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回升、北向资金流入、外资加紧布局……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

2023年01月11日20:38:04 财经 1452

春江水暖鸭先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稳增长政策效应显现,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复苏预期不断增强。2023年开年至今的几个交易日,汇市、股市表现强劲,海外“真金白银”正在加速流向中国资产。

近3个月人民币汇率升值7.3%折射经济向好“强预期”

从去年末到今年开年至今,人民币汇率走出了一波反弹回升行情。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最新数据显示,去年11月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震荡升值,1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收报6.7712,较去年11月初升值7.37%,也是自去年8月中旬以来首次升破6.80关口。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BIS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三大人民币指数较去年11月初分别升值0.35%、0.26%和1.08%,显示出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呈现强势。

汇率回升、北向资金流入、外资加紧布局……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 - 天天要闻

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总体来说,是由中国国内经济基本面和国际形势、供需情况等内外部因素共同驱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看来,“这一波人民币汇率的反弹,很大程度上是人民币在岸市场驱动的。反映了国内的一些情绪面、基本面的利好开始逐步显现”。他特别指出,我们今年大概会形成世界经济总体往下,中国经济是独立向上的运行轨迹。这个情况也有助于增强对于中国经济,还有中国资产的信心,对人民币是利好。

汇率回升、北向资金流入、外资加紧布局……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 - 天天要闻

对于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带来的支撑作用,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告诉记者,我国经济基本面仍然是较为稳固,具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产业链供应链非常稳定,我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非常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疫情防控政策,这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和改善经济增长前景。体现在汇率上,就是人民币升值。

回顾去年全年,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从年初延续2021年强劲走势,到年中有所贬值,再到年末企稳回升,整体展示出强劲韧性。在制度层面,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愈发市场化,有弹性的双向浮动逐渐成为新常态。管涛指出,去年面对人民币汇率剧烈震荡的行情,央行恪守了汇率政策中性,基本退出了外汇市场常态干预,是通过汇率有涨有跌的双向波动来发挥吸收内外部冲击的减震器作用。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是价格与市场作用的结果,这也提振了市场的信心。

汇率回升、北向资金流入、外资加紧布局……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 - 天天要闻

央行最新表态专门提到,去年底以来,人民币汇率大幅反弹,境外资本流入持续增长,充分反映了国际金融市场坚定看好我国经济发展,对物价等经济基本面充满信心。中长期看,人民币汇率会保持双向波动,但总体上将持续走强。这充分说明,在面对外部冲击的时候,人民币突显韧性,我国外汇市场运行稳健,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今年北向资金净流入已近300亿元全球投资者青睐中国

不仅是汇率市场,在经济复苏预期的支撑下,全球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表现出极大热情。境外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投资中国A股市场的资金,被称为“北向资金”,这其中的大部分由国外投资机构组成。“北向资金”也被一些投资者称为嗅觉敏锐的“聪明钱”。

数据显示,今年首周,虽然只有四个交易日,但北向资金回流速度显著加快,全周净买入A股200.19亿元,日均流入速度显著高于2022年下半年。截至1月9日,2023年以来,北向资金已经持续净买入近300亿元。

拉长时间维度看,北向资金从去年末就在持续加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国际金融协会统计显示,去年11月流入中国资本市场的资金达85亿美元,创去年单月新高。港交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9月底,北向资金交易占A股每日平均交易金额,由2017年的1.6%,升至2022年的5.6%。

汇率回升、北向资金流入、外资加紧布局……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 - 天天要闻

不仅在中国A股市场,放眼海外市场,“中国概念”同样受到热捧。自2022年12月以来,贝莱德旗下海外最大的中国ETF、跟踪MSCI中国指数的MCHI基金流入资金超过4亿美元。1月5日,该基金单日资金流入约1.34亿美元,创2022年11月17日以来新高。

中银国际证券执行董事白韧认为,去年美联储持续加息,今年预计将进入加息周期尾声,这为资金流入新兴市场创造了积极条件。经济恢复速度加快,再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也令投资者对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趋向乐观。

2022年,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渠道拓宽的步伐也继续稳步推进。去年,瑞士、德国成为继英国之后,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的新选择。新加坡、菲律宾也在去年底今年初相继与深交所建立互联互通机制,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为跨境投资提供更多元化选择。随着A股国际化程度不断推进,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经过指数比重的多轮提升,明晟(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的A股大盘股纳入比例已分别达到20%、25%和25%。

香港证券协会专业委员温天纳告诉记者,2023年,对全球来说,都是国际流动的年度,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流动,会带来更多新的机遇。

汇率回升、北向资金流入、外资加紧布局……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 - 天天要闻

不少研究机构也将“中国概念”纳入年度投资关键词。摩根士丹利中国股市的配置建议从“标配”上调为“超配”。瑞士信贷则表示已经在其亚洲投资组合中超配了中国资产,并指出,中国政府推出的系列经济支持政策,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吸引全球资本流入中国。

金融开放稳步推进 外资加速布局中国

在中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背景下,人民币资产持续获得外资青睐,中国在金融开放方面的众多举措,也让外资机构的在华投资便捷程度不断提升,许多外资机构正在加速在中国的投资布局。

汇率回升、北向资金流入、外资加紧布局……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 - 天天要闻

去年底获批另类投资子公司,在改革试验田的科创板实现首次公开募股(IPO)融资额约739亿元,是摩根士丹利2022年在华投资成绩单中的“亮点”。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在华展业已近30年的摩根士丹利,在华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全面放开后,这两年母公司持续在增资在华证券公司,目前已占股达94.06%。摩根士丹利证券总经理钱菁告诉记者,“在未来我们充分利用全球平台,在公司分析、估值定价等方面积极发挥我们的优势,为国内优质科创企业的茁壮成长和长期发展保驾护航”。

汇率回升、北向资金流入、外资加紧布局……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 - 天天要闻

富达基金去年12月刚刚获批中国公募基金牌照的外资独资公募基金,正在加紧对中国的业务研究。负责人告诉记者,上海的团队从最开始的20人左右增加到了现在的120人,投研团队还在不断扩大,为后续的投资作准备。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小薏表示,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中国经济的这种韧性,还有这种消费的需求,庞大的市场体量以及年轻人、蓬勃的人才的发展,这种红利都是整个外资投资中国的一个底层的逻辑。

2022年5月和7月,央行、外汇局连续出台便利境外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的新措施,对市场准入机制、投资币种选择等做了进一步开放。这些举措,吸引了多年来持续关注固定收益领域投资的海外专业机构不断加码在华业务。“作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中国债券市场对我们非常重要,‘债券通’为品浩这样的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提供了便利。”品浩中国总经理周玲玲表示,他们将中国视为未来重要的布局方向,对全球资产管理人而言,中国市场都极具吸引力。

调高增长预期!国际组织和投资机构投下“信任票”

有“真金白银”的资金流入,也有长期追踪中国投下的“信任票”。近期,不少外资机构纷纷上调对中国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国际投资者更加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认为中国果断调整防疫政策将为中国经济复苏增长创造更好的动力。

汇率回升、北向资金流入、外资加紧布局……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 - 天天要闻

世界银行在最新一期中国经济简报中表示,中国的财政政策空间充足,特别是在中央层面,能够支持更加强劲的经济复苏。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宏观经济贸易与投资局副局长艾卡思表示,2023年,全球经济看起来将出现更弱的增长,几乎所有主要经济体都预计将进入一个低迷的商业周期,与我们在中国看到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我们也预计中国政府将继续通过财政政策支持和巩固复苏。这将有助于推动基础设施投资,零售业、旅游业、酒店业、服务业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复苏潜力。

汇率回升、北向资金流入、外资加紧布局……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 - 天天要闻

此外,高盛近期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从4.5%上调至5.2%,认为消费板块有望成为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亮点。

汇率回升、北向资金流入、外资加紧布局……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 - 天天要闻

美国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防疫政策调整后,认为中国会出现更高增速的基金经理比例已飙升至约3/4。

汇率回升、北向资金流入、外资加紧布局……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 - 天天要闻

汇丰在其2023年一季度展望报告中指出,中国出口增速仍高于全球贸易增速,但这种份额的上升并没有以牺牲成本较低的生产国为代价,表明中国正在向价值链的上游移动。

记者注意到,在对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测中提到最多的关键词是“反弹”和“提升”。众多机构都认为,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将释放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发展。

摩根士丹利证券总经理钱菁告诉记者,研究团队认为今年中国将走出疫情,主要由消费引领和拉动,叠加房地产市场的逐渐企稳,将带动整个经济复苏随着出行和生活恢复常态,带来的会是消费场景恢复后的需求反弹。

汇率回升、北向资金流入、外资加紧布局……国际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 - 天天要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2023年世界将面临比过去12个月“更艰难”的一年,主要原因是欧美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活动在同时放缓。不过,未来一年,中国经济将稳步增长,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积极因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今年初接受采访时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中国的经济表现将会逐步上升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在2023年年末的时候会比年初更加强劲。

2023年,国际社会将更多目光投向了中国,期待回稳向上的中国经济将给世界经济注入更多动能。

(总台央视记者 刘颖 董彬 沙千 张军)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政策东风吹拂海洋经济 概念股批量涨停 - 天天要闻

政策东风吹拂海洋经济 概念股批量涨停

来源:证券时报 记者 陈见南7月2日,A股海洋经济板块大幅拉升,中证海洋经济指数盘中最高上涨2.81%,收盘上涨1.65%。海洋经济概念股掀起涨停潮,克莱特30%涨停,国联水产20%涨停,大连重工、獐子岛、亚星锚链、振华重工、巨力索具等10
我国创新药获批上市呈井喷效应 - 天天要闻

我国创新药获批上市呈井喷效应

2024年获批数量达48种,今年上半年已近40种我国创新药获批上市呈井喷效应2024年我国药企完成超90笔海外授权交易,总交易金额超500亿美元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加快发展以医药行业为主的新质生产力,医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建立起强大的超过万人的研发团队,加速由技术输入变为技术输出,融入全球医药创新链。图为连云港高...
狂揽50亿订单,2300亿白酒巨头,挑战茅台! - 天天要闻

狂揽50亿订单,2300亿白酒巨头,挑战茅台!

周期下行,几乎所有酒企都在承担销售压力,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小酒企可能会被淘汰,头部酒企也受到影响,业绩增速放缓。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保持高成长难上加难。但山西汾酒2024年三季报中,却出现了三个超预期的数据。第一,成长速度超预期。
美债雪球滚至36万亿,全球央行深陷美元陷阱 - 天天要闻

美债雪球滚至36万亿,全球央行深陷美元陷阱

——美国国债总额高达36万亿,到2025年年底可能突破40万亿大关。若将这些债务分担到全球,平均每个人需要背负4500美元。这个庞大的债务雪球已经压得美国财政喘不过气,单每年的利息支付就要花费上10000亿,相当于美国年度的军费支出。
标普、纳指再创新高!特斯拉涨近5%,市值大增3400亿元!比特币涨近4%,油价大涨、工业金属普涨 - 天天要闻

标普、纳指再创新高!特斯拉涨近5%,市值大增3400亿元!比特币涨近4%,油价大涨、工业金属普涨

每经编辑:毕陆名美东时间周三(7月2日),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互现,截至收盘,纳指涨0.94%,道指跌0.05%,标普500指数涨0.47%。科技股集体上涨,特斯拉涨近5%,甲骨文涨超5%,英伟达、苹果涨超2%。热门中概股涨跌互现,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0.06%。富时A50期指连续夜盘收涨0.13%,报13448点。周三纽约尾盘(周四北京时间...
丸美生物:创新驱动 向美妆科技企业战略转型 - 天天要闻

丸美生物:创新驱动 向美妆科技企业战略转型

来源:东方财富近期,丸美生物成功通过ISO56005《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二级认证。丸美生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孙怀庆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公司将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引擎,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美妆科技企业。
能源早新闻丨中国与沙特重大能源合作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 天天要闻

能源早新闻丨中国与沙特重大能源合作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新闻聚焦◐外交部:希望各方能够相向而行,推动伊核问题重回政治解决的轨道。据央视新闻报道,7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在回答有关当前伊朗局势的问题时,毛宁表示,近期中东爆发了严重的冲突,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是很清楚的。中方希望实现持续有效的停火,推动中东地区重回和平与稳定。关于伊朗核问题,这...
三名高管火速套现超千万!万辰集团股价闪崩9% - 天天要闻

三名高管火速套现超千万!万辰集团股价闪崩9%

7月2日,万辰集团(300972.SZ)(下称“万辰”)股价开盘后一路下行,盘中一度跌超11%,截至收盘跌幅收窄至9.73%,报168.67元/股;总市值304亿元,较上一日缩水约33亿元。这一股价异动,或与前一日披露的高管减持公告有关。7月1日晚,万辰发布公告,公司董事兼总经理王丽卿、董事兼副总经理李博、副总经理王松,以集中竞价...
再迎利好!万亿赛道大爆发 - 天天要闻

再迎利好!万亿赛道大爆发

【导读】利好政策密集出台,海洋经济概念股狂掀涨停潮中国基金报记者 牛思若海洋经济领域再迎重磅利好!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发展海洋经济。政策东风催热板块行情。7月2日,A股开盘后,海洋经济概念股狂掀涨停潮,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