生活,大儿子为了生活甚至做起了公交车司机。

他一生没车没房,却为祖国捐2000亿子女一分没留,去世后享受国葬 - 天天要闻

而他的妻子更没有沾过他一点光,哪怕是生病,也没有去条件更好,治疗更快的大医院,而是去了更便宜简陋的小医院治疗,直到去世!可就是这样一个对自己,对家人如此“抠搜”的人,却将自己一辈子攒的2000亿资产全都捐给了祖国,一分钱都没给自己和孩子留!

他一生没车没房,却为祖国捐2000亿子女一分没留,去世后享受国葬 - 天天要闻

或许有人很难理解庄老先生的做法,但我们不能否认他对祖国做出的贡献!更应该为他的这种精神鼓掌,因为放眼如今的商业圈,能做到如此魄力的人又能有几个呢?

他一生没车没房,却为祖国捐2000亿子女一分没留,去世后享受国葬 - 天天要闻

2007年6月2日,是一个举国悲痛的日子,因为这一天97岁的庄世平老先生去世了!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英雄,香港为他举办了最高规格的葬礼,身盖国旗,包括李嘉诚在内的多位业界大佬亲自为他扶灵,现场成千上万的人送行!这一切,相信庄老先生都值得!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共一大纪念馆喜纳“镇馆之宝”——《周恩来手书李公朴、闻一多悼词》 - 天天要闻

中共一大纪念馆喜纳“镇馆之宝”——《周恩来手书李公朴、闻一多悼词》

今晨8时许,伴随着一大广场国旗护卫队铿锵有力的步伐和整齐划一的动作,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人员肃立致敬。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中共一大纪念馆举办的“颂歌献给党”系列庆祝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融合了庄严仪式、文艺汇演、文物见证与红色体验等多种形式,深情致敬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闻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温的养子徐知诰代吴称帝建国,国号为齐。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驾崩,子李景继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 天天要闻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房地产行业的‘三道红线’影响深远,但类比到车圈,不免有些‘望文生义’之嫌。” 文 / 巴九灵 汽车行业似乎正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收紧。 带动这种氛围的,是一则寻不见来源....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闻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据媒体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显示,德国政府计划加快国防采购,以便使军队做好战斗准备。该文件称,德国军事实力的快速提升“绝不能因过于复杂的采购程序或冗长的授权流程而失败”,同时警告称,俄罗斯的军事目标可能不仅仅是乌克兰。此前德国总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项预算框架,预计德国的军事总开支将从2025年的950...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无论特朗普是否会出现在9月3日的阅兵仪式上,就全世界来看,正义必胜!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计划邀请特朗普参加九三阅兵仪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日本共同社记者如此问道。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上周国新办介绍了关于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邀请外国领导人的情况和安排。你的具体问题,我目前没...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 天天要闻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在中国收紧稀土产品对外出口的背景下,作为资源贫国的日本决定“出道成为稀土生产国”,而他们的目光则聚焦于海底资源。据日经亚洲7月1日报道,日本计划于明年1月正式启动首个从近海矿床开采稀土矿物的试点项目。但不知是无意还是有心,在日本的相关报道中,似乎连篇累牍地都在强调有望解决“有无”,却无人在意“成本”。...
我们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从党安排!” - 天天要闻

我们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从党安排!”

今年11月,曾经的八路军女战士付瑞芝将迎来百岁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战斗中的烽火硝烟,抗战岁月无疑是浓墨重彩且令人铭记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东临沂苍山县(今兰陵县)涌泉村。
原来它与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闻

原来它与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说长安的荔枝,我大吴越的杨梅表示不服。 当真不服。明朝的李东阳称杨梅“价比隋珠”,因为在京城想吃到它实在不易——荔枝运到京城,不过是“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