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周刊》:中国人可能很快在氢燃料电池方面超过所有人

2022年07月05日07:57:24 汽车 1223

德国《经济周刊》:中国人可能很快在氢燃料电池方面超过所有人 - 天天要闻

中国在氢燃料汽车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在氢燃料汽车领域,中国正在追赶,日本和韩国则有可能失去领先优势。德国汽车业也不得不担心这一发展势头。这是德国著名《经济周刊》最近发表的文章。

中国制造商第一次量产氢燃料汽车

与港口都市上海不同,位于中国中部的大城市重庆在今年春天免于遭受新冠疫情造成的封锁。中国第四大汽车制造商长安汽车不久前展示了自有品牌 "深蓝 "的第一辆 "新能源汽车"SL03。该车型于6月底推出,采用电池驱动,增程系统作为可选项,新颖之处在于燃料电池。这是来自中国的制造商第一次量产氢燃料汽车。

长安不会孤独太久,因为汽车制造商上汽、东风海马一汽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向大众市场推出首款使用燃料电池的乘用车型。事实上,中国政府正推进其计划:在更多氢燃料汽车的帮助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三年后,中国将有5万辆氢燃料汽车上路,到2030年,应该有多达100万辆。

氢燃料驱动技术的先驱

氢燃料驱动技术的先驱者是日本人和韩国人:丰田和现代将氢燃料驱动技术商业化,并在全球市场提供各自的系列车型轿车"Mirai"和SUV "Nexo"。但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上,这两家公司都没有投放氢燃料汽车。现代汽车预计在2023年之前不会有Nexo的中国版,丰田只在今年2月的北京冬季奥运会上驾驶过Mirai。

中国后发制胜

先驱者们不仅需要关注销售问题,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也可能蚕食它们的技术领先优势。目前,差距仍然很大:"就累积的专业知识而言,日本和韩国目前在燃料电池方面远远领先于中国。"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氢能专家Bernd Heid解释说,"作为驱动单元的燃料电池比纯电池解决方案要复杂得多。"这种巨大的先发优势比如得证于宝马奔驰在其氢燃料车上安装丰田烟囱的事实。

中国国家新能源汽车研究计划的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也有同样的评价:中国仍然需要在燃料电池和储氢方面取得一些突破。然而,中国政府的计划设想是:到2025年,中国将掌握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技术和生产工艺。

这个雄心勃勃的目标似乎能够实现,因为恰恰是来自日本和韩国的技术领先者正在帮助中国缩小技术差距。两年前,丰田在北京成立了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中心,以开发用于商用车的燃料电池。四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和国有公司亿华通都参股了该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主要开发燃料电池堆、控制系统和如何安装于车辆中。第一代驱动系统应在2025年进入量产。

现代也正在将自己的燃料电池技术移植到中国:今年下半年,这家韩国汽车制造商将在广州启动其在本国以外的第一家燃料电池堆栈工厂。年产能初步定为6500个堆栈,并根据需要而增加,不仅为Nexo中国版的生产提供电池,现代汽车还希望为其他汽车制造商供货。

丰田和现代汽车的强有力参与令人惊讶,因为迄今为止,中国一直将这两个先驱者挡在国内市场之外。起初,中国政府禁止国际上常用的带有塑料绝缘层的4型氢气罐(丰田和现代汽车也用),并坚持使用带有铝密封层的罐子。

去年,塑料罐终于获得中国市场准入。随后,丰田和现代面临着另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如同现代汽车的Nexo,Mirai是为在70兆帕的压力下加油而开发的,但在中国,大多数氢气加注站使用的加注压力是这个数字的一半。因此,来自日本和韩国的氢气汽车在中国只能以一半的压力加油,这当然也会使续航里程减半。

中国将"像在锂电池领域一样"占据燃料电池市场的主导地位

显而易见,中国将推动氢燃料汽车的发展。"燃料电池是满足市场需求的最佳方案",被认为是中国电动汽车之父的前科技部长万钢三年前说道。加拿大燃料电池专业厂商Ballard Power的负责人Randy McEwen当时也预期,中国将"像在锂电池领域一样"占据燃料电池市场的主导地位。中国首先专注于氢燃料驱动的巴士和卡车。在全球1.7万辆燃料电池汽车中,2021年在中国交付的不到1600辆。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政府只建造了39个可公开使用的加氢站。作为对比,德国至少有91个。

不过,中石化计划在2026年之前总共建造1000个加氢站,这预示着中国即将推动氢燃料车辆的发展。同时,北京正在做出更大的努力,通过太阳能和风能的电解来生产氢气,而不是像以前那样通过煤的气化来生产。德国专家Heid认为,中国正发出一个信号:"如果中国现在支持燃料电池,那么这就意味着该技术绝对有生存的理由。"这位麦肯锡顾问说道,"电池汽车将在未来十年内占据主导地位。在此之后,氢气将能够在某些乘用车领域发挥其优势。对此,各国的基础设施成本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指出,城市中的电瓶车充电站占用大量的土地,而城市电网的能力有限。

长安首款量产的氢燃料车的售价不到丰田的一半

如果燃料电池出现繁荣,中国将以其目前较早的起步获得相当大的优势。这是因为生产数量越高,规模经济效果越好,而这将使中国制造商能够大大降低燃料电池驱动的成本,从而使其车辆在全球大众市场具有竞争力。长安汽车现在就以其首款量产的氢燃料车型的低价令人惊讶:SL03以2.8万欧元的价格上市销售(在中国,18万元人民币起售),不到丰田Mirai在德国售价的一半。

测试数据来源

Comparative & Objective Testing in Europe for Safety & Trust e.V. (COTEST) Collects Tests to Seek the Truth (COTEST) / 质量安全欧洲测试协会(COTEST)聚测试,以求是…

德国《经济周刊》:中国人可能很快在氢燃料电池方面超过所有人 - 天天要闻

汽车分类资讯推荐

十年老卡宴焕发新生,13万体验保时捷的魅力? - 天天要闻

十年老卡宴焕发新生,13万体验保时捷的魅力?

保时捷Cayenne自2002年在日内瓦车展首现身以来,成为了豪华SUV领域里的硬核选手。它不仅承载了保时捷的赛车精髓,更通过其宽裕的内部空间、强悍的动力性和高端装备,实现了日常功能性与舒适性的完美融合。今天要说的这辆Cayenne 201
准新一手沃尔沃XC60,16.88万体验北欧豪华! - 天天要闻

准新一手沃尔沃XC60,16.88万体验北欧豪华!

沃尔沃XC60 2024款 B5 四驱智逸豪华版,车源地郑州,上牌地郑州,2023年8月上牌,未过户,跑了5万公里,新车含税价43.34万,现价16.88万,白色外观,全景天窗,电动后尾门,座椅记忆,全速自适应巡航,售价低于预期价格。
靠谱不止说说而已!豪沃“冷鲜峰”,让高温季变“高赚季”! - 天天要闻

靠谱不止说说而已!豪沃“冷鲜峰”,让高温季变“高赚季”!

当高温预警席卷各地,冷链运输的“保鲜战”已然进入白热化阶段,生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保鲜难题愈发凸显。在这场与时间和高温的赛跑中,选择一辆“靠谱”的物流运输装备,无疑是冷链人最坚实的后盾。豪沃“冷鲜峰”系列产品,历经无数次严苛试验与精心改进,
一手准新奥迪Q3,5千公里,都市白领通勤优选! - 天天要闻

一手准新奥迪Q3,5千公里,都市白领通勤优选!

奥迪Q3作为一款备受欢迎的豪华SUV,其2022款35 TFSI时尚动感型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和合理的价格,成为了众多消费者心中的理想之选。这款车型的新车含税价为32.00万,但目前这款二手奥迪Q3的价格却非常诱人,仅需12.
17万多开走奥迪Q5L,一手车况,家用代步好选择 - 天天要闻

17万多开走奥迪Q5L,一手车况,家用代步好选择

奥迪Q5自2008年问世以来,便以其精湛的工艺、领先的科技和卓越的驾驶体验,树立了豪华SUV的新标杆。奥迪Q5L 2020款 40 TFSI 荣享时尚型,作为这一系列的佼佼者,继承了奥迪Q5的经典设计,更在细节上进行了精心打磨。
29万拿下白色保时捷Macan,圆你一个跑车梦? - 天天要闻

29万拿下白色保时捷Macan,圆你一个跑车梦?

保时捷的Macan系列,作为保时捷家族里的“小儿子”,自2014年1月18日上市以来,以其独特的运动气质和品牌魅力,成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Macan系列不仅继承了保时捷一贯的赛车精神和卓越工艺,更在价格上相对亲民,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