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印:禅趣盎然,与苏东坡交往密切的佛门大德

2022年10月16日17:39:17 佛学 1513

佛印禅师(1032-1098年),江西饶州人,北宋高僧,字觉老,名了元,所以又称“了元禅师”、“觉老”。本姓林氏,世代书香门第,是当地的望族。了元三岁时已能背诵《论语》,出口成章,引经据典,五岁时能背诵三千首诗,因此有“神童”之誉。

少年时期,跟师长学习儒家诗经》《尚书》《周礼》《周易》《春秋》,并博览经史子集,洞察古今之变。才思敏捷,气度恢宏,韵致闲雅。

后来因读《楞严经》而被佛家真空妙理所深深吸引,于是投师出家,法号“佛印”。

出家后,佛印深入佛法三藏,对实相妙理圆融体悟。后来遍访明师,十九岁时参访圆通寺居讷禅师。居讷师对他赞赏有加,赞叹其为“佛门才俊”。

不久,江西九江承天寺住持出缺,居讷于是向郡守推举佛印出任承天寺住持(住持由佛门推荐,政府任命)。郡守嫌他太年轻,恐不称职。

佛印:禅趣盎然,与苏东坡交往密切的佛门大德 - 天天要闻

居讷禅师说:了元虽年少,而其德行高迈,纵有千万老衲,也未必抵得过他。

佛印于是在二十八岁时得以出任承天寺住持。

几年后,佛印到庐山参访开先寺善暹禅师。善暹平时很少赞赏别人,唯独对佛印赞不绝口。

佛印在善暹禅师的指导下,深入空宗妙理,因慧解精到,一时为四方誉为“英灵衲子”。

由于佛印出身江西望族,因此常以文章诗词与当时的士大夫相互酬唱。其中尤与名士苏东坡交往密切。两人一僧一俗,诗文往来,禅趣互发,留下了诸多颇有趣味而又发人深省的公案故事。

两人初次交往,是在苏东坡被贬至黄州时。当时佛印住持归宗寺。苏东坡是因罪被贬的,当时很多人都不愿与其交往,而佛印却与东坡常相往来,两次共游赤壁。东坡写下了千古佳作《赤壁赋》。

佛印:禅趣盎然,与苏东坡交往密切的佛门大德 - 天天要闻

东坡与佛印

后来,佛印驻锡镇江金山寺。而此时苏东坡恰好出任杭州太守,路过金山寺,于是专门去拜访佛印。

当时佛印正和弟子们在室中坐禅,座无虚席,没有空位子。

佛印想试一下东坡的禅机,便对他打趣道:此间已无坐处!

东坡问道:可否暂借和尚四大为禅床?

佛印说:山僧出一转语,若能不假思索,即时答出,即请就座。倘尚待思索而后答,即请留下居士腰间玉带。

东坡也是才思敏捷之士,他自信地说:愿即赐问!

佛印问道:苏学士拟借山僧四大为禅床,怎奈山僧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请问居士将于何处借坐?

东坡一时为之语塞,正待思索,佛印即喝令侍者:收取玉带,永镇山门!

东坡只好解下玉带,算作对佛印的供养。佛印与苏东坡的禅机故事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而苏东坡诗文中哲理丰富,很大程度是受佛印影响的缘故。

佛印五十五岁时,朝鲜的佛门首领义天法师到中国参禅问道。他每到一处,寺中的方丈住持都给予殷勤接待,就像接待王公大臣一样。有一次,义天到金山寺参访,佛印端坐在禅床上,安然地接受义天对自己行跪拜大礼。

陪着来的杨杰非常惊讶,向前问佛印为何不以厚礼相答拜。

佛印说:义天虽是外国僧人,但既是僧人,到了十方丛林,也要遵循出家之仪,不能更改。众姓出家,同为释门佛子,自无贵贱之分。难道异国的僧人是释门贵人吗?

杨杰答道:以此卑礼待客世所稀有,虽释门规矩森严,然待外宾不能失礼。觉老这样不同诸方大德,难道真是觉老的本意吗?

佛印严肃地说:屈正道以顺世俗,修道者所不为。若有辱法门大体,诸方大德即已先失一眼,若不持泱泱华夏国格,将何以示我华夏大国足可令人师法乎?

朝廷官员听说之后,纷纷称赞佛印禅师识得大体。

佛印:禅趣盎然,与苏东坡交往密切的佛门大德 - 天天要闻

镇江金山寺

佛印禅师曾游历京师,天子久闻其名,赐以朝鲜所贡上等衲衣一件。

有客人对佛印道:“呜呼善哉!未曾有也。尝试与子摄其斋衽,循其钩络,举而振之,则东尽夷,西及昧谷,南放交趾,北属幽都,纷然在吾箴孔线蹊之中矣。”

佛印笑道:“甚矣,子言之陋也。吾以法眼视之,一一箴孔有无量世界,满中众生所有毛窍,所衣之衣箴孔线蹊,悉为世界。如是展转经八十反,吾佛光明之所照,与吾君圣德之所被,如以大海注一毛窍,如以大地塞一箴孔,曾何夷昧谷交趾幽都之足云乎?当知此衲,非大非小,非短非长,非重非轻,非薄非厚,非色非空。一切世间,折胶堕指,此衲不寒;砾石流金,此衲不热;五浊流浪,此衲不垢;劫火洞然,此衲不坏。云何以有思惟心,生下劣想?”

苏东坡听说后,称赞道:“匣而藏之,见衲而不见师。衣而不匣,见师而不见衲。惟师与衲,非一非两。眇而视之,虮虱龙象。”

佛印了元禅师,九坐道场,广演大法,德化广被,深令四众敬仰,声震朝野,于哲宗元符元年(1098年)示寂。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