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好吃不过饺子,我在香港餐饮店打工三年多了每天吃饭都是大米饭、面包、米粉之类的东西,昨天我想自己买点饺子皮与馅做顿饺子给香港同事们尝一尝……。
于是,昨天收工回家已经是晚上8点左右了,我急忙去超市看看想买点韭菜,可超市里没有韭菜,我又匆匆赶到菜市场看看,大家都忙着收摊了。
还有一个摊位正在打包收货,我问摊主姐姐:请问有没韭菜卖,我要买一些韭菜。
卖菜姐姐说: 我们都收摊了,你怎么这么晚才过来?
我: 这时刚收工啊还没到家呢,就来到这里想买点韭菜做水饺吃。
紧接着她就帮我找出来一大把,对着我说:你要完就便宜点给你?
我说: 好的,我全部买了。
结果她算19元一斤,还剩下2斤我全要了,又去另外一个店里买了两叠饺子皮,拿回韭菜与饺子皮放在冰柜里面,让老公明早提醒我一下,别忘记带到店里去。
第二天早上7点起床梳洗完毕提着韭菜与饺子皮急忙赶去搭车,到了店里我把东西放在库房就去吃早餐。
接着准备做煎饼工作了,一直忙到中午12点开始用餐,别人饭后休息一个钟,我趁机就去洗韭菜,公司有鸡蛋我就炒好鸡蛋碎,再炒些木耳,然后把韭菜切稀碎,这就把饺子馅调拌好放在桌子上备用。
不知不觉时间来到下午4点(下午4~5.30是休息时间),大家一起帮忙包饺子,我嫌买的饺子皮太薄 让阿英把皮擀薄一点,阿芳与阿瑶帮忙一起包饺子。
大家忙的不可开交,由于阿芳与阿瑶是香港本土人,从来没有收工做过饺子,她们包的各种各样的,还有许多包饺子的过程中间夹了好多韭菜,准备尽早做早点用。
谁知今天早上我来店里准备吃早餐时,让我傻眼了,哪里看到一个饺子了?!全是一锅粥,白白浪费我的表情,让我好尴尬。
由于她们早上6.30开始上班,我早上9点的时间,同事阿英说:饺子是厨房二厨阿豪煮的,她也不懂煮水饺在锅里滚了好久,所以就把饺子全部煮烂了。
不过呢!经理都吃了两碗,厨房师傅还有其他上早班的同事都是吃两碗,大家都说今天的早餐特别好吃。搞得我哭笑不得。
因为平时香港人的食量会很小,原因是:
1.习惯原因:香港一年四季湿热,港人口味清淡,讲究吃食物的“本味”,白灼时蔬、清蒸海鲜等,自然吃得就不多了。
2.天气原因:众所周知,天气一热,人就容易没胃口。天气越来越热,人的饭量也越来越小,久之,胃也就有一种记忆。
3.自律原因:香港人非常注重自身的体形管理,对卡路里的摄入要求严格,讲求营养搭配。我们经常看到港星的一些饮食相关报道,这方面他们是非常自律的。
4.文化原因:根据美国彭博新闻社发布的全球最健康国家和地区中,香港人均寿命为85.8岁,是世界上最健康的地区。古人说:人要不生病,管住嘴,迈开腿。周边的人都吃得少且健康又美丽,自然就会带动一群人,进而形成一种饮食文化。
香港人多用蒸煮的方法来烹调食物,而基本上不煎炒烹炸。香港的饮食习惯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比较出名的有各色煲汤、海鲜、甜点,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清淡、鲜美,少煎炒烹炸,从健康学原理上解释就是减少过多的糖分和油脂的摄入。
香港菜系以粤菜为主,讲究清而不淡,油而不腻。青菜喜白灼,鱼喜清蒸,以还原其清、鲜、嫩的原味为重点。香港还有一种无差别受到各年龄层各国籍人士喜爱的食物,就是各色烧味:明炉乳猪、挂炉烧鸭、白切鸡、烧鹅等等。
而北方人与南方人的生活习性和风俗习惯有着许多的不同,大致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区分:
第一,在饮食习惯上,北方人以面食为主食,喜欢吃饺子、面条。喜欢喝酒精度比较高的酒,喜欢喝烈酒。南方人以大米为主食,,喜欢吃各种以米为原料做成的食品,在酒上追求酒的低和绵长。北方冬天有储白菜的习惯,南方没有。
第二,在居住环境上,因地理环境不同,北方农村一般多睡土炕,城市窗户一般多为双层玻璃,家里有城市供暖系统。南方农村一般多为木质木床,城市家庭无城市供暖系统,
第三、语言发音上。北方人相对而言普通话比较标准、清晰。南方人说普通话时会f和h、n和l不分清楚。常常会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什么人说普通话的说法。
第四,在性格上。南方人相对比较婉转,细腻。表达什么看法和意见时,一般会委婉的表达,会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南方人性格大大咧咧,表达看法和意见是直来直去不做任何隐藏,一般不太会注意对方的感觉。
第五,南方人由于时间关键比较强,就很把时间浪费在少手工包饺子上面,偶尔吃顿手工饺子就算做的不成功,把饺子煮得一锅粥都说好吃美味……。
对此,家人们怎么认为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