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风,白衣素食,清明是人们缅怀先人的节日,它不只有悲伤,也有怀念与希望,在这一天,汉服、诗词恰似清明的刮痧与按摩,既能以文言文平复心情,也能以诗词抚慰灵魂。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三年前的清明节?那时人们戴着口罩,遥遥相望,但今年的清明节又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先去了解一下清明节气~
{一}清明节气什么时候到?
《春差疏而秋差密》,“清明在春分后第21天,气温回升快,降水增多,主要降雨天气形式有低空槽降水和冷空气带来的降水。”
而根据《月令七十二候》记载,“清明时节,万物皆生,草木皆繁”,草木繁茂也意味着生机勃勃,在清明前后,人们将会迎来崭新的气象。
【具体时间】2025年4月4日20点48分21秒,农历三月初七。
【风俗习惯】自古清明是重要的传统节日,含有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二}清明节气的起源和道教文化】
清明节气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与春分関连的,在古代春分后,气温开始升高,耕作人手开始繁忙;另一种说法是与道教文化相关。
在道教文化中,清明对应的是“泽天夬卦”。象征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万物复苏,正是阳光普照、万物生长的时节。道教也认为这个时节最适合祭祀和祭拜先祖。清明节气的到来也标志着春天的结束,气候特征开始转变为气温回升快,降水增多。
{三}清明节气南北方的天气差异
南北方也开启了“冰火两重天”模式:南方一年四季湿润, 清明降雨增多,更易形成湿气重、闷热的气候,而北方的清明则以晴天为主,白天气温在20℃左右,昼夜温差大。
所以南方人要注意防潮湿,北方人则要注意防感冒, 南方在清明前后气温变化不大,但需防中暑,北方需防感冒。
【为什么今年清明会被称为“凶日”】
而今年的清明节却有人称其为“凶日”,这又是为何?主要与传统民俗有关。
在传统习俗中,人们会选择在“良日”进行扫墓,以避免对逝者的不尊重。因此,若今年扫墓的日子不是“良日”,也就意味着今年的清明扫墓需格外小心谨慎,选择一个吉日。
【清明节气的忌讳】
NO.1不穿花哨衣服,素衣更合拍
扫墓是清明节的重要活动,在这一天,人们会去祭拜逝去的亲人,并向其致以我们的敬意和怀念。
清明扫墓最忌穿花哨艳丽的衣服。很多人在扫墓时选择穿花哨的衣服,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穿着花哨的衣服会让人感到不庄重,也不符合祭拜的礼仪。
在扫墓时,穿素色的衣服更为合适,这样可以更好地表达对逝者的敬意,也符合清明扫墓的习俗。
NO.2不供奉非新鲜的食物,供品以新鲜为主
清明扫墓的习俗不仅仅是简单的扫墓,更是对逝去亲人的一种祭祀。在扫墓时,人们会在墓前供奉一些食物、鲜花等祭品,以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怀念。
如果你选择非新鲜的食物作为供品,这将被认为不尊重逝者的行为,也不符合清明扫墓的习俗。
供奉新鲜的食物是最好的选择,这样可以更好地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同时也符合清明扫墓的习俗。
NO.3不吃青团,少吃青团赶紧
清明青团是清明节和春天的代表美食之一,清明时节,草木生长茂盛,青团也以此命名。
不过青团毕竟有绿了, 草木生长茂盛,青团也以此命名,但青团属于高糖高热量食物,如果过量食用 易导致血糖升高,肥胖,糖尿病等问题。
如果特别想吃青团,可以自己做,在食材中加入 适量的低糖低热量的材料,如豆沙、红枣泥、牛奶等,以减少青团的热量。也可以选择 小米、燕麦、荞麦等,作为青团的替代品。
每年的清明节,大家都会选择一家人一起前往墓地清扫,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之情。除了去扫墓、祭拜,清明节还有很多禁忌,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吧?
>>青团不是“必吃款”,可以换成其他食物
青团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的,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食用。比如, 青团属于高糖高热量的食物,如果你正在减肥或者有糖尿病等健康问题,就不适合多吃青团了。
如果你不喜欢青团的口味,可以选择其他食物来替代,比如, 可以选择一些低糖低热量的水果、酸奶等,既能满足你的味蕾,又能保持健康。
>>青团的其他吃法推荐:青团冰淇淋、青团饼
为了丰富青团的吃法,你可以尝试一些其他的吃法,比如, 可以将青团切成小块,放入冰淇淋中制成青团冰淇淋,也可以将青团制成饼,酥脆可口。
青团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食材,可以用于制作沙拉、包裹等,给你带来不一样的美味体验。另外,清明节期间也是适合全家团聚的时刻,除了扫墓、祭拜,也可以选择一起做美食、看电影、进行室内或室外活动等,增进家人之间的联系。
清明节的扫墓活动,不仅是对逝去亲人的追思,也是对生命的珍视和感悟。通过这一活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庭历史和文化传承,同时也可以在心灵上得到一次洗礼和升华,重拾节日的意义。
今年的清明节,除了要注意穿着、供品和饮食的选择外,还要注意保持心态平和,不要过于悲伤和消极,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这一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