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57岁北方阿姨在香港打工,想包顿饺子给同事们尝尝 结果尴尬了

2022年12月09日23:10:20 美食 1739

常言道:好吃不过饺子,我在香港餐饮店打工三年多了每天吃饭都是大米饭、面包、米粉之类的东西,昨天我想自己买点饺子皮与馅做顿饺子给香港同事们尝一尝……。

于是,昨天收工回家已经是晚上8点左右了,我急忙去超市看看想买点韭菜,可超市里没有韭菜,我又匆匆赶到菜市场看看,大家都忙着收摊了。

还有一个摊位正在打包收货,我问摊主姐姐:请问有没韭菜卖,我要买一些韭菜。

卖菜姐姐说: 我们都收摊了,你怎么这么晚才过来?

一位57岁北方阿姨在香港打工,想包顿饺子给同事们尝尝 结果尴尬了 - 天天要闻

我: 这时刚收工啊还没到家呢,就来到这里想买点韭菜做水饺吃。

紧接着她就帮我找出来一大把,对着我说:你要完就便宜点给你?

我说: 好的,我全部买了。

结果她算19元一斤,还剩下2斤我全要了,又去另外一个店里买了两叠饺子皮,拿回韭菜与饺子皮放在冰柜里面,让老公明早提醒我一下,别忘记带到店里去。

第二天早上7点起床梳洗完毕提着韭菜与饺子皮急忙赶去搭车,到了店里我把东西放在库房就去吃早餐。

接着准备做煎饼工作了,一直忙到中午12点开始用餐,别人饭后休息一个钟,我趁机就去洗韭菜,公司有鸡蛋我就炒好鸡蛋碎,再炒些木耳,然后把韭菜切稀碎,这就把饺子馅调拌好放在桌子上备用。

不知不觉时间来到下午4点(下午4~5.30是休息时间),大家一起帮忙包饺子,我嫌买的饺子皮太薄 让阿英把皮擀薄一点,阿芳与阿瑶帮忙一起包饺子。

大家忙的不可开交,由于阿芳与阿瑶是香港本土人,从来没有收工做过饺子,她们包的各种各样的,还有许多包饺子的过程中间夹了好多韭菜,准备尽早做早点用。

谁知今天早上我来店里准备吃早餐时,让我傻眼了,哪里看到一个饺子了?!全是一锅粥,白白浪费我的表情,让我好尴尬。

一位57岁北方阿姨在香港打工,想包顿饺子给同事们尝尝 结果尴尬了 - 天天要闻

由于她们早上6.30开始上班,我早上9点的时间,同事阿英说:饺子是厨房二厨阿豪煮的,她也不懂煮水饺在锅里滚了好久,所以就把饺子全部煮烂了。

不过呢!经理都吃了两碗,厨房师傅还有其他上早班的同事都是吃两碗,大家都说今天的早餐特别好吃。搞得我哭笑不得。

因为平时香港人的食量会很小,原因是:

1.习惯原因:香港一年四季湿热,港人口味清淡,讲究吃食物的“本味”,白灼时蔬、清蒸海鲜等,自然吃得就不多了。

2.天气原因:众所周知,天气一热,人就容易没胃口。天气越来越热,人的饭量也越来越小,久之,胃也就有一种记忆。

3.自律原因:香港人非常注重自身的体形管理,对卡路里的摄入要求严格,讲求营养搭配。我们经常看到港星的一些饮食相关报道,这方面他们是非常自律的。

4.文化原因:根据美国彭博新闻社发布的全球最健康国家和地区中,香港人均寿命为85.8岁,是世界上最健康的地区。古人说:人要不生病,管住嘴,迈开腿。周边的人都吃得少且健康又美丽,自然就会带动一群人,进而形成一种饮食文化。

香港人多用蒸煮的方法来烹调食物,而基本上不煎炒烹炸。香港的饮食习惯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比较出名的有各色煲汤、海鲜、甜点,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清淡、鲜美,少煎炒烹炸,从健康学原理上解释就是减少过多的糖分和油脂的摄入。

香港菜系以粤菜为主,讲究清而不淡,油而不腻。青菜喜白灼,鱼喜清蒸,以还原其清、鲜、嫩的原味为重点。香港还有一种无差别受到各年龄层各国籍人士喜爱的食物,就是各色烧味:明炉乳猪、挂炉烧鸭、白切鸡、烧鹅等等。


一位57岁北方阿姨在香港打工,想包顿饺子给同事们尝尝 结果尴尬了 - 天天要闻

北方人与南方人的生活习性和风俗习惯有着许多的不同,大致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区分:

第一,在饮食习惯上,北方人以面食为主食,喜欢吃饺子、面条。喜欢喝酒精度比较高的酒,喜欢喝烈酒。南方人以大米为主食,,喜欢吃各种以米为原料做成的食品,在酒上追求酒的低和绵长。北方冬天有储白菜的习惯,南方没有。

第二,在居住环境上,因地理环境不同,北方农村一般多睡土炕,城市窗户一般多为双层玻璃,家里有城市供暖系统。南方农村一般多为木质木床,城市家庭无城市供暖系统,

第三、语言发音上。北方人相对而言普通话比较标准、清晰。南方人说普通话时会f和h、n和l不分清楚。常常会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什么人说普通话的说法。

第四,在性格上。南方人相对比较婉转,细腻。表达什么看法和意见时,一般会委婉的表达,会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南方人性格大大咧咧,表达看法和意见是直来直去不做任何隐藏,一般不太会注意对方的感觉。

第五,南方人由于时间关键比较强,就很把时间浪费在少手工包饺子上面,偶尔吃顿手工饺子就算做的不成功,把饺子煮得一锅粥都说好吃美味……。

对此,家人们怎么认为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 天天要闻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春天,是野菜扎堆冒头的季节。对于爱吃野味儿的老饕们来说,这可是自然送来的“野味季”,不抓紧尝几口,简直对不起这好光景。像荠菜、马齿苋、蕨菜这些常见野菜,大家可能早已不陌生了,口感各有千秋,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地地道道的“绿色健康代表”。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 天天要闻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有网友辣评“现在的商业综合体可是一个比秦始皇统一六国还要统一的地方”一楼有独属自己的四大金刚新能源车、网红户外品牌、潮玩、新茶饮二楼快时尚轮流站岗负一层小吃街永远排长队每座城市的商场仿佛复制粘贴标准化装修复制粘贴的品牌矩阵公式化的楼层分区让消费者调侃“怀疑全国商场共用一张施工图!”这种工业化流水线般...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 天天要闻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近日有网友爆料上海一新开餐厅某平台显示人均消费3888元每晚仅开一桌12席餐厅还提供号称用大象粪便制作的甜品记者从闵行区市场监管局最近了解到,这家餐厅名为上海蓬冠树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马桥市场监管所已现场核查,并暂时封存相关材料展开后续调查。市场监管部门介绍,涉...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 天天要闻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顶端新闻记者 陈伟然“从头越,争第一”,宋河正通过一场冲顶珠峰的挑战,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复兴宣言。自4月9日发布会之后,河南首位两度登顶珠峰的女性、“宋二代”孙宁,已携宋河“紫气东来”抵达西藏,并正式开启第三次珠峰冲顶挑战。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 天天要闻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福州捞化“鲜”的秘诀是什么?制作顺昌灌蛋的手艺因何“奇绝”?怎样的福州鱼丸才算合格?武夷熏鹅的制作过程要加入哪些材料?鸡汤汆海蚌为何能成为闽菜“皇后”?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视大型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福建篇,带你探寻八闽大地,细品山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 天天要闻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前段时间,一些高档餐厅的老板们头疼不已。倒不是因为食材不够新鲜,也不是因为大厨不够专业,而是因为他们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敲诈”风暴!在黄浦区一家商场里,陈老板和妻子经营着一家日料店。为了这家店,陈老板夫妻俩已经张罗了一个多月,可这开业没几天,夫妻俩在2024年12月16日这天晚上,接到了一通始料未及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