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如诗如画的春日里,我总会忆起少年时第一次和母亲上山抽竹笋的往事。
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们沿着蜿蜒的小道向山里走去。鸟儿在低吟浅唱,泥土的气息和新叶的清香萦绕鼻间。
进了山,我跟在母亲身后找到一丛一人高的小竹子。她扒开周围覆盖的枝蔓,弯下腰,“啵”的一声抽出了一根小指粗的竹笋。她剥下竹笋的壳,露出里面光滑嫩白微带青色的笋肉。
小竹子根部还有一些竹笋,有的刚刚露出尖尖的脑袋,如孩童般好奇地向外张望,有的则有成人的小臂那般长,如勇士般笔直地挺立。
母亲教我抽竹笋。她说,要选一拃至一尺高的竹笋。刚冒头的竹笋太短,很难抽出来;超过一尺的竹笋,则长老了,不好吃。母亲手法老练,很快便抽了小半篮子。而我一开始总是不得要领,不是抽的位置太高,就是用力太大,将竹笋折断不少,心生沮丧。母亲安慰我别着急,熟能生巧。慢慢地我找到了诀窍,也能像母亲一样抽出完整的竹笋,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成就感。山里小竹子多,我们带来的竹篮很快就装满了。
回到家中,母亲熟练地给竹笋去壳,她左手捏着笋身,右手掐住笋顶部的尖头,将笋壳在手指上缠绕着往下剥离,嫩白的笋肉很快就出现了。我在一旁帮忙,手忙脚乱,只剥了两三根。母亲将竹笋洗净、焯水、切成小段,再将腊肉切成薄片,肥瘦分开,备好葱姜蒜和小尖椒。接着,她将肥肉炼成油,再放入调料爆香,将肉片倒入锅中翻炒至变色,随后加入竹笋继续翻炒。不一会儿,厨房里就弥漫开诱人的香气,小笋炒腊肉出锅了。
我迫不及待地夹了一筷子放入口中。竹笋鲜嫩、腊肉咸香,二者融入小尖椒的辣味,在舌尖上绽放出美妙的滋味。我狼吞虎咽地吃着,母亲则在一旁满足地微笑。
岁月悠悠,如今我已长大成人,那些与母亲在春山上的时光,如同璀璨的星辰,镶嵌在记忆的长河中。每至春日,漫山的翠竹总会勾起我心底最柔软的回忆,母亲的谆谆教导,仿佛还在耳畔回响。
那盘饱含母爱的小笋炒腊肉,不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家的味道、爱的传承。我将带着这份爱,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定前行,用更多的陪伴与关怀,回报母亲那如春晖般的养育之恩,让这份亲情在岁月里延续,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